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党建:经验、难题及其破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题论文,经验论文,社区党建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08)03-0066-04
“社区”(Community)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主要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党建就是在城市街道辖区内,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以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以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社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的区域性党建工作。城市社区党建是街道党建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它是党建工作中的一个崭新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按照社区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各地在加强城市社区党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目前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解决实践中的难题,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才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伴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蓬勃发展,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社区党建方面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具体做法。由于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基础的不同,使社区党建实践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并日益演化为不同的社区党建模式。目前获得公认的主要有上海模式、沈阳模式和江汉模式。简单地讲,上海模式属于行政主导型、沈阳模式属于自治型、江汉模式属于合作治理型。根据社区党建的基本模式和各地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归纳出城市社区党建的基本经验:
(一)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2000年胡锦涛在天津考察时强调,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实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城市社区党建。许多地方的实践也证明,充分运用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并结合新的实际大胆创新,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前进,是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社区党建的有效途径。城市社区党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要不断开创新局面。社区党建的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和发展。城市社区党建如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如何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如何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如何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等等,这些难题的解决,都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社区党的建设。坚持解放思想,绝不能故步自封,要努力摒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在强调解放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探索新思路,寻找新对策,绝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模式和做法,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充分肯定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创社区党建的新局面。
(二)发挥城市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搞好社区党建的关键。各地的实践表明,搞好社区党建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党建工作是区域性的党建工作,是街道辖区内所有党的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加,为把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提高到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而开展的党建工作。社区党建工作的这个性质决定了社区党建工作只能由社区党组织来领导。也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胡锦涛在视察上海市社区工作时特别强调,要把社区各项工作做好,必须充分发挥街道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社区内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凝聚起来,齐心协力,共建文明社区。只有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政治路线及重要方针政策才能在社区得到贯彻和落实;只有坚持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占领社区的思想文化阵地,才能保证社区各项工作的政治方向;只有牢牢抓住社区党组织建设,才能把社区内各单位和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服务,赢得各方对党的领导的最大支持和拥护。
(三)城市社区党建必须坚持群策群力,形成共建合力。考察各地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经验,不难发现,凡是比较成功的社区党建工作都不是“单打一”的格局,而一定是强调群策群力,格外注重辖区内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共建共享的格局。在坚持社区党组织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必须建立由社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各类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结合、条块结合”的社区党建工作网络。要搞好社区党建,必须打破传统条块分割的街道党建格局,充分挖掘社区内各利益主体横向联系的优势,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相互推动,着力将社区内各种资源整合成为统一的网络,这也是社区党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保证。
(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区党建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关系到千百万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否做到以群众利益为根本,是社区党建成败的重要标准。因此,社区党建必须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把服务群众作为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及时把握群众现实和潜在的要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始终把为社区群众谋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求做到“民有所呼,则有所应;民有所需,则有所为”,努力承担起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而应该承担的功能。
虽然各地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比较宝贵的城市社区党建经验。但是不能不看到,城市社区党建仍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党建工作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城市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未能形成合力。社区党建是个“大党建”的概念,它本应该是社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区域性党建工作。但从目前状况来看,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单位未能形成合力,社区党建的整体推进力度不够,整体功能不强。各地虽然普遍建立了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机制,但往往流于形式。驻区单位对社区党建往往缺乏热情,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单位体制所形成的“条主块辅”的社会管理方式,使辖区内单位往往不受社区的横向管理,自然也就不重视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单位体制所产生的行政级别高低观念也严重影响了社区党建合力的形成。一些驻区的中央、省、市等高级别的单位,往往很容易从行政级别的角度来理解和定位本单位与所在社区的关系,这必然导致对社区党建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不参与,简单地认为社区党建、社区管理与本单位事务相比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与己无关的“麻烦事”。社区内多数在职党员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社区应该参与社区党建,没有意识到自己与社区党建是有密切关联的,在职党员的“单位意识”比较强,“社区意识”比较差。正是因为这些在职党员无法认识到参与社区党建也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导致他们对社区党组织的工作不支持、不配合,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无法在社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城市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难度较大。目前,社区党组织直接管理的居民党员普遍年龄偏大,分布零散,体弱多病,参加活动困难,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已无法参加正常组织生活。离退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这些离退休职工党员组织关系转入了社区党组织,但大多数党员的人事档案、劳资关系等仍由原单位管理,这部分同志过去与社区基本上不打交道,遇事往往仍依靠原单位解决,思想感情上不愿与社区党组织沟通,社区对他们的过去又知之不多,因此对他们转入社区后的情况很难及时全面掌握。