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_经济一体化论文

关于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_经济一体化论文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区域经济论文,发展思路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21世纪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作为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盛、人民最富庶的经济核心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再一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环境条件重大变化所带来的契机,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客观趋势,在更大范围和规模上主动接受新一轮国际产业的转移,加速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赢”之路?这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地位和历史成因入手,探讨推进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思路和发展前景。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地位和历史成因

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江浙沪三地的15个城市(即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泰州、南通市和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市),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约占全国的6.2%。2001年GDP总量占全国的17.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1000元(按当前汇率约折合2530美元),2001年进出口总额已占全国的近30%;据最近统计资料,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长江三角洲占了10个;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它占有一半;在最新选出的全国综合竞争力十强市中,它占了4个。另据统计,截止2001年底,上海、江苏、浙江已累计批准三资企业7万多家,合同利用外资金额累计1500亿美元,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400多家进入。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传统经济结构的转换,到1998年,三次产业的结构中,第一产业已降至8%,第二产业已达到53%,第三产业已上升到39%。同时,在长江三角洲的特大型和大型城市的带动下,工业化进程已进入由重化工业和高加工度制造业主导的中后期阶段。1997年长江三角洲区域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2%,其中,轻重工业结构中重工业的比重已达到52.1%。目前,该地区已有近100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还有数千家大型企业,其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名列全国前茅。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群正是以其产业的集聚、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在全国和全球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根据世界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正踏在新一轮更高层次发展——经济一体化的门槛上。

长江三角洲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已得到国际承认。被称为“世界城市规划之父”的英国爵士彼得·霍尔,2002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感叹:“它简直就是‘世界工厂’”。他在题为《长江范例》的演讲中称:“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有一种新的城市现象正在形成,即特大城市区:由20个至50个城镇组成,地理上分开,但功能上联网,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聚集在一起,密集的人流和信息流沿着汽车道、高速铁路线和电信电缆网联系在一起,从而从新的功能分工汲取巨大的经济力量。中国已经至少拥有两个经典的特大城市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种特大城市是21世纪新城市的典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跨国集团加快在长江三角洲投资圈地,纷纷在这一带的中心城市构建其亚洲的研发和制造中心。欧洲最大的零售商法国家乐福集团全球采购中国区总裁汪能认为,长江三角洲以其独特的优势连接着海内外两大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资本和人力资源丰富,应该是各大跨国公司“21世纪战略”中的首选。此外,从台商投资的整体走向看,尽管台商对珠江三角洲投资仍在增加,但以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确实已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尤其是最近投资高科技产业的台商。来自台湾的调查显示,长江三角洲已被台商评为大陆投资环境最佳地区。继东莞之后,长江三角洲出现了苏州、昆山两大台南IT业聚集地。这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现状和经济地位的最新描述。

再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历史成因看,在中国近代史上,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通过大都市上海的市场化整合,而逐渐形成一个紧密一体化区域的。首先,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的经济联系历史悠久。从1842年开埠以来,上海一直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体的核心部分。它是江浙两省重要的出口口岸。杭嘉湖、苏锡常地区的资金、劳务、农副产品、轻工原料源源不断地涌入上海,为20世纪30年代时上海成为东亚的经济中心提供了条件。其次,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人文环境联系历史悠久。从上海户籍材料分析,1949年建国前夕,上海居民中江苏籍占39%,浙江籍占19%,上海本地居民20%都不到。现江浙一带与上海早就有血缘关系,为上海经济发展提供了经商、金融等各方面的人才和人力资源。第三,长江三角洲地区近百年来交通网络联系密切。水运方面,长江干流航运连接三角洲内沿江各港口城市,形成互相协作配合的组合港。京杭大运河经南京等城市直至杭州经钱塘江入海,成为连接各城市的枢纽。已经建成的沪宁、杭甬、杭沪高速公路,正成为贯通江苏、浙江与上海联系的主渠道。此外,沪宁、沪杭、沪甬诸线,从南北两个方向构成城市群交通运输大动脉给长江三角洲各城市间提供了快捷的交通。

