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新课程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平稳推进,思想政治学科的课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教师们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关注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结合,把学科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融入生活题材,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关心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与开放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但实践中出现的内容、课时、方法、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改革的推进。因此,客观准确地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一、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冲突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内容多、课时紧是遇到的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思想政治新课程与其他科目一样删除了繁、难、偏、旧的东西,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发展有用的知识。但教师们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新教材知识容量大,按照规定课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对此,需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对策,寻找出路。
1.原因之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带来的课时紧张问题。
第一,新课程倡导开放互动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深入体验,自主探究,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并积极付诸实践。但从教学效率角度分析,接受式学习效率最高,而发现式、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情境和活动中体验,在问题和矛盾中探索,在充满各种变量的鲜活现象中探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情境的创设、活动的展开、问题的探索均需以大量时间的付出为前提;理论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均需以过程有效实施为载体,这就造成了有限的课时和教学内容上的高度紧张。在教学内容没有大幅删减的情况下,单纯采用探究性和体验性学习,难以应对众多的教学内容,这是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
例如,《经济生活》每一框题平均有四个对话框(活动),如果一节课的引入、总结需要5分钟,活动时间只有40分钟。然而,课堂教学不能只开展活动,还需要教师讲解、分析、板书、布置练习、巩固知识等,这就决定每个活动开展不可能超过10分钟。假定一个活动耗时5分钟,四个活动就需要20分钟。事实上经历“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开展讨论——澄清是非——升华认识”过程的活动,5分钟内难以完成,否则活动会流于表面和形式、走过场,而无价值。由此看来,教材设计了众多活动,并希望教学中一一展开,可能是一种理想状态的教学,是理想课程的一个具体表现。
第二,在高中阶段采取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师生尚缺乏经验。一方面,教师对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没有准确把握,什么时候需要教师讲解、什么需要学生活动、什么问题需要体验、什么问题需要合作解决等认识还不是很清楚。学生活动缺少必要的规范、程序和指导,活动出现过多、过频的现象。另一方面,教师对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活动设计比较陌生。活动预设和活动生成往往有较大的落差;活动中预想不到的事情经常出现;活动设计的尺度把握不准;活动目的不清晰;经典的活动设计尚未总结出来;活动设计与教材的要求还不能保持同向和同步。同时,老师们多认为自己设计的活动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为使自己的教学充满个性,很少使用教材中现成活动设计。不同的活动设计有不同的教学目的,需要我们细心品味,精准把握。如果完全放弃教材上的活动设计自己单搞一套,很可能造成既费时,又费力;既增加教师备课量,又偏离活动设计的最终目标,效果并不一定好。
2.原因之二:教材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任务。
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教材的编写思想和教学思想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材生活化也必然带来丰富多彩的问题。
第一,新课程要求从生活中体验和归纳知识,或将知识还原于鲜活的生活之中,这两点的实现都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然而,现实中的学生只有学习生活经验,而其他社会生活经验是贫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双重困境:一是知识本身具有一定难度,离学生生活比较远;二是对社会生活现实比较陌生,缺少平时体验和理论应用的基础。两者相加必然加大教学的任务——既讲知识又补生活。教学中,就出现两者难以兼顾,实施教学必然花费大量时间的现象。
第二,社会经济生活的高速变化,政治学科理论的不断更新,也对教师原有生活经历和知识水平提出挑战。生活体验来源于生活实践。生活是广泛的又是不断变化的。社会职业分工限制了人们的生活范围和生活视野,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很难有机会广泛深入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法律生活、道德生活等各个层面,形成对广泛社会生活的深刻体验,这就使生活视野、生活体验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短板”,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予以补足。在教师的生活阅历和专业素养上不具备的情况下,实现课程目标必然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课时和内容矛盾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实验教材设计上的问题、实施过程中经验缺乏问题、师生生活局限问题、教学管理问题等。问题出现和问题存在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认识原因,对症下药,合理安排,完全能解决。
(二)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反差
教学过程与结果不尽统一,是新课程实验中遇到的又一问题。表现为:课堂的教学形式发生明显变化,教学的过程性明显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明显发挥,但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没有得到相应提高或变化不大。不会考试、害怕考试、成绩不高是大多数学生的现状;怀疑教法、担心高考是教师们存在的普遍担忧。这一问题的显现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一些教师对过程性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把过程性教学仅仅理解为外在的、具体的、物化的形式和活动,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更应关注学生思维的活动,是思维的展开、思维的培养、思维的锻炼,是通过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在活动设计时把思维方法当作发力点和最终目标,多做启发性和思辨性的活动,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课堂教学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为过程而过程,必须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必须讲究教学效益。
(三)教学理念与实践的脱节
教学实践和教学理念的脱节,是新课程实验中又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一是多数教师虽然接受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将其转化为教学实践,特别是对新课程倡导的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技术路线和操作方法不清楚,课程理念缺少课程技术的支持;二是部分教师认为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也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目标,因此缺乏采用体验性、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动力;三是当一些教师在课改实验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产生畏难和畏惧心理,教学行为又返回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教学轨道。
第一和第三种情况的产生是正常的,是课程实验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课程实验就是探索未知,就是开拓创新。只要我们坚定方向,勇于实践,持续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完全可以找出推进新课程的有效途径,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第二种情况存在两大认识误区:其一,不了解结构产生功能。不同的教学结构、不同的教学过程、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教学效果存在质的差别。正如黑格尔所说,“我这一辈子”出自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和出自一个顽童之口有着质的不同。其二,否认了教学过程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否认了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推进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几点思考
