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历史——中学历史戏剧创作与表演的尝试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戏剧论文,中学历史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广州市历史教研室领导了全市广大师生启动了以“把戏剧元素引入历史课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包括中学生历史剧创作表演大赛、中学生历史剧优秀剧目汇演、中学生历史剧大赛宣传海报评比和区校活动展板评比等等。这些活动引起了教育界及社会的关注,不少媒体也进行了报道。作为一位中学一线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活动的整过程,获益匪浅,对相关问题也进行了反思。
到目前为止,高中新课程在广东已经开展四年时间了。在这四年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所倡导的多元性、发展性的学生学业评价理念已普遍为教师所理解和接受。但是,学生的学习观念、方式并没有明显的改变。2007年6月,笔者曾经对高一、高二1600名学生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对学生而言,历史学习更多的是死记硬背。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方式呢?历史剧的创作与表演也许是手段之一。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2007年9月,我在高二的两个历史班做了一个历史学习的问卷调查,问题有“是什么原因促使你选择了历史科目?”结果只有约30%的人说是因为喜欢历史,而51%的人说是因为别的科目学不来,想到历史只靠背就可以了,所以选择这个科。这说明缺乏兴趣仍是目前困扰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大障碍。这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全国组织了一次《历史教育国情调研问卷》,当时在广州找了两所学校进行调研,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其中的一所。通过调查,发现影视、网络媒体是学生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历史学习方式。调查说明学生对能够具体、生动、形象展现历史的学习方式最感兴趣,历史剧的创作与表演自然也符合学生的要求。
那么,如何在中学进行历史戏剧的创作和表演呢?
1.课本历史剧的演绎
所谓“课本历史剧”,就是把历史课本中的某些章节直接改编成剧本,然后由学生表演出来。例如《戊戌变法》一课的历史剧创作表演,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教师协助全班同学分组,每组自行分派工作,如导演、演员、音响效果等等。
其次,从每个小组中选取角色扮演:旁白、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慈禧、谭嗣同、旁人若干。
第三,构思与台词:同学了解课文后,小组协同每个角色编创一些对白。
第四,老师从旁观察:引导他们提出意见,并从每组中挑选一些较佳的演员,作一次综合演出。
这种表演花的时间稍多,但教育效果好,可一个学期举行两三次。
2.课堂上的即兴小演出
就是在课堂上碰到可以变成戏剧的情节,让同学们即兴表演。
比如在学到三省六部制的时候,很多学生容易就把三省六部制的具体职能、运作顺序搞错。笔者在课堂上出了一道题目:“假如唐太宗时要修筑一项很大的水利工程,请你把这项工程从计划到实施的过程表演出来。”并且当时就在班上找了一个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上即时表演。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观看,评价这个小组的表演如何,有没有哪个环节或者对话不符合历史事实。又如在学电影历史时,我也临时叫了两个学生即兴演绎“蒙太奇”制作技术。
历史课堂上的即兴小演出既可以增加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正规的历史戏剧的创作和表演
正规的中学历史戏剧创作和表演要经历创作和表演两大过程,即历史戏剧创作和历史戏剧表演。
历史戏剧创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从历史素材到戏剧题材。在戏剧的选材方面,历史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都为戏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重要的历史戏剧题材应该是那些不但有历史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的题材,而且矛盾冲突比较集中、统一,有戏剧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同时,同样的历史素材,可以发掘出不同的历史意义,对历史题材认识的深化和意蕴的开掘,是提高历史戏剧认识价值和艺术魅力的重要方面。