综上所述,一个以上海为核心,江浙两省各城市为网络的"Z"字型城市群的崛起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形成,是有其历史成因的,也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的。但是,自建国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纵向行政性管理取代了横向市场性联系,江浙沪三地完全服从于自上而下的垂直式领导,不仅导致上海的城市功能退化,成为单纯的制造业中心,而且还使江浙两省以及下属各地市间也缺乏横向整合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创新和政策导向的双重作用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体系有了迅速的发展。上海逐渐恢复了大都市应该具有的产业与技术的辐射功能。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周边地区乡镇企业的起步与技术升级。例如,80年代中后期上海有50%的国有企业与江、浙两省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乡镇企业建立了各种联营和合作关系。其中,很多乡镇企业抓住了接受上海外贸企业订单、上海大工业产品外发加工以及技术输出等发展机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壮大(参见杨建文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整合的战略意义》,《“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5月)。江浙乡镇企业在经营搞活、规模扩大后,又增强了上海企业的竞争压力和改革冲动,促进了上海企业加快改革的步伐。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借助于浦东的开发开放,开始重点吸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来上海开办销售中心或分公司,但成效不够理想。总体上说,地区间的经济合作还停留在80年代横向经济联合和自发的层次上,并没有进入跨地区产业整合的阶段。随着国内市场供给进入相对过剩的阶段,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间的产业合作水平,构成双赢或多赢的格局,正逐渐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各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基本共识。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市场运作体系的成型与高速道路交通网的建成,也已经为提升三角洲各城市间经济合作的水平,把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协作推向更高层次的产业整合和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思路与发展前景

长江三角洲能否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受益,较好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区域化的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合作方式不断创新。

应当看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两省一市三大行政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互动的呼声很高,但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和矛盾。其主要障碍,来自于行政划分带来的对地方利益的保护,这主要表现在:(一)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受地方经济利益驱动,各地发展经济的重点押宝在“税大利重”的产业上,加之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资源禀赋相近,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基本建设重复、生产能力放空。(二)行为扭曲导致过度竞争。区域内各开发区陷入了招商引资的“倾销式”竞争之中,并以比照政策优惠的方式来吸引有限的外部资金。在外贸产品出口上又竞相压价,导致过度竞争,使出口效益相对下降;人为阻挠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对异地投资企业实行双重征税政策,严重影响了优势企业的跨地区迁移或兼并、重组。(三)缺乏分工导致城市功能模糊。其表现在为沿海城市竞相定位为港口城市而以发展港口产业和运量较大的重化工业为中心,导致三角洲区域内长江下游水域码头大量重复建设和配套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沿交通干线分布的内陆城市除定位为工业城市外,竞相依托本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定位为旅游城市,由此导致旅游产业的规模经济性降低。

为克服上述主要障碍,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必须从观念、规划、政策、体制和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使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且也成为区域内各地区自身加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动力。其推进的主要思路是:

1、统一发展理念,促进共同繁荣。2002年10月在杭州召开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整合,产业配套必须有全球化的视野。“为此,我们必须引进全球化运作的理念,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观念,使地区成为长江三角洲、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得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与中国自身的发展战略达成一致性”。

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地区经济一体化是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超高,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能力越强,得到的利益也越大。目前,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进程相对缓慢,区域内合理分工和产业优化布局的巨大潜力远未得到发挥。如果两省一市能统一发展理念,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结合起来,全区域就有可能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效益。体现为:(1)可以推动区域内贸易更快增长,并将区域内贸易同国际贸易高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进出口的贸易条件;(2)可以发挥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完善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既从总体上提高全区域,也从个体上提高各成员体的资源利用效率;(3)可以缩小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促进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富裕。这应当成为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原动力(参见姚锡棠等《从全球角度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同上)。

