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 王靖丹 火箭军工程大学,710025
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建议:一是学校应该作为语言规范的前沿,二是从多个方面共同推进,三是语言界应该更加关注网络词汇的使用。
关键词:网络语言;发展
1 前言
网络语言是一种特色语言,是网民为更好地适应网络交流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网络语言,方便“在线”沟通。近年来,网络语言成为了一个新课题,系统研究和分析,了解网络发展的必要性。
2 网络语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网络语言具有它自身的独特魅力,语言简洁而幽默,让人耳目一新,很适合青少年的表达需要,被大量青少年的认可和欢迎。所以,网络语言风靡一时。同时,一些健康向上的的网络语言,如“给力”等已成为官方报刊上的常见用语。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汉语言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对网络语言盲目地肯定,一味地支持网络语言的发展,会影响青少年对文化知识学习的认知,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首先,网络语言的流行,对汉语言的规范性会造成强烈的冲击。比如“杯具”(悲剧)、“童鞋”(同学)、“木油”(没有)、“是滴”(是的)、“赶脚”(感觉)、“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等网络用语都是通过谐音、同义等篡改出来的。这不仅不是创新,而是对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歪曲。这些语言若长期流行,将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中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如果大量接触网络语言,就无法准确掌握汉字的基本含义和用法。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的魅力就在于它内蕴深厚、表情达意准确生动。离开了对汉语言的规范使用,就谈不上创新,更谈不上发展。其次,网络语言泛滥会颠覆我们的传统文化。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不会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而现在的网络用语越来越低俗化和简单化(大量的用字母代替一句话)。而中小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和抵抗力,只会一味模仿。这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和思维方式。甚至很多中学生用网络语言写作,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失去兴趣。这种势头曼延下去,就会使学校教育失去方向,传统文化也就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弃。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使各民族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果失去了我们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将走向何方?有位有识之士在强调汉语的重要性时曾这样说过:外语充其量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再次,网络语言因其借助于大众传媒,其传播和漫延速度是惊人的,影响力特别大,其消极作用也会被成倍放大,社会感染力非常强。这也是我们担忧的一个重要方面。
3 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分析
网络语言还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传播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我们对网络语言采取放纵的姿态,它势必不能担负起传承文明、沟通未来的历史使命。因此,网络语言的规范势在必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言学家及有关学者围绕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问题展开了讨论,概括起来有“垃圾说”、“语言革命说”、“合理使用说”、“顺应说”四种观点。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以下对策。
3.1 学校应该作为语言规范的前沿
语言学科教师应该时时关注网络语言的发展情况,及时分辨和了解各类语言文字的发展和使用情况:比如,学校应该积极组织有关网络词汇规范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积极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听说写能力.对出现在课堂上、作业中的网络语言文字等不规范现象要积极引导并加以规范。
3.2 从政府媒体等多个方面共同推进
政府部门应该做好表率,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和监督工作;媒体能够有效传播语言规范,更加应该重视自我规范,做好示范,积极引导社会思潮。尼日利亚语言学家Bangbos指出.语言文明指与言语行为相联系的一套行为常规.包括与人交往时预期的行为模式、对所说的内容的解释方式以及对别人言语行为方式的一般态度。在网站的管理中政府部门应起主导作用.大力研究开发网络语言监控软件,通过技术过滤目标使监控软件达到能够及时发现错误的网络语言.并能够清理、纠正;对网上讨论区谩骂成风、网络语言庸俗化和混乱化等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和各个网站应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规范引导网络语言的正常发展:正规的出版物应该力求使用标准规范的语言文字.尤其在书写形式上应拒绝随意网络化。
3.3 语言界应该更加关注网络词汇的使用
重视网络词汇的发展及演变,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献言献策,提出切实的更科学的网络词汇规范对策。比如:加快网络词典的编纂.发挥词典对于语言规范化的重大作用:将各种网络语言进行级别界定.如“博客”、“下载”等规范的概念性网络语言允许使用,而“偶”、“马甲”等不允许在正式书面场合使用.这些文字在网络交流时可以使用.但部分火星文则应给予适当制止。
4 结语
语言是动态发展的,它和社会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有时候会出现变异。网络语言正是在网络技术对语言的冲击下发生的语言变异现象。在对待网络语言的问题上.面对网络时代语言中的不规范现象,要树立科学的语言规范观,正确认识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积极寻找对策加以引导和解决:应该充分尊重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多管齐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才能从根本上引导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发挥网络语言对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积极影响,积极推动现代汉语词汇发展,减弱网络语言过度对社会和文化的负面影响,推进汉语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延隆.网络流行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变革[J].中国青年研究,2015,(3):77-81.
[2]张天斌.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汉语网络语言中的遵守与违背——从基于文本的网络交际的角度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6.
[3]刘芳.网络流行语中隐喻现象的分析[J].海外英语(上),2017,(8):206-207.
[4]苏琳,吴长安.汉语新词语对汉语言发展的意义和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53-57.
论文作者:刘贺 王靖丹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网络语言论文; 语言论文; 网络论文; 汉语论文; 文化论文; 词汇论文; 语言文字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