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建设与其他工程建设的区别在于电力工程施工人员都没有办法进行电力设备的安全调试,必须由电力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此项工作,而电力工程从开始建设直到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众多,应用到工艺技术种类繁多,导致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很多难点需要把握,伴随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控制的分析,发现了很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薄弱原因;改进对策
一、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保护接地零线引出位置不合理
保护设备用的零线需从运转接地线、高压配电装置电源端零线或由高压漏电保护装置电源端零线接出。通过检查可知,部分安装现场的防护地线却不严格执行电力工程技术规范条款,电力装置安装的暂时性保护地线是由配置电箱的共用零线或由首级漏电保护装置的负载端接出,此番情况均为错误的或不完善的。况且相当多电力单位的安全监查人员且包含现场维护电工在内,均盲目的认为保护地引出部位的差错不算什么大问题。实质上这仅是由于他们根本不知晓电力保护装置运作原理而产生的失误,用来保护电力设备的零线,其接出部位的差错是极为可怕的安全错误,可导致相关电力设备不能得到有效保护,进而给安全用电带来严重隐患。
1.2保护零线接线不牢靠,重复接地不足
大部分电力工程安装现场尽管设有保护地线,而且引出部位合理,亦依工程要求进行了重复接地过程,然而还是留下相当的危险隐患。比如个别保护地线连接不结实。某些是为了糊弄检查而接上的;有些是把保护零线和连地体粗略地连接上,且未能遵守相关工程规范标准实施检测,而且也未作完整的检验记录。如此极容易造成保护地线在接头部位松动或者产生很大的电阻数值而未能发挥保护功能。更为可怕的是那些外观看不出什么毛病,然而其内部却蕴含着很高的电阻数值,如此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电力设备保护地线设置的不合理很可能在电力设备出现携电触壳或是在发生设备漏电的情况时再导致具有保护底线设备的外皮有电,进而导致大面积的电力设备外壁全部连电,致使工程建设的施工作业人员大批中电故障。事实上,电力工程作业工地的设备接零线保护过程,适宜采用由构筑体结构上的钢筋接出,利用焊接方式将其处理牢靠后,尔后再连到配电控制箱体,当作配电控制箱及其他设备的共用接地线,由此不但符合工程规范的标准,还可确保电力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
2.1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部分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并不重视安全生产,表现为:①部分企业老板只管赚钱,不管工人死活,违规违法生产,造成安全事故不断;②一包代管,很多分项工程承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队伍,双方签上一份协议,就认为一切事故与自己无关;③行业监管部门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总是依赖于总包企业的安全管理,导致这些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管理不到位,主体责任不落实。
2.2安全管理、执行以及职责落实不到位
在电力建设施工开始前,施工材料的选择和购买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着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施工质量。但是,施工单位存在安全管理控制职责不明确的问题,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对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检测不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给电力建设施工全过程埋下巨大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操作,施工单位招标不合理、项目分配不到位等情况,施工管理执行较差,施工质量控制松懈,甚至出现部分工程缩短工期的现象,给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带来重大影响。随着电力建设施工数量的不断增多,施工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实际的施工情况与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有着很大差异,导致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无法真正得到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不强,素质不高
由于部分施工人员受教育的程度较低,且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电力专业技能培训,而是通过师傅的指导获得相应的岗位技能,不能及时地对师傅在施工中的违章操作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认为这样的操作是正确的,甚至部分施工人员认为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太过于繁琐,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相应的施工,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比如在进行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架设及设备的安装时,需要按照电杆的埋设深度进行施工作业,其误差不应大于100mm,小于-50mm,而对双杆基坑的要求,其误差不应±30mm。施工人员认为这样的施工操作太过于麻烦,就按照自己的预测进行施工,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改进对策
3.1采取科学措施控制安全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可以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分解控制目标的方式来实现风险责任的具体化,将安全管理责任进行细化并落实,从而提升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责任。其次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前,要采取招标的方式,从多种设计、施工方案中进行则有选择,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对设计、施工和调试过程中的风险责任进行强化和落实。然后是要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的坚持施工规范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强化对电力工程项目计划的管理,实现良好的安全管理。再次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方要科学的通过合同条款的约定来实现风险分散。最后,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建设方可积极地借助中间决策管理与强阶段控制等手段来实现安全管理。
3.2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规避致命风险
电力工程建设投资方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的过程中,要将抗风险能力较强的技术方案作为首选,以此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项目的风险规避。不仅如此,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开始之前,投资方要积极采取多种手段做好施工前期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的安全管理内容表现在对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地的地理情况、地质情况进行科学、详细的勘察,并且据此做出多套施工方案,以备则优选择。
3.3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保险手段来实现风险的有效转移
工程保险也是实现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一项有效手段。通过工程保险,能够使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实现转移,从而使投保人的风险实现有效的转移。利用工程保险进行安全管理的措施,对于投保人来说,不仅能够获取保险的利益,同时还能够通过保险合同中相关条款,对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事故提高警惕,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这些事故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促使其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采取多种防护措施进行风险防范,从而有效地提升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结语
总之,只有深刻的对目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采取多种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够实现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有效风险管理,促使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华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175-176.
[2]赵文昭.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优化探索[J].技术与市场,2014(17):43-45.
[3]刘学军.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建筑安全,2015(17):226-228.
作者简介:
李硕扬(1982.10.20),男,籍贯:内蒙古鄂尔多斯人,民族:汉族,学历:本科学历,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信息通信系统技术,单位:鄂尔多斯市和效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论文作者:李硕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电力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建设论文; 地线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