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_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学习型论文,评价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79(2014)04-0111-10

       自新世纪以来,北京、天津、广州、武汉、郑州等大中小城市启动和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在十多年的实践中,各学习型城市建设到什么程度?还存在哪些差距?至今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设计学习型城市的评价指标对于进行城市之间比较,明确发展重点、加快学习型城市的发展进程非常必要。

       一、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研究综述

       近年来,关于学习型城市的研究逐年增多,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关于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的研究依然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已有的研究文献不多,主要研究成果如表一所示。

       此外,英国建立了学习型城市的“3P”评价指标体系,由三方面内容组成:1)合作伙伴关系(Partnership),即在城市利益相关组织间建立一种持续有效的伙伴关系;2)参与(Participation),即展开各种对话和活动来吸引城市中的各种组织和市民参与终身学习;3)绩效(Performance),即建立起一个能够评价学习“附加价值”的体系。

       从已有评价指标研究可以看出,已有的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研究包括教育、文化、人口、创新、信息、科技、资源等;各评价体系的建立比较注重全面性,多为二级指标体系,甚至是三级指标体系;为了使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科学,有的指标体系还设定了权重,评价方法多采用加权法,或直接相加法;为了能够比较,将有些指标转化为指数后再计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指标体系的一些指标在数值确认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难以直接以数据形式衡量,需要专家进行主观评价,有可能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各数据之间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导致直接计算的困难。因此,由于数据的收集和统计问题,很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之后只能停留在理论上,难以在实践中应用。

       本文拟立足于应用现有统计数据构建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用人均数据对各指标进行处理,使各学习型城市进程的评价能具有量化的依据。

      

      

       二、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代表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能够反映学习型城市本质,既要全面、准确、简明,又要防止指标过多以及交叉重复,各项指标之间应该存在客观的内在联系,并且能够相互依存(陈立国,2007)。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尽量简单明确、易于理解且便于操作,用尽量少的综合性指标包含尽量多的内容(陈友华,2004),这样在收集数据及计算过程中可以减少工作量,简化评价过程的操作。

       2.全面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选择应能全方位反映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客观现状,应考虑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如本文所选取的一级指标包括资源指标、科技指标、经费指标、文化指标、信息指标、人口素质等,各指标之间应互相补充,形成整体。

       3.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避免指标体系的建立虽然很科学,但难以取得数据资料而使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设定的指标最好具有统计数据支撑,能从常规的统计年鉴中取得。除少数十分重要的指标需另作专门调查外,一般可以借助年度统计数据进行检测,这样能够便于数据收集和计算(陈友华,2004)。如本文指标体系建立时主要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栏目,数据比较容易查找,且被普遍认可。

       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考虑能用具体数字表示,且统计口径一致,能进行客观评价和比较。如本文选择《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或者根据该年鉴的数据加工而来,各直辖市或地区的统计数据基于统一标准,得出的最终评价分数也是可比的。

       选取指标时应尽量选用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由于各城市之间的面积、人口等不一,在比较时仅仅进行绝对值的比较是不客观的,也毫无意义,因此应该将绝对值转化为相对值,如以人口数量平均或者以面积平均。考虑到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最终要服务于广大市民,除一些已经是相对值的数据之外,本研究采用“万人均”将绝对数据相对化,相对化之后的数据应该是以“1”为中心大于等于0的数据。

       需注意的是,如果还需要具体到《中国统计年鉴》没有进行统计的城市,就需要收集各地统计年鉴的数据,其前提是各地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一致。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除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之外,其他数据以省为基础进行统计。

       4.评价一致性原则

       本研究指标体系的建立还保证了指标相对化处理后的数值含义都为“积极的”,也就是数值越大,说明学习型城市建设地成效越好,其最终评分也越高。将一些“负面”数据进行“正面化”处理,如“文盲率”为一个“负面”数据,该数值越高,说明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越没有成效,因此,对该指标进行“正面化”处理,采用“非文盲率”指标,即“非文盲率=1-文盲率”。这样最终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出的最终分数才是科学的。

       5.区分重要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仅是将影响学习型城市的各指标罗列出来,还应将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重要程度加以区分,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更加科学可观。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聘请二十位专家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二)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

