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山东招远 265400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0例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下简称该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碎石保胆手术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切口尺寸的差异,同时记录并对比该病患者术后首次排气间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肝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观察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未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该病患者术后首次排气及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观察组手术方法切口感染、肝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息肉合并胆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囊息肉合并结石;临床疗效
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内科保守疗法对该病治疗收效甚微,手术是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手段[1]。传统手术多采用开腹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该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术后患者多发生切口感染、应激性高血糖、康复周期长等诸多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微创手术在临床各领域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不断开展,目前,内镜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腔镜微创技术在外科手术中应用不断推广,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消化道外科领域得到初步推广应用,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了该手术方法的特点,对比传统手术方式,分析该方法的优势,为微创手术方法在消化道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的数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4年12月~2017年1月招远市人民医院(下称我院)收治的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84例,经腹部超声或CT检查确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9.6±11.2)岁;平均病史(4.6±2.1)年;其中单发胆囊息肉15例,多发胆囊息肉5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血压5例。对照组男11 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7.6±14.1)岁;平均病史(4.7±2.3)年;其中单发胆囊息肉17例,多发胆囊息肉3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高血压5例。排除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及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开腹切除胆囊,同时切开胆总管取石,置放T管和腹腔引流管引流,术后10~15d拔除T引流管。
观察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麻醉完成后,置入腹腔镜,观察胆囊外部形态,胆囊及周围组织结构粘连及胆囊壁血运情况。在腹腔镜引导下,准确定位上腹部并在胆囊底部切口,长度1.5 cm左右,若胆囊周围无粘连情况,可缝合胆囊底两针做牵引,通过右上腹切口提出胆囊,胆囊底切口1.0 cm左右,置入胆囊镜,观察胆囊息肉及胆结石发生情况。胆道镜下钳出胆囊息肉,取石篮套取结石,细小结石可利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冲洗;较大结石可经腹壁穿刺口,通过胆囊切口吸出胆汁后再取出结石。检查确定胆囊内是否有结石或息肉的残留,吸净胆汁,退出胆道镜,缝合胆囊切口。胆囊回纳腹腔,建立气腹,观察胆囊缝合情况,是否存在渗血及胆漏,拆除气腹,退出腹腔镜,处理腹部相关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以?x±s表示,单位min;出血量以?x±s表示,单位mL;伤口长度以?x±s表示,单位cm;术后首次排气时间?x±s表示,单位h;平均住院时间以?x±s表示,单位d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伤口长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18.9±12.7)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21.2±10.8)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未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显著降低,对照组患者出血量为(79.3±9.7)ml,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为(38.9±8.3)ml,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伤口长度减短,观察组患者为(1.3±0.3)cm,对照组患者为(5.2±0.8)cm,两组患者伤口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1。
3 讨论
胆囊是人体重要消化器官,主要功能是浓缩及贮存胆汁,胆汁分泌到十二指肠后,存进食物的消化,但机体在未进食状态下,胆汁主要贮存在胆囊中。胆囊息肉可导致胆汁回流受阻,瘀滞沉淀结晶,因此胆囊息肉通常合并胆囊结石。传统手术主要是对胆囊直接切除,在胆囊切除后胆管发生代偿性扩大,可以部分取代胆囊的生理作用,但胆管无法浓缩及贮存胆汁,造成患者消化能力下降,患者在胆囊切除后造成患者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和反流性胃炎等消化道问题,对食物的消化能力降低,特别是脂肪类食物,同时传统手术具有创面较大,增加了切口感染几率,恢复情况较差,住院时间较长等缺点,且对胆囊息肉及结石的检测不够直观,往往造成漏检、漏治情况的发生[4-5]。
目前腹腔镜、胆道镜等设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微创手术得以进行,通过内镜可直观反映胆囊病变情况,清晰判断胆囊息肉及结石的大小、数目、分布情况、性状,消除了术中观察盲区,提高胆囊息肉及结石的检测率,减少对息肉及结石的漏检,可有效保留患者胆囊,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腹腔镜指引下进行保胆手术,手术过程绝大部分操作在胆囊内进行,对腹腔内其他器官影响较小,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具有手术创面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6-7],可有效减少切口感染几率,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并且不需要分离胆囊三角,可有效避免手术过程中对胆管的损伤降低胆道出血的风险,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胆管的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9],同时减少对肠道直接干扰,降低肠粘连发生率[9]。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可提高息肉和结石的治疗效果,避免息肉及结石的漏治,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可避免因胆囊切除引发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产生。
本研究显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结石具有手术创面小、出血量少、迅速恢复等优点,优于常规手术方法,同时术中、术后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对该病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灿业,李宝金,廖坚松,等.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术后康复情况[J]. 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2):1979-1982.
[2] 李之令,张东,刘江伟,等. 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研究[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2):188-191.
[3] 许洪斌,庞少军,邢儒通,等. 135例保胆息肉活检病理分析与选择性胆囊切除治疗胆囊息肉[J]. 中国内镜杂志,2013,19(10):1026-1030.
[4] 郑树国,王小军.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6):510-512.
[5] 杨亚林,徐志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汁性腹膜炎的术后感染状况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1):98-101.
[6] 王亮,折占飞,乔宇,等.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2):189-192.
[7] 刘万涛,吴振华,李常恩,等. 两种不同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比较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1):1313-1320
[8] 彭颖,王立新,徐智,等.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3):224-227.
[9] Vecchio R,Intagliata E,Ferla F,et al.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spherocytosis:report on 12 consecutive cases[J]. Updates Surg,2013,65(4):277-281.
论文作者:杨春晖,温美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胆囊论文; 胆道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胆囊息肉论文; 结石论文; 腹腔镜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