(2)从戏剧题材到历史剧的创作。首先,进行戏剧题材分类。分析各类戏剧题材的主题,是突出历史人物的还是突出历史事件的。确定戏剧剧情是靠环境影响还是靠人物的带动。其次,对历史戏剧进行整体布局。教师和每个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剧本的布局分场、戏剧主线,设计剧情的发展,对剧本内容的起始、发展、转折、结局的交代要清楚。设计剧中的历史人物,通过对白体现人物的鲜明性格等等。另外,对剧中的背景、独白、时间、地点,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上场、下场,以及灯光效果选择,开幕、闭幕等都要预想好。结构布局一定要安排巧妙,使剧情的发展和结局引人入胜,出人意料,增强戏剧效果。最后,鼓励学生执笔,完成编剧。历史戏剧由历史小组的同学集体创作,大家讨论完之后,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最后见解写下来,最后由文笔较好且思维较有深度的同学执笔,完成历史剧本的最后编写。编写剧本时,要冷静地构思剧情,分析人物性格。写对白尤其要注意技巧,让观众通过对话见出人物间性格的交锋,从而展示出剧情和人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戏剧表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演员的合理安排。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自荐,然后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声线、潜能等合理安排角色。
(2)排练。排练初期是大家围读剧本,探讨每句台词应如何用口语化的方式来读,然后安排每个角色熟读自己的台词。当学生初步掌握整出戏剧的内容及架构后,便可尝试排练。排练时,容许学生按照整出戏剧的精粹及架构,自由、合乎逻辑地发挥,这样比较有生气和自然。
(3)服装道具及布景制作。服装是戏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正规的演出要尽可能争取学校的支持,到专门的戏剧服装店租。道具可以根据剧情需要充分利用木板、桌、椅、凳、生果箱、纸皮盒及窗帘等等来制作。背景除了可以利用布幕,还可以充分利用PPT幻灯投影。
(4)音响与灯光设计。音响与灯光的配合,可以把戏剧的气氛营造得更好。
(5)演出。演出之前,最好安排两三次彩排,彩排后与各组同学讨论需要改善的地方。从彩排到演出前,都要注意给学生打气,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走上舞台,充分发挥。
(6)演出后反思。演出后总结本次演出的成功之处,以后继续发扬。同时检讨失误,以便下次得以避免。
通过历史戏剧的创作及表演,学生亲身体验了历史,对历史的陌生感慢慢淡化,距离越来越短,历史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参与广州市中学生历史剧创作表演大赛获得最佳表演奖的广州市第三中学林锴妙说:“表演艺术一直是我的爱好,想不到我一直认为枯燥无味的历史领域也是我充分发挥自我的殿堂。我越来越发觉历史是很有魅力的,也越来越吸引我。”不仅仅是参演的同学,历史戏剧的创作及表演也带动了全班同学的历史学习热情。
历史剧的创作和表演,还让学生感受了活的历史,并对历史有了较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体验。如《岛夷献宝记》的主要创作者之一严森斌同学就有如下感悟:当初编写《岛夷献宝》这部剧本完全是想从历史中找乐趣,所以里面很多内容也许不符合历史真实。随着这个剧本的获奖和在各种场合的表演,我也在反思。我觉得历史剧创作者首先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这段历史,在相当熟悉这段历史并有了自己的独特发现之后才能投入剧本的创作和拍摄。还要注意积极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克服过去曾经有过的“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方式,并自觉地把当时中国的历史进程放在世界发展潮流中加以审视和描写。
历史剧的创作和表演对学生的身心成长也带来了很多好处。学生透过参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纾缓了紧张情绪,消除了害臊心理,学会了待人接物,掌握了说话技巧,改善了自己的性格,增强了自信心。
最后,历史剧的创作和表演为新课程多元化学业评价作了很好的探索。广州市第三中学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做法,制定并实施了发展性学业评价的活动方案,主要包括历史习作、历史戏剧的创作与表演、历史制作、历史摄影、历史漫画、故事演讲、辩论、历史调查与采访等。我们发现,其中的历史戏剧的创作与表演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收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想象和创作能力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附历史戏剧:
岛夷献宝记
旁白:这是慈禧垂帘听政下的年代。那时候,广大的知识分子还被禁锢在那早就已经过时了的以八股文作为文体的科举考试中,广大农民正受着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但是,“天朝”仍然是那样的封闭守旧,对外来的东西显得非常的无知。以下岛夷献宝一幕就是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有一天,一位岛夷带着本国贡品恭敬地走进金碧辉煌的皇宫,准备向慈禧这位“天朝上国”的最高统治者献礼。他尾随外交大臣走进了深宫中。
太监:禀告太后,外使大臣求见。
慈禧:传!
(太监引外使和岛夷进见)
外使大臣(以下简称“外”):臣参见太后,臣引见这名蛮夷人为太后献礼。
(慈禧看了岛夷很久,问了一句)
慈禧:这是什么鬼人?头发颜色像黄狗的毛,眼睛蓝蓝的像妖怪。
外:这是大西洋上大不列颠岛上的英吉利人。
慈禧:哦,英吉利,那从我们这里坐轿子到那里要多久呢?
外:这个……太后饶命,小人不知。
慈禧:起来吧,你这狗奴才,无知!
外:太后,这位英国夷人给您带来了几件宝贵礼物。
慈禧:哦?是什么?
外:就是这些。
(推出一车东西,然后挑出一个被一块黑布盖着的正方体)
外:禀太后,这是岛国的照相机,它能留住太后娘娘美丽的一刻,是一件神奇的礼物。
慈禧:(不屑地瞥了一眼)哦?真的吗?
外:是的。娘娘,不如请您试一下。(转向岛夷说)Let's begin.
(他们缓步走向花园,太监小心翼翼拿出雕刻细致的凤椅,慈禧坐在凤椅上,摆出雍容华贵的姿态)
岛夷:Camera! Action!
(明亮的闪光灯闪亮得像太阳一样耀眼,把在场所有人几乎吓晕)
慈禧:啊……
太监:太后晕倒了。颐和园不用建了!
慈禧:大胆!来人啊!把它推出去斩了。
外:(立刻走去扶起慈禧)太后娘娘没有受惊吧?