       在对已有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研究基础上,遵循上述原则,同时也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本文拟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对学习型城市进行评价。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设计了评价指标调查问卷——专家分项打分表,请20位专家进行打分之后的计算结果见表二。

      

      

       (三)说明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之后,可以通过查阅统计年鉴或相关资料的方式确定每项指标的数据,根据万人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难以确定的数据可以用专家评分的方法确定各项二级指标的数值,然后通过加权求和的方法对各项指标的总和进行计算,从而可以计算出每个学习型城市评分,以便于进行横向比较和趋势分析。

       三、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一)评价方法与思路

       本研究拟对《中国统计年鉴》中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行评价,从而比较各学习型城市的进程。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将各地区指标与该地区人口数相比,按照人均数据进行评价。同时,为了使最后的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除特别注明之外,将每个万人均数据与全国万人均数据相比,高于“1”说明该地区该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等于“1”说明该地区该指标等于全国平均水平;小于“1”则说明该地区该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通过《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收集到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2011年的相关数据,由于本文篇幅所限,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在此省略。

       (三)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为各项按照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的值。将各地区评价结果按照降序排列得到表三。

      

       (四)评价结果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辽宁、福建8省市的评价结果高于1,也就是说,高于全国各直辖市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当然,由于指标体系应用时,对绝对值指标运用各地的人口数据进行了“万人均”相对化处理,这个评价结果与各地的人口数量直接相关,对于一些人口大省,得分可能会相对偏低。

       四、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一)统计口径与数据获取

       1.统计口径

       学习型城市评价的结果反映了各城市在学习化进程中的顺序和差距,原始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习型城市评价结果。各城市的数据之间必须具有可比性,也就是在同一时期,按照统一评价标准统计得出。为了保证数据的统计口径一致,本文选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但是,除4个直辖市之外,该统计年鉴针对的是省、自治区的统计数据,难以进行全国城市之间的比较。在各省统计年鉴中,省内各城市的统计数据口径一致,评价结果比较客观、具有可比性。但是,跨省城市之间进行比较,往往需要从不同省级统计年鉴获取数据。这往往面临着统计标准不一,统计项目不同的困难,因此应用时还需进行加工处理。这不仅仅增加了评价的复杂性和难度,还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2.统计数据的获取

       对学习型城市现状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当前数据的基础上才有现实意义,而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普遍有一定滞后性,难以对当前状况作出准确评价和判断,影响研究的时效性。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

       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建立的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权重的确定

       为了使评价结果客观化,本文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尽量避免主观性。然而,权重的确定采用依赖专家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层次分析法,从而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2.数据转换受人口影响过大

       为了实现可比性,本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万人均”将绝对指标做相对化处理,城市人口成为决定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人口过多或过少的城市,其评价结果有可能失之偏颇。

       3.静态评价体系

       本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没有考虑动态性。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和科技的发展,新指标肯定会不断出现,旧指标部分也会遭淘汰。每个指标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评价指标体系应不断进行调整。

       (三)学习型城市标准的建立

       根据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学习型城市的平均水平,可以建立学习型城市标准。学习型城市标准即达到学习型城市平均进程时,各项指标的数据相对值(即用“万人均”进行处理的各项绝对值数据)标准。本文采用2011年数据为基础,列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一般标准(即平均水平)。该标准对每个三级指标确定了具体值(见表四)。这样,各城市和地区可以根据这些数值,明确自己未达标的指标,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五、加快学习型城市进程的对策

       加快学习型城市进程可以从制定法律政策、提升市民学习力、建立公共学习资源共享机制、构建学习型社区和组建学分银行几方面入手。

       (一)制定学习型城市法律政策

       立法机关应遵循保障学习权利、学习机会均等、自主学习制度、均衡学习资源等基本原则,构建教育法律与政策体系。为了使制定的学习型城市教育政策能得以有效实施,需要政府构建既具有宏观指导功能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层次清晰的政策体系。也就是说,一是应该建立健全总体政策,为学习型城市的推广提供政策目标导向;二是要制定促进学习型城市发展的具体政策,以保障法律政策实施过程中能依据宏观政策目标执行。

