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研究论文_黄文彪

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研究论文_黄文彪

海南儒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道路行业管理标准,不管是道路行业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还是道路工程设计一线的工作人员,都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优化工作态度,推动实施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的有效措施,及时采取科学措施,保证道路工程项目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其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工作,严禁有只关注工程施工进度,忽视工程软基处理措施的想法。道路设计单位要切实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重视专业管理者的培养工作,创建一支创新型的管理队伍,不断增加对道路工程项目的人才培养力度,同时,还要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为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另外,在道路工程项目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也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提升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设计;软基处理

引言:交通出行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我国又是人口大国,所以,道路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市场优势明显。近几年,我国的道路行业发展迅速腾飞,尤其是道路行业发展涉及到的软土地基处理,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现在的发展态势可以预测道路行业在未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道路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要认真、科学地分析,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软土地基的处理对于道路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应加强相关的研究力度,结合先进的技术与新型材料,更好地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促进我国道路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针对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道路路基设计要点

在公路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如果路基的牢固程度不合乎标准,就要采取有效的软基处理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软基处理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合理设计和建设路基,能够保障道路建设的整体质量。在城市道路建设实践中,路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路面承载力的大小。科学设计路基是保证路基建设整体质量的先决条件,因为路基设计的地位重要,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相关的原则[1]。路基需要承受自重、路面行车荷载、路面压力等负荷,这对路基承受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在设计时一定要特别关注这一方面,保证路基承载力,以防路基受到外力破坏而引发路面塌陷等,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路基设计实践中,要重视路基的稳定性。因为每个工程所处的位置不同,地质差异较大,在设计实践中要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具体土壤状况进行设计,确保路基整体平稳。另外,在设计路基时,要确保路线平顺,为后期道路建设打好基础。

2.软土地基的特征

软土主要分布在湖海河流沿岸,强度很低、含水量高、透水性不好、所需变形稳定的时间长。软土路基以松软土、松散砂等居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透水性差。软土地基中存在大量的水分。(2)压缩性高。软土的水分含量大,孔隙比>1,这些特征导致软土地基压缩系数特别高,也是软土地基容易变形的根本原因。在路基施工实践中,和其他性质的路基相比,软体地基更容易发生沉降。(3)触变性。在原状土没有破坏之前,结构强度较大,一旦破坏了原状土,结构也会遭受破坏,土壤强度下降非常明显。(4)不均匀性。软土地基的土质存在差异,土质不同,承载力也有差异,经常引发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一般软土地基承受的负荷和地基沉降速度成正比,负荷越大,沉降越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措施

结合软土地基的基本特征而制定的软土地基加固措施有很多种,从软土地基的角度而言,软土地基加固措施分两种[2]:表面加固、深层加固。这两种措施涉及很多种设计方案,每个方案的适用条件也不同。

3.1表层加固

(1)砂垫层加固。砂垫层加固适用于小范围、低厚度的软土地基表层,可以改善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特性,将地下水对软土土层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能极好地改善路基的施工条件。通常而言,路基的换填材料选择中砂和粗砂,颗粒不均匀参数<5,同时选择合理级配,保证换填材料承载方面的安全性能。(2)表层排水。雨水、地下水对软土地基的负面影响非常大,软土地基的材料性结构性能都会因此恶化,因此,软土地基的表层排水非常重要。设置盲沟是表面排水最常用的方法,在设计盲沟时,需要同时设计纵向、横向排布。(3)铺垫材料加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差,可以考虑使用铺垫材料加固。在选择铺垫材料时,要选择承载力高、结构稳定的土工材料。该材料有很多优点,例如高连续性、高耐腐蚀性等,可以有效缓解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变形等问题。还有一些土工材料,有极强的反虑效果和排水效果。铺垫材料加固也是非常适用于小范围、低厚度的软土地基。(4)化学添加剂加固。在软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石或是水泥,可以优化土层的物理性质,有效降低土壤的含水量,从而形成团聚效应。时间一长,软基就会出现化学固结现象,大大提高稳定性能。化学添加剂加固适用于黏土性软土地基[3]。

3.2深层加固设计

(1)排水固结设计。如果软基属于充填类或者饱和软土类并且有着相对较大的分布范围,可以通过加固设计并进行水井的排布,提升排水固结速度,从而使得软土地基能够不断提升承载力,进而较好地控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排水固结法操作不难,但想取得较好成效,难度不小。(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设计。如果深层软土范围广,建议选择该方法,因为其有着较高的可靠度和经济性。其原理就是水泥土层通过化学反应凝结变硬,水化之后形成结晶,不断延伸向土层的孔隙,加固其自身的物理特性,不断提升强度以及承载能力,进而有效改善地基的变形度以及不均匀沉降。(3)水泥搅拌桩加固设计。水泥搅拌桩加固设计有着自身的特色原理:水泥加固土发生了相应的化学以及物理反应后,不论是土层还是水泥,都会伴随相应的交替,如此,软土层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不论是土体的承载性能,还是其强度,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4)泡沫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的湿容重很小,可以作为轻质回填材料。泡沫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优越,可以有效提高路堤边坡的可靠性和稳固性。泡沫混凝土是一种刚性体,其防水性能优越,施工非常简单,效率高,可充分吸收冲击能量。在应用泡沫混凝土时,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施工周期为一个月左右。

结论

简而言之,近几年,我国的道路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道路行业发展涉及的软土地基处理,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道路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认真、科学地分析,尤其要重视在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问题。总体而言,随着道路行业飞速发展,施工工艺、施工措施以及劳动力配置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仍然不可忽视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基于此,文章对道路路基设计要点、软基特征以及软基处理措施展开研究,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辛岩.城市道路改造工程路基强度优化设计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8(4):311-314.

[2]乔良.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3):193.

[3]刘安民.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3):106.

论文作者:黄文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  ;  ;  ;  ;  ;  ;  ;  

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研究论文_黄文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