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关于科技的社会价值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价值论文,社会论文,科技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是一位世纪伟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我国科技现代化的发展,始终给予极大的关注。他一直重视科技的社会价值,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思想,并在此理论基础上,从现代化、高科技、社会主义命运的视角认识科技的社会价值。这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前进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科技社会价值的理论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重申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P274)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是把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先导因素,是发挥科技社会价值的理论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科学技术在劳动者素质中的“第一”位置。在此以前,人们在讨论发展社会生产力问题时,认为劳动者是最活跃的起决定性的力量。也就是说,对生产力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而不是物。但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当代社会,劳动者不是一个能够孤立发挥作用的要素,它必须而且必然和一定的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对科学技术一无所知的人,显然不可能具备相应的劳动技能,难以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劳动者,才有可能成为最活跃的因素。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劳动者,才能把科学技术的成果不断凝结到劳动工具、生产工艺和劳动对象中去,使生产力不断地向前发展。当代社会实践证明,劳动者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从以体力贡献为主向以智力贡献为主转变,他们在科学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社会政治态度、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等都在发生本质意义的变化。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P85)其次,科学技术在劳动工具和手段中的“第一”位置。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工具和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更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从制造劳动工具所使用的材料的变化,就可以明显地看出科技进步在人类历史上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生产资料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形态之一,科学技术凝结在自然物中并被投入生产,自然物才变成了生产资料,成为生产力的要素。不仅如此,科学技术水平还直接决定着生产资料的种类和自然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料的程度、范围。有什么样的科技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资料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构造日益复杂,范围日益扩大。
劳动者、生产资料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只有与科学技术结合,才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邓小平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赋予科学技术高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上的价值和地位。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其创造性的贡献就在于他总结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地阐明了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是一个全面渗透了科学技术的巨大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科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为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价值发挥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邓小平关于科技的社会价值思想
中国是在特定的国际和国内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技现代化。邓小平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论断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强调科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价值。
第一,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现代化。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2](P83)还指出:“大力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当然就不能不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2](P86-87),“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2](P83)。邓小平用坚定的话语非常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社会经济能否迅速发展涉及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则在于掌握和应用科学技术的状况。邓小平高度重视新科技革命浪潮及其对现代经济的影响,不仅将新科技革命作为一种科技现象,而且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来考察。在农业方面,邓小平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实质上是农业的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要使农业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生产力其他诸要素中应用和渗透现代科技,使农业真正由经验型和劳动密集型转向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来经营管理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工业现代化同样要以科技现代化为先决条件。现代工业必须以现代科技为基础,没有科技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工业现代化。对此,邓小平指出:“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2](P85)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也必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社会价值。但是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科技事业主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发展,忽视了开发应用及成果的转化,科研与经济形成了“两张皮”,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邓小平在肯定我国改革取得进展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按照邓小平的思想,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正是在邓小平科技价值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科技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了较大进展,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第二,中国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邓小平不仅重视一般科学技术的价值,而且更重视高科技的社会价值,非常重视高科技的发展。特别到了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都在搞高科技计划,当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提出了关于跟踪高技术发展的建议,邓小平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1](P408)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863”计划。这个计划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一些领域作为突破重点,在几个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先进水平。[1](P408-409)1986年邓小平会见李政道教授夫妇和意大利学者齐吉基教授夫妇时说:“在高科技领域,我们要开步走,不然就赶不上,越到后来越赶不上。”[1](P184)1988年10月,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说:“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在制定高科技发展计划,中国也制定了高科技发展计划。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P279)1992年南巡讲话又重申这一观点:“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1](P378)
邓小平充分认识到高科技的社会价值,认为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国际间进行经济、军事乃至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1](P279)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科技与经济之间的结合更趋紧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跨入高科技的新时代。以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逐步汇成了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面对这样一个高新科技发展的时代,邓小平要求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差距,认识到我们在科技方面的状况是与我们国家的地位很不相称的。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有11亿多人口的大国,为了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必须在当今世界的高科技领域有所作为。科学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哪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达,哪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就快,也更有后劲,反之则慢,后劲也不足。对发展我国的高科技,国内外不少人士曾有疑虑。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同志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参观时说:“有位欧洲朋友,是位科学家,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们目前经济不发达,为什么要搞这个东西?我就回答他,这是从长远发展的利益着眼,不能只看到眼前。”[1](P279)高科技不仅是国际政治关系的基础,也能带动经济的迅速发展。邓小平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1](P275)邓小平同志于1991年在纪念“863”计划实施5周年时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伟大号召,使得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和高科技化。通过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有所突破。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另外,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才能有巩固的国防,才能在和平竞争中获取优势。
第三,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从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关注社会主义命运的层面,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价值。他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2](P83)
从国内来看,邓小平认识到社会主义要取信于民,成为更多人的信仰,必须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认为科学技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科学技术是否发达,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存亡。现实的社会主义都是在不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上建立起来的,搞社会主义首先要以科技为先导发展生产力。由于历史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忽视了利用科技发展生产力,使我国科技总体水平落后,生产力水平偏低,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不到充分体现。邓小平清醒地看到这个事实,他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P93),“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1](P116),只有通过科技发展生产力,人民才能拥护社会主义,只有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P83)邓小平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如果经济不能得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巩固,它的优越性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就不会拥护我们,社会主义的根基就会动摇。因此,如果想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力量,必须紧紧地抓住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把握它对现实生产力的渗透性来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使人民群众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更有效地巩固。
从国际上看,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才能战胜资本主义国家,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新主题,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尖锐对抗从相互战争与军事较量转化为以经济与科技竞争为主。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要想使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客观上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并且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越是现代化,我们同破坏社会主义的势力作斗争就越加有力量,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就越加得到人民的拥护。”[2](P83)特别是目前资本主义经济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的大发展,使其固有的矛盾逐渐缓解,与社会主义的斗争更加长期化、复杂化,在某些方面仍占有优势。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所谓的“经济奇迹”,而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暂时处于低潮。另外,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竭力推行和平演变,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将长期存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平演变的手段也更加高科技化和隐蔽,更具有渗透性。在此国际环境下,把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建立在科技发展上,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科技的价值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存亡,发展科学技术是赢得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保证。
邓小平充分认识并努力实践科技的社会价值,从经济发展来讲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起着关键作用;从政治作用来说是社会主义的维护力量,一个国家科技的能力决定了该国的国际地位和命运。在新的世纪,随着科技迅猛的发展以及国际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我们更应该以邓小平的科技价值思想为航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科技的社会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标签:科技论文; 社会价值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