       学习型城市法律政策框架包括责任主体、改革主体、服务体系和确立终身教育的学习机制。

       1.责任主体

       政府作为建立学习型城市的责任主体,肩负有统筹、协调和指导终身教育体系涉及的社会各个领域及其所有社会成员的责任。

       2.改革主体

       应该加强各类各级教育机构间的衔接与沟通,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各级教育的横向衔接与纵向沟通。

       3.服务体系

       通过制定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职业培训、农村教育的相关政策,有效调动社会资源,逐步建立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

       4.确立终身教育的学习机制

       结合市民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建立健全鼓励、支持、服务市民终身学习的制度措施,建立终身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终身教育的学分银行制度中学分积累、认证和转换制度的建立,鼓励带薪休假制度,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提升市民学习力

       学习力是市民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效率和转化率的综合体现,是将信息等知识资源转化为自身知识资本的能力。市民学习力包括知识总量、知识质量、知识流量和知识增量。知识总量指市民学习内容的宽度、广度,信息资源对组织与个人的开放程度;知识质量指市民的综合素质、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知识流量指对知识的吸纳能力,即学习的速度;知识增量指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以及市民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程度。学习力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学习效率,是导致学习效果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也是造成组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提升市民学习力包括设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动机、提升自我效能感、提升信息素养、培养学习习惯和方式、对学习成败正确归因和增强学习归属感。

       1.设置学习目标

       市民在设置学习目标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以促进学习者个人发展为原则制定学习目标;第二,学习者应设置具有挑战性但通过自身努力能实现的目标;第三,记录制定具体学习目标的各种参考因素,在学习总结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便学习者对自我学习有明确的认识;第四,学习者为了完成任务,可将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来完成,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2.培养学习动机

       市民学习动机可分为:个人提高型、职业要求型、获得文凭型和目的不清型(周素萍,2012)。让市民产生主动学习愿望,从而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3.提升自我效能感

       主要因素包括: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以及情境条件。

       4.提升信息素养

       目前广大市民的信息素养不高,难以和学习型社会需求相匹配,因此培养市民的信息意识,增强市民网上浏览和查询技能,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5.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市民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互学习和研究式学习等。

       6.对学习成败正确归因

       对市民的学习成绩作正确归因,可以激发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毅力,培养学习恒心,使学习者自我勉励、自我提高,这对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远程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

       7.增强学习归属感

       应培养市民对虚拟学习群体的认可,通过远程手段进行学习交流,同时丰富网上资源等手段增加市民的归属感。

       (三)建立公共学习资源共享机制

       所谓公共学习资源是指城市中有可能对市民产生教育功能的各种资源。按照性质的不同,它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如人力资源、教育设施与设备以及财力资源等;无形资源,如学习文化、知识构建模式等。公共教育资源共享指充分利用城市中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的力量,积极发挥城市各种资源优势,以互补的方式公开利用有效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企事业单位、社区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使其既满足城市教育多元化的需要,又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把城市学习资源建设作为学习型城市的保障(刘杼,2009)。

       1.发挥不同学习资源整合主体的作用

       终身学习资源整合的主体包括政府、学校和企业,它们应各自发挥作用,形成互补优势。

       政府应采用行政手段和政策手段对终身学习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城市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学校整合终身学习资源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重复建设、提升竞争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以社会对终身学习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整合师资、专业课程或项目。我国很多企业都有技术研发中心,一些大型企业还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机构,还有一些企业开办了“企业大学”,能够在企业发展和终身教育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王冠,2008)。

       2.完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

       城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应各有分工、相互联系。

       公共图书馆应该利用自身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组织新书推荐会、读者座谈会、地方传统文献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提供文化娱乐、凝聚城市文化。

       高校图书馆具有文献信息资源专业化突出、信息技术设备较先进以及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的优势,因此应尽可能吸纳高校图书馆加入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向市民开放阅览室和各种借阅服务。

       社区图书馆是城市人口聚居而形成的一种图书馆形式,是在社区里直接面向居民的基层图书馆。它是最贴近社区居民的文化场所,充分实现了“阅读便利”和“资源共享”,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和拓展,在学习型城市中起基础性作用(王晨光,2011)。

