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胃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谢淑青 孟晓敏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人民医院;甘肃威武733399)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胃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出血患者48例,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术后止血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67%、66.67%,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止血率分别为95.83%、75.00%,实验组的术后止血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胃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胃出血;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观察

胃出血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危重病种,优于该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随着出血量增加,会引发机体严重缺血缺氧,甚至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1]。对于胃出血患者若不能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疾病恢复及预后十分不利[2]。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出血患者48例,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胃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出血患者48例,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22~74)岁,平均年龄(37.62±4.25)岁,胃出血类型:胃癌出血8例,胃溃疡出血6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例;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21~73)岁,平均年龄(37.56±4.31)岁,胃出血类型:胃癌出血7例,胃溃疡出血7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胃出血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予以常规抑酸护胃、抗HP、补液等护理治疗措施。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1)呼吸道管理:嘱患者取平卧位,确保患者脑供血充分,部分存在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应当嘱患者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以吸痰、雾化等治疗,避免呛咳、窒息等状况的发生。(2)治疗护理措施:患者应当第一时间完成静脉通路,控制静脉给药的浓度及速度,避免补液过多导致肺水肿的发生。(3)饮食干预:嘱患者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养成少食多餐习惯,对于病情恢复的患者可逐步转变为正常饮食。(4)心理护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情绪改变,加强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对于患者存在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给予及时的疏导。(5)安全护理干预:嘱咐患者床边活动应当十分谨慎,如厕及活动需要陪护人员帮助下完成,医护人员应当严格落实每日查房制度,掌握患者病情变化。

1.3 检测指标及评估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术后止血情况。临床护理效果评估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出血征象显著好转,且临床指标恢复正常范围;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出血征象显著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或恶化,出血未得到控制甚至进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患者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情况对比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67%、66.67%,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止血效果情况对比 实验组止血成功23例,术后发生再次出血1例,对照组止血成功18例,术后发生再次出血6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止血率分别为95.83%、75.00%,实验组的术后止血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胃出血及其并发症在临床十分常见,导致出血的原因包括消化道溃疡、胃癌、出血性胃肠炎等,部分患者长期使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会引发亏出血的发生[3]。该疾病患者临床多出现呕血、便血、口渴、面色苍白等症状,出血严重会导致黑朦、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胃出血患者需要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部分患者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刺激[4]。

胃出血患者在临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刺激,对于疾病的恢复十分有利[5]。优质护理干预包含呼吸道管理、治疗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安全管理等内容。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胃出血患者48例,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胃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67%、66.67%,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止血率分别为95.82%、82.59%,实验组的术后止血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详细掌握患者胃出血病情,及时进行内镜检查评估出血状况及治疗效果,对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及时干预,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工作。通过呼吸道管理、病情监测、安全干预等全方位护理内容,熟悉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措施,有效降低再次出血的发生率。医护人员需要掌握胃出血疾病特征、常规治疗措施,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以保证患者健康的心理状况,优质护理服务干预通过多方位干预确保胃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胃出血患者术后再次出血的发生。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胃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晓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72,1074.

[2]许国铭,李石.现代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01(05):42.

[3]欧海娟.急诊胃出血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6):725-726.

[4]顾韶庆.急诊胃出血患者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17(1):269-270.

[5]张卓娅.急诊胃出血患者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22(7):111.

论文作者:谢淑青 孟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服务在胃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谢淑青 孟晓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