(一)深入学好课程标准,准确理解课程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是本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但如何理解“以生活为主线,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的统一”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同的认识。
1.认识一:新课程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要求课堂教学不能只讲理论,要从生活出发,从现象入手,在大量的鲜活材料中让学生自主获得学科知识。
这种认识肯定了“生活”在课改中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把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的统一理解为生活和理论的简单相加,因此在实践中往往采取“材料+观点”的简单教学策略。表现为:第一,课堂教学以材料为中心。材料多、活动多、讨论多,是这一策略的外在表现和鲜明特征。这类课表面虽然热闹,但总有肤浅之感,体现不出学科自身的魅力和课改应有的价值。第二,课堂教学以自编材料为中心。一些教师认为,自编材料更有新鲜感,更能吸引学生。于是,忽略对课本中对话框设计的研究,甚至全部放弃课本中的材料和对话框使用。但教材设计是一个有机整体,正文、对话框、材料等都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不仅发挥着特殊作用且形成一种合力。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这种合力,在添加自编材料中破坏这种合力,其结果适得其反。
2.认识二:课改不仅要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而且对怎样结合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两个逻辑的有机统一。
什么是生活逻辑?生活有没有逻辑?有人认为生活没有逻辑,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现象。我们以为这种说法不妥。因为一种现象的出现、存在、发展都是由另外的现象引起的,现象之间总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生活的逻辑就是事物产生、发展的逻辑,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逻辑。当我们把这种关系梳理出来、抽象出来,认清其本质和规律的时候,就上升到理论,就实现了两个统一。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之一。所谓历史的,就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而逻辑的就是指理论,即对客观进程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要求我们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历史的起点就是逻辑的起点;历史的进程就是逻辑的进程;历史的结论就是逻辑的结论。
3.理解和实践两个逻辑统一的教学要求:一是授课不仅要有材料,而且要有经典材料、可用于深入分析的材料。材料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出概念和证明观点,更重要的是用具体事实的过程相互关系形成概念和基本观点。学生对具体材料的分析过程,教师对多种变量的控制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和培养的过程。二是从过程中导出结论,仅仅完成了一半教学任务。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抽象思维,再从抽象思维升华到思维,才是完整的教学过程。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抽象思维,是低层次抽象;从抽象思维升华到思维的具体,是高层次抽象。三是重视教材中对话框的使用和分析,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
(二)整体把握课程结构,努力探索学科规律
1.整体把握课程结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握每一模块的内容结构,而且要把四个必修模块统筹起来,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在整体中认识部分,在整体中把握要求,在整体中确定教学尺度。
例如,《生活与哲学》中的许多观点可以运用于对现实经济现象的分析。经济现象是复杂的、多变的,只有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加以认识,才能把握其经济实质。新课程构建的一大特点是:《生活与哲学》不仅是单独的学习模块,也是其他模块的方法论和理论支撑。再如,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相结合。在讲授必修课程时,要了解相关选修知识的知识体系和基本内容。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中的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知识,与选修《经济常识》第一单元中的亚当·斯密理论、李嘉图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紧密联系,而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作为批判亚当·斯密的理论和李嘉图的理论而使用的,如果在必修课程中不尽可能地介绍清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选修课程《经济常识》第一单元就无法进行。
2.整体把握课程结构,要求我们正确把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把三维目标的确立和三维目标的实现整合起来。
例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求是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本课程设置优先考虑的目标,它反映课程性质和学科特点。但在其实现上,并不是说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于不顾,单纯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不是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直接灌输,它需要有必要的知识支撑,在能力上使学生达到一定的境界和水平。当前,要防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大、过高、过空的倾向,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要承认多种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要承认我们不能代替学生信仰,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掌握识别是非的标准和工具。因此,采取价值澄清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地释疑解惑,才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知识目标上,要强调落实。课改决不是要削弱基础知识,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没有价值观,课程改革不能以牺牲基础知识为代价。目前,知识的弱化或知识不落实现象已经显现,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能力目标上,要探索具体、清晰、可操作的能力标准,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为终极目标,要始终明确,“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做一个有政治觉悟的人、做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做一个有理论思维的人”,是必修课程的能力要求。其中有经济头脑,一要有基本的经济常识;二要具备基本的经济分析和判断能力;三要有基本经济活动技能。如果我们以这三条为标准反观我们的教学,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在能力培养上的成绩与不足。
3.探索学科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学科有10个模块,各有各的观念、各有各的体系。要探索不同模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把握各自特点,把握各自规律,遵循各模块的教学规律,实现有效教学。
(三)采用恰当教学方式,大力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往往和教学投入、教学效益联系在一起。当我们选择一种教法的时候,不能只从方法本身考虑问题,还要看它有多大投入、多大产出,课时条件是否允许等问题。要始终明确:方法是手段、是途径,本身不是目的;是为结局,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切不可本末倒置。在课改推进上有几种倾向值得注意:
1.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仅仅理解为课上的组织和引导,扮演主持人的角色。思想政治课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深刻的道理要求教师必须讲解,而且要讲清、讲透、讲活。
2.不敢采用讲授法,或把讲授法与课程改革对立起来。要知道方法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如何使用。有些老师忽视课上的巩固和练习过程,知识不能得到有效落实;课上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转移到课下,占据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
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尽可能地减少学生课外准备时间,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精心的活动设计,教师要理直气壮地讲解。
总之,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推进需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它是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是教有所学、学有所得的教学;是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的教学;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均得到提高的教学;是不惧怕考试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