       3.建立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是指为了实现学习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作为各参与主体的图书馆认可、以协议和合同方式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王罡等,2007)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可以通过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为学习型城市提供知识共享;建立健全图书馆联盟各方面认可的服务章程、服务体系和服务质量标准,同时规定联盟成员可享有的权利及应尽义务;建立知识共享的联盟文化,提倡全民读书、提高市民的求知欲望、提升市民的读书率;还要建立图书馆联盟和市民关系的长效机制,使市民积极接受图书馆联盟倡导和提供的学习资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整合联盟资源,包括图书资源、网络资源、人力资源。图书馆联盟不仅仅包括图书资源的联盟,还应包括其他资源的联盟,比如建立图书联合目录、将成员图书馆的数据库等网络资源向市民开放、实现通借通还等等。

       4.探索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公建众享”模式

       “公建众享”即由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提供建设资金、组织建设信息资源。建成的信息资源原则上不加限定地供给广大市民享用(陈琳等,2012),其最大特点是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最为优秀和合适的人才建设资源,从而确保资源建设质量。

       (四)构建学习型社区

       建设策略包括:政府支持与组织保障;社区学习文化的培育;社区学习资源整合;社区教育队伍的建立;社区教育经费保障;进行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

       1.政府支持与组织保障

       我国政府还加强终身学习及社区教育的立法,明确各级政府、组织、机构等的职责,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形成科学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从而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吴忠良等,2005)。基层政府应该承担社区政策的规划者和推动者、社区组织的协调者、社区资源的整合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财政经费的保障者等角色(邱玉婷,2012)。

       2.社区学习文化的培育

       学习型社区建设应重视社区学习文化的培育。社区居民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努力方向,将促进社区人际关系的和谐,为社区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培养社区居民的共同愿景。

       3.社区学习资源整合

       学习资源包括图书资料、各种学习媒体以及网络资源。学习资源是学习型社区顺利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整合学习资源,既要充分挖掘社区内部资源,又要广泛吸收社区外部资源;既要发动社区成员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又要充分调动社区内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发挥各自特长,积极参与资源建设。

       4.社区教育队伍的建立

       社区教育队伍可以来自于社区居民和社区外人员,成员角色包括教师队伍和社区志愿者。因此,学习型社区要做好建立人才保障制度、组织教师队伍、招募社区志愿者三项工作。

       5.社区教育经费保障

       社区应多元化筹集资金,加大宣传力度,争取企事业单位对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支持,充分整合和利用图书馆、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等公共资源,在政府逐步加大经费保障的基础上,由民间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共同构建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资金保障(陈云等,2010)。同时,经费要加强管理,收支情况必须完全透明,接受全体成员的监督,确保经费取之有道、用之合理。

       6.进行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

       数字化学习型社区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将社区教育与每个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结起来,做到使社区管理者、教育的提供者与社区居民之间可以随时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罗新星等,2005)。数字化学习社区与传统的社区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实现社区信息化学习支持服务。

       (五)组建市民学分银行

       “学分银行”制度是模拟银行储蓄功能的一种以学习积分为流通工具的,用于学分的积累和兑换,为每位市民提供学习机会的教育管理制度。它的基本功能包括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转换。在学分银行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学习成果是以学习积分的方式体现的。市民学分银行具有学分储存、学分认证、学分兑换、学分消费、学习查询等功能。

       学分一般可分为一般学分、标准学分和有效学分三种类型。学分获取的途径是“任何市民只要通过学习均可获取相应的学分”。学分的来源可分为通过学习时间的累积换取学分和通过课程考试获取学分两种途径。学分获取应当遵循其开放性原则,包括学习类别开放、学习方式开放和学习认证开放。

       在学分银行的组建过程中也应注重市民学习信用的建立。学习信用既包括市民个人的学习信用,也包括学分颁发机构的学分管理信用等。学分银行的学分信用管理系统着重记录市民学习的真实性和学分来源的真实性两种类型。

       [收稿日期]2014-05-26 [修回日期]2014-07-01

标签:;  ;  ;  ;  ;  

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_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