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技术发展趋势论文_刘骏辰,李玉

浅析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技术发展趋势论文_刘骏辰,李玉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变电站是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变电站安全运行要求的日益提高,加强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发展就成了当前智能化变电站遇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当前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技术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加强对其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对国家电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

目前在智能化变电站中,智能化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作为现代化的变电站,变电站内的系统和设备在运行和控制上都实现了自动化,不仅信息实现了自动化交互,而且设备全面实现了智能控制,人为操作和管理环节较少,全面实现了变电站及供电系统的统一管理,无论是系统维护工作效率及故障检修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智能化变电站充分的发挥出了低碳环保、集成及可靠性的特点。在智能化变电站中,主要是利用数据模型来将各类系统维护相关数据囊括在内,并严格按照标准通讯规范要求使各独立运行技术实现高度集成,从而实现系统内信息的高度共享。由于系统内对信息标准规范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也使各厂家制造的零部件具有较好的统一性,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在智能化变电站中,主要采用了先进的电子式互感器,不仅功能更为完善,而且开裂、饱和及谐振等问题的发生机率也大幅度降低,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二、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智能变电站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其基本要求如下:重点维护智能设备、智能终端、二次网络系统、电子互感器、合并单元等先进的运行设备,消除这些设备的安全运行隐患;维护测控装置、继电保护装置、二次设备之间的配合运行;在“三层两网”的智能变电站技术构造体系中,定期检查各项技术是否操作正常,加强对各类数字化设备的日常维护;要求负责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3.1智能设备运行稳定性差

智能系统又很大的信息交换量,必须保证其稳定性,不能因死机造成电站瘫痪,需要大量时间查找故障。因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前提就是各种智能设备的稳定性。在设备选型时一定要选择优质供应商,以及有资质的安装调试企业进行安装试运行,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工作人员安全和企业财产。

3.2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涉及于多学科知识,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十分缺乏此类人才。在复合型人才储备上更无法满足行业运行维护需求。因此、智能变电站在实际运行中,维护运行的人才水平不高仍是很大的问题。

3.3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维护体制不够完善

电力企业作为基础能源单位,不仅关乎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还关乎到民生。作为特殊的行业,进入到市场中面临激烈的竞争,企业要在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就要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高创新意识。近年来电力企业为确保变电站稳定运行,会对各种智能化设计进行维护,并在技术上实现了创新,但是,由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维护体制不够完善,使智能变电站的维护工作没有实现体制上的创新,变电站的维护工作无法适应企业需要系统化展开。

四、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4.1运行维护技术的智能化程度更高

当前智能化变电站在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和信息体系这三个框架内都基本实现了智能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化变电站在结构应用方面的智能化程度将更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光电式互感器机电一体化设备以及智能开关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变电站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运行维修技术上的智能化发展。届时,当信息体系框架的运行设备检测到运行障碍和运行事故存在时,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将在最短时间内检测到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具体的问题提示,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就要求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人员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以此来促进运维技术智能化程度的增强,这也就在提高运维效率的同时,促进了变电站运行效率的提高。

4.2运行维护技术的数字化程度加强

智能化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变电站的信息体系框架能在分析变电站具体故障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具体的数学建模技术的应用,对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解决措施进行数学建模,并将建好的数学模型传输给变电站设备管理的调度层,调度管理层通过对其维修意见进行审核,如果该建议符合设备维修的技术操作要求和标准,变电站的运行设备就会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自动化、数字化维修。具体来讲,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修的数字化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运行维护人员对计算机及相关的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对智能化变电站常见故障和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建模,这样就促进了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4.3运行维护技术的程序化程度加强

由于智能化变电站技术还存在很大的技术运行上的欠缺,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智能化运行维修技术也存在较大的程序性故障。当前的智能化变电站的程序化操作技术,大多还是基于IEC61850协议构建的程序化操作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运作方式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变,例如,传统的倒闸操作虽然已经实现了智能化,但由于计算机程序运行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程序化,所以在对操作票进行选择、执行和校验时,对人工还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在今后的智能化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程序化操作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运行维修过程中对人工的依赖,这将不仅有利于维护技术效率的提高,还能在降低技术人员劳动强度的情况下,真正实现智能化变电站运维的程序化。

4.4应用在线监测装置,促进动态管理的实现

基于智能化变电站在国家电网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加强对变电站的在线监测,实现动态管理也将成为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就会产生相应的物理、电气和化学上的渐进变化。在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对这些特性进行在线监测和实时的数据分析,能实现对运行事故的及早发现和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在线监测装置系统的日渐完善,智能化变电站将实现对智能化变电站连续或间断性的在线监测。具体来讲,在对不同类型的在线装置进行维护时,必须综合分析变电器的油色谱监测装置、组合电器的微水装置以及局部放电的监测装置。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智能化方向发展,要保证其处于高质量的运行状态,就要做好维护工作。但是,落实到具体的维护工作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会面临诸多的问题,特别是智能技术的普及,以及技术维护人员对于智能技术不能够熟练操作而导致维护不到位等。在变电站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对变电站运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分析变电运行状况,优化技术维护措施,以确保变电站稳定可靠地运行。

参考文献

[1]李雄武.浅析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中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通讯世界,2017(23):141-142.

[2]陈苏芳.智能变电站中运行维护技术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7(14):97+100-101.

作者简介:

刘骏辰(1990.09-)性别:男;籍贯:陕西西安;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中级工;职务:正值班员;研究方向:电网运行与继电保护;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李玉(1990.05-)性别:女;籍贯:陕西蒲城;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中级工;职务:正值班员;研究方向:电网与规划;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论文作者:刘骏辰,李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浅析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技术发展趋势论文_刘骏辰,李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