另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在职党员不愿参与社区建设,这些在职党员有的怕“事”,有的放不下架子,不愿与居民党员和社区干部打交道。还有一些党员的居住地与单位驻地不在同一社区,协调的难度较大。流动党员的管理多年来始终是社区党员管理和教育的薄弱环节。一部分常年居住在社区的流动党员,虽然把组织关系转到社区,但很少参加社区党组织的民主生活。还有部分流动党员往往单位不固定、时间不确定、生活不稳定,使得社区党组织经常不知道或不能准确知道这些党员在哪里,在做什么,而这些党员往往又不主动与社区党组织联系,很难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从总体上看,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素质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还不高,与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与新时期社区党建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差距,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方面。目前,包括社区党务干部在内的整个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年龄老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文化程度初中、小学水平的占到相当比例。应该说,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与不断拓展的社区党建工作已不相适应。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现状导致这支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无法胜任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许多党务工作者对于理论问题知之甚少或知之不深,缺乏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也有部分党务工作者缺乏社区党建工作经验,对于党在社区的日常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教育,如何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等,显得比较生疏,往往感觉无从下手。相当一部分社区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要么靠上级安排,要么凭传统经验。尽管社区工作本身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但对于处在转型期的社区发展而言,仅靠经验或者过分依赖经验是不足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的。
(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活动场所缺乏。当前困扰社区党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费不足。社区现有的经费来源渠道狭窄,现有资金主要是市、区两级下拨的创建经费、原居委会留下的房产租赁费、驻区单位和联建单位的赞助、部分以项目投资为主的政府投入等。而政府在社区建设方面的投入又缺乏计划性和长期性,社区自筹资金几乎不太可能,困难很大,目前社区的可用资金非常有限。有限的经费在用于支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电话费、水电费、办公用品后就所剩无几了,远远不够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目前,社区工作人员除下派干部和企业发工资的人员以外,招聘和留任的社区工作人员,每人每月生活补贴甚至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有些社区连这些补贴都很难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党务工作者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严重受挫。由于社区缺乏必要的投入,导致社区党组织办公场所和党员活动空间的数量变得非常有限,缺乏物质支撑的社区党建举步维艰。
为确保社区党建工作取得实效,必须创新社区党建的工作思路。
(一)坚持服务群众,创新社区党建内容和形式。社区党组织应着力解决目前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特别是协同有关部门,切实开展面向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社区党组织应认真摸清社区困难群众的真实情况,建立困难群体档案,帮助特殊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员家庭解决就医看病、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组织社区党员开展献爱心送温暖、“一助一”、“爱心结对”等活动。坚持服务群众,社区党组织还应努力营造和谐、文明、安全的社区环境。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设施的作用,引导价值观念、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群众、改善人际关系。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广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营造格调高尚的社区文化氛围,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维护社区安全和稳定,全力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努力创建安全文明社区,让居民安居乐业。围绕社区居民各方面的需求,社区党建要确保取得实效,必须着力完善服务载体的建设,创新社区党建的形式。可以考虑在社区采取“一站式”服务,即将社会事务、社会保障、计生指导、法律咨询等融为一体进行办公。党务工作者应该不断改进社区服务方式,建立社区干部包片区、党小组包楼院、党员挂牌包户制等,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拓展深化“一线工作法”,走进小区、走进楼组、走进居民家庭,并通过各种社情民意渠道的完善来服务社区群众。
(二)形成共建合力,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的协调机制。由于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具有区域性、社会性、公益性和群众性等特点,因此,必须突破原有狭义的党建观念和传统单位体制的局限,顺应形势,正确处理并理顺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的关系,充分调动全社区各类党组织的积极性。这既是社区党建工作富有实效的重要基础,也是搞好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辖区内全体党组织、全体党员共同参加,形成合力,实现基层党
组织的网络化整合,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才能真正具有创造力和活力。促进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的协调,是为了更好地形成社区党建的合力,这是一个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互利双赢的过程。一方面,辖区各单位党组织可以积极为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场地、设备和经费支持。另一方面,社区党组织通过大力加强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运行方式上,社区党组织可以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与辖区内单位党组织签订社区党建共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把软任务变为硬指标,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内单位党组织共建机制的构建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调动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的积极性,不能一厢情愿。
(三)激发党员活力,健全党员分类管理机制。在目前社区党员构成日益复杂的条件下,社区党建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社区内各类党员发挥合力的问题。如何实现党员合力的发挥?总结各地实践的经验,激发党员活力,健全党员分类管理机制,实施规范化管理是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等形式,大力加强社区“直属”党员的管理工作,强化党员的“在党意识”和组织观念,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对于“直属”党员中的离退休党员,社区党组织应针对他们的特点和情况,举办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建立党员责任区,安排合适的岗位让他们发挥“余热”。为调动单位党员的积极性,目前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双向联系、双向管理”。“双向联系”,即单位党组织督促所属党员按时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并定期到社区了解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和综合表现情况。社区党组织按照党员的职业、服务意愿等安排党员参与社区服务。“双重管理”,即在职党员既参加本单位党组织的活动,又必须定期参加所在社区的党组织活动。对于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充分考虑流动党员人员分散、流动性强、工作变换频繁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他们学习法律法规和经营管理知识,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加强自身建设,巩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社区党组织要从“老居委会”的传统观念中跳出来,以改革的精神探索新路子,研究新方法。要以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为第一目标,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树立党组织的威信,防止和克服社区党的工作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实现由纵向的行政管理模式向指导、协调、服务的方式转变。在社区党组织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环节上,要积极引入公开招聘、平等竞争和择优录用等人才选拔的形式,选配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成员,尤其要选好社区党组织书记。针对社区党建经费不足、自有资产匮乏、自我运转能力不强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经费的投入,开拓社区党建经费渠道。在社区党建经费使用上,除保证每个支部基本的办公费用外,一律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统一掌握,对各支部实行活动经费项目审批制,即支部将拟办活动和所需经费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审批,由此形成积极开展活动者多得经费支撑,不积极开展活动者少得经费支持的制度。对特别困难的社区党组织,上级组织部门可以将上缴的党费按比例直接返回到社区党组织,保证社区党建工作经费的落实。
标签:党建论文; 党务工作者论文; 党员责任区论文; 社区工作者论文; 党建工作计划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