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中国教育国际论坛”会议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教育论文,国际论坛论文,会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挑战”为主题的“2000中国教育国际论坛”于2000年11月在北京隆重举行。韦钰等10位中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演讲。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席陈佳洱等来自国内外的代表150多人与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丁石孙出席论坛欢迎午餐会并向演讲人颁发了致谢奖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致欢迎词,第一副会长郝克明致开幕词并主持当天上午的论坛。
郝克明教授在开幕词中介绍了世界和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情况。她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世界和中国的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更好的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发展全局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战略问题。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学者身份出席论坛的韦钰副部长做了“以跨越式发展迎接挑战”的重要演讲。她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在人口众多、教育资金短缺的中国,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特别是发展远程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有效、最现实的选择。她进一步指出,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需要有跨越式的思维。她强调要对一种新兴科学“学习的科学”的重视。她认为,只有对“学习的科学”进行认真研究和实践,对学生从小时候抓起,培养他们的良好素质和动手能力,树立以学(learning)代教(educating)的教育观念,我们才能培养出科学的创新人才。 她还指出,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我国高校的任务和功能应发生变化,即高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应是从事科研的基地,同时又应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创业的基地。她充分肯定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创业园的重要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派瓦博士在其“全球化和未来教育”的发言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并使教育发生了革命,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他针对中国的国情,就中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发展教育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①在制定、实施中国远程教育的宏伟发展规划时,要特别清醒“怎样做”最具有成本效益,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②在教育和企业的关系问题上,要清楚中国的教育和为教育提供的服务有着一个巨大的市场。他认为,许多国际企业为经济利益所驱动而生产、销售教育产品,因此,必须分清什么是货真价实的有益的教育产品和什么是垃圾产品;③在进行如计算机购置等硬件基础建设的同时,要特别重视使用这些技术手段的师资培训工作。他指出,如果师资培训跟不上,任何优质的硬件设备也将是一堆废钢烂铁;④要区分各种教育软件的优劣,在引进国外教育课程软件时要十分注意保持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自己民族的特征,尽力发展自己的软件开发能力;⑤要正确对待网络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关系。他认为,计算机教育不能,也不可能替代传统学习方式的作用,要处理好信息技术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关系;⑥要解决好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地域间的差距和不平衡现象,尽力缩小而不是扩大这种差距和不平衡,从而使社会保持稳定。
四川大学校长卢铁城教授在他的“教育如何迎接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的发言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形式正从教师利用黑板、粉笔按教科书内容进行单向灌输式课堂教学向现代网络化、多媒体教学转变;教育模式正从封闭式的校园教育向开放式的网络教育转变;办学形式从单一的全日制教育向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教育转变;教学制度正从学年制、学分学年制向完全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转变。教育思想正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向以多媒体信息网络为主要信息源的终身教育发展;教学内容正从使用统一教科书、内容相对固定和陈旧向既要保证基础又要不断更新、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发展;高校功能正从单一的教学育人功能向教学、科研和科技产业三大功能发展;学校管理正从手工的定性单项管理向网络化的定量综合科学管理转变等。
英国米德赛克斯大学校长德瑞斯库教授做了题为“变化世界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未来”的发言。他认为,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大学办学模式和大学国际间合作已不能适应21世纪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各国应研究通过在各国大学间相互承认学历和在某些方面建立一些共同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各国大学间进一步建立和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北京大学许卓群教授在“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的发言中,探讨了使用网络、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他指出,我们应该把中小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整体性改革,应研究如何围绕知识的精华和核心来组织教学体系。他在谈到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时还特别指出了学生对网上游戏的狂热这种危险现象。他建议教育部成立一个计算机课程教学领导小组,为计算机课程的制定和更新提供指导,并建设适合多层次计算机教学的资源网站。
清华大学孙家广教授在题为“网络教育支撑平台及资源管理系统”的发言中简要介绍了网络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网络教育的体系结构和组成部分、网络教育的教学系统、网络课程开发及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现代网络教育平台案例等方面的情况。
美国预测系统公司董事长科夫先生在其“在新世纪教育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的发言中着重阐述了信息技术企业与高校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目前在信息技术领域,硬件开发的速度在逐渐减慢,成本在逐渐降低,而软件的开发和更新则日新月异,其成本仍十分高。大学有人才和研究能力的优势,信息技术公司只有与大学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优势互补,才能永远走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副校长白切教授介绍了该校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建立信息技术和工程学院的实际经验。他告诉与会者,该校信息技术和工程学院的建立加强了该校与新技术产业的合作,赢得了政府和企业的许多投资,并获得了不少研究经费。其创办信息技术和哲学学科(专业)以及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的结合,为我国高校信息技术系科和学院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做了题为“网络社会的教育”的发言。她指出,网络社会的出现使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它对教育的影响涉及到比技术层面更深的社会价值层面。社会的网络化推动了人和社会发展的世界化进程,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她认为,在网络社会中,造就新一代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将成为一项公认的教育目标,而对网络社会主体的培养是各国教育的新使命。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教育促使人进入网络社会,使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相应的意识和能力,并成为信息时代的主体。她进一步指出,我们必须消解符号世界可能给人带来的异化,必须防止人的主体性的失落。她认为,网络在教育中的使用,不仅不可以取代学校教育,而且将进一步改进和增强教与学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并促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主动的教育模式的产生。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库玛教授以该校工学院远程研究生课程作为案例,介绍了美国大学远程学习应用技术的演变过程、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向、目前技术手段的众多优势。
综上所述,此次论坛紧紧围绕“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的挑战是什么”和“教育怎样应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这两大问题展开研讨。10位演讲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技术和社会的层面,通过正面和负面的视角,在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和个人的诸多关系中对信息技术和教育的问题进行探讨。他们的发言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思路宽阔,有许多见解很有创意和深度,会议讨论气氛也很活跃热烈,受到了与会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这次会议对在教育界唤起对信息技术的更为广泛的重视,推进我国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标签: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大学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