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运用与探讨论文_罗寒霜,方萌,李静静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运用与探讨论文_罗寒霜,方萌,李静静

湖北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 441200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提升我院护理服务品质。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根据患者手术24小时后清醒时对围手术期护理的评分,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手术24小时后清醒时对围手术期护理的评分的结果为4.91±0.06,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评价高。结论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

关键词: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运用与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到10月400例手术患者,年龄6岁到90岁。

1.2方法

1.2.1术前访视

了解相关病史资料、患者的基本情况。按手术术前访视要求填写访视单,压疮评分。参与评估手术麻醉风险,需要术前及术中重点关注事项。向患者介绍手术麻醉相关知识,耐心回答提问,主动接近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解除顾虑,帮助进行术前体位训练,说明术前禁食禁饮,保证充足睡眠及注意的事项。帮助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亲切感和责任感;了解将在手术室得到细心周到的照顾,能够放心。

1.2.2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

护理人员要以关怀的语言与其交流,帮助患者调整和放松。创造既温和又严肃的手术气氛。建立静脉通道要解释其目的和重要性,操作尽量减轻痛苦。需要暴露隐私的情况下,要严肃而耐心的解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摆放体位动作轻柔,注意保暖。手术体位以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和不影响生理功能且舒适为原则。注意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保持好关节部位,防止压迫。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备好抢救药品、物品、氧气、吸引管和外科医生及麻醉师要求特殊预备的器材物品。对非全麻的患者术中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关怀。手术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及无菌原则。手术结束后,给予安慰和鼓励;将病人送回病房并交班。

1.2.3 术后访视 根据患者手术24小时后清醒时对围手术期护理的评分,进行总结。

1.3 评分 5分评分制:5分为非常满意,4分为满意,3分为一般,2分为不满意,1分为很不满意。对分数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评分的结果用均数加标准差表示。

2.结果

22位患者术后未拔气管插管进入ICU未参与评分,有388位患者参与评分,评分的结果为4.89±0.07。

结论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

讨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是护理事业发展的根源;护理模式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的发展模式。传统护理关注的重点是疾病;现阶段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是基于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人(健康人、亚健康人以及患者)的全面、整体的关怀和照顾[1]。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强调从细微之处入手,将人性化融入手术室护理全过程,尊重、理解、关怀病人。我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进步和发展,人性化服务是以突出医院文化为主要手段的柔性服务方式,强调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出发开展护理服务,尤其使服务符合人们的生活规律和心理需要。

参考文献:

[1]李遵清,李传平,岳淑英,等。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6,21(1):12-13

论文作者:罗寒霜,方萌,李静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运用与探讨论文_罗寒霜,方萌,李静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