慈禧:你这混账东西,怎么搞的,竟然敢拿这破玩意来吓唬我,想脑袋搬家啊!
外:奴才知罪,请太后娘娘饶命(脚抖个不停)
慈禧:(想了很久)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外:其实奴才也不清楚,只知道那是岛国的新玩意,奴才只想哄娘娘开心。
外:太后娘娘息怒!岛夷还带来了一瓶珍贵的香水!
夷:That smells very good! It matches you!
慈禧:说什么鬼话?
外:她说这瓶香水很配合娘娘尊贵的身份。
慈禧:呈上来!(打开闻了闻)这味道与印度神香很不同,真特别!(于是搽了搽,不一会儿又晕了)
太监:太后又驾崩了……
(旁白:慈宁宫内张灯结彩,珠钗琳琅满目,原来是慈禧太后的五十大寿。自上次受惊后,慈禧又惊又怒,可为了“天朝”的体统,她没有治岛夷的罪)
(旁白:文武百官一起前来祝寿,为保小命,岛夷绞尽脑汁要送一份大礼给慈禧,讨她欢心)
岛:太后,小的这次要送您一份礼物,它叫“哈哈镜”,能把人和事物折射出来,而且还能让太后您乐呵呵!
慈禧:混账东西!还想唬弄我,好,我就姑且看一下,如果你还敢放肆,我就让你的侍从送你的脑袋回老家!
岛:(对侍从)拿哈哈镜来。
(一面大镜被抬到堂中,慈禧走上前细看,一位“婀娜多姿”,“轻腰细步”的高贵妇女映在镜里)
慈禧:(一丝笑意),是吗?哀家真的那么美吗?(嘴角扬起)(大臣纷纷应诺)
(注:哈哈镜的扭曲图像作用使原来老态龙钟、年老色衰的慈禧变成“美人”,使岛夷绝处逢生)
后记:慈禧送了大批金银珠宝给岛夷回国。
(又过了几年)
岛夷心想:哎哟,那老不死的,这么容易受骗,才一瓶小小的破玩意,就给了我这么多金银珠宝。如果我送一部大大的汽车,那么,那清朝的国库还不全给了我查理?(哈哈……)
(于是,岛夷就叫了一个司机开着“新款”汽车跟他进紫禁城去参见太后)
岛:太后吉祥。小的这回带了一部“新款”汽车来呈献给太后。望太后笑纳。
慈禧:哎,这是什么鬼玩意呀?外形怎么这么奇怪的,就像一副大棺材似的。
岛:汽车是用来代步的,就像轿子一样。只不过轿子是用人来抬,而汽车是用汽油来作燃料,在小人的家乡,大富豪们很多都拥有汽车。它并不是什么大棺材。太后要不要试试坐?
慈禧:好,就让哀家来试试。
岛:柴可夫斯基,来为太后驾车。
柴:遵命,主人。
(于是,慈禧就兴致勃勃地上了车)
慈禧:这玩意的确比我们的轿子快很多。
(她坐在车上四处观望,欣赏美景。但是,过了不一会儿,慈禧就深感不妙)
慈禧心想:为什么那车夫会坐在哀家前面的,这还得了。
慈禧:快停车,狗奴才。
(车停下来了)
慈禧:你这狗奴才!怎么会坐在我前面的?不行,要跪着。
柴:哎呀,太后这怎么行了,我跪着怎样来驾车了?这样会很危险的。
慈禧:不行。你这狗奴才就是要跪着驾车。不然,我让你脑袋搬家。
柴:太后,这……这样真的不行的。
慈禧:好了,好了,就这样办。不要再说了。
柴:呃……这样,小人只好照办。
(于是,柴可夫就跪着驾车。然而过了片刻,车子出事了,撞到了城墙)
慈禧:你这狗奴才怎样驾车的?把哀家的头都给撞出血了。看来你的脑瓜都是不管用的,就把它给砍下来算了。
柴:太后,饶命呀。小人早就说这样是不行,是……
慈禧:那你这样说,就是说哀家不对啦。是不是?
柴:不是……不是。
慈禧:好了,就让你的主人来,看看他是怎样教你这个狗奴才的。
(于是,柴可夫就把岛夷叫来,并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岛夷)
岛夷心想:哎呀,惨了,这回闯大祸了,早知就不把这东西给那老不死的。现在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岛:饶命呀,太后。这事纯属意外。
太监:好。我就让你看看什么叫意外。来人,把他俩打得屁股开花。看他俩怎样坐汽车。
(就这样,岛夷和柴可夫带着满身伤痕回了他俩的老家)
后记:从此以后,再无人敢向慈禧进贡了。
体会:这两件事进一步说明了清朝末期落后、愚昧的状况,当西方的生产力在迅速发展时,清政府还沉醉在“天朝上国”和“老子天下第一”的美梦中,对外面毫无了解。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