2、建立协调机构,共商合作大计。长江三角洲地区要形成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必须建立具有相当权威性的一体化协调机构或协调组织。根据全区域利益和各城市利益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协商和协调,达成共识,有计划地逐步推进。早在80年代初,国务院曾建立过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后由于缺乏权威的统筹协调能力不得不放弃。1992年由上海牵头成立了长江三角洲经协委(办)主任联席会议,1997年根据各地的提议,又进一步升格为由各市市长或分管市长参加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并从原来的对话交流层面提高到具体的地区合作事务层面。虽然上述形式的地区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至今还没有进入到具有关键意义的地区产业整合的层面。其中主要原因是经济协调会仍属松散型的组织形式,权威性较弱。汲取近20年的经验教训,为了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必须建立一个权威性较强,能担当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利益等职能的协调机构或协调组织。根据两省一市部分研究部门建议,应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牵头,江浙沪两省一市政府共同参加的地区经济一体化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环境治理和产业整合中的重大问题(参见王贻志等《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整合研究》,同上)。

在经济一体化领导小组框架下,地区协调组织和协商制度还可有以下几个层次:(1)将现有的15个城市政府负责人共同参加的经济协调会进一步制度化,负责解决经济运行中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以及生产、销售中的合作与互利问题,负责解决科研、教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问题;(2)组建地区性的行业协会和其他中介机构,如建立全区域的联合商会和主要行业协会等,负责解决产业整合中各项经济、财务和法律问题;(3)建立各种专家委员会,为解决区域内各种合作问题提供经过科学论证的方案,为解决全区域共同发展中的双赢问题提供互惠可行的利益分配方案;(4)建立全区域性的合作与发展论坛,组织区域内甚至国内外官、学、商界的代表人物和专家学者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献计献策,提供思路,为在各种重大合作问题上形成共识奠定理念基础(参见姚锡棠等文,同上)。

3、统一区域规划,协调基础建设。从长江三角洲各城市发展的现状看,由于长期存在的体制障碍,各个城市之间,甚至同一城市的区县之间、乡镇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各自为政、划地为牢的分割局面,从而影响了城市群的正常成长,阻碍了地区一体化的顺利进展。因此,必须统一规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不可逆的特征,一旦建成,重新改造要付出特别巨大的代价。

随着现代交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在技术上的成熟,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如果以上海为中心,那么长江三角洲的15个城市都坐落在300公里的半径之内,高速铁路都可以在1小时左右到达。在100公里半径之内的城市,甚至可以用轻轨实现紧密型互联。目前,区域内一些重要城市正在加紧以自身为中心的小型城市圈的建设,这一发展态势更迫切要求加强全区域的统一规划与协调,在建设各类基础设施时,既要考虑满足各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要从全区域的整体发展需要出发,在机场港口、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市轻轨的建设布局中,形成全区域统一、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进而形成高效方便的现代化大城市群。

4、构筑统一市场,推进产业整合。90年代长江三角洲各个城市基本完成了各自的市场体系建设,尤其是上海,在短短几年中就构筑了资本市场、资金拆借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各类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对经济的转型和企业的转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市场体系建设是在各个地方政府各自的努力展开的,其宗旨首先是促进和保护本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同样呈现了很强的地域特色和区域分割。即使是上海,除了国家级的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具有全国统一市场的地位,其他类型的市场其服务范围基本局限在本地企业,也没有能力跨出上海综合其他地区的市场,这样也影响了上海企业的向外扩张。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在商贸流通、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如果说1999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尚属未雨绸缪,那么2002年10月以同样题目在杭州召开的研讨会上至少已取得制度层面上的进展——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和5个周边市(温州、金华、台州、衢州、丽水)市长联席会议制和江浙沪两省一市常务副省(市)长沟通的渠道和机制已初步形成。10月18日,一份由20位市长共同签署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市长论坛纪要》宣读通过。《纪要》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经济内在素质最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各城市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具有相同的历史渊源和相近的人文特征,彼此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人际往来和经济交流,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纪要》中达成的共识还有:进一步发挥上海、杭州、南京等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使之成为区域发展要素配置中心、产业扩散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同时各城市要合力建立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防止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并联手进行太湖流域环境整治和保护。这预示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已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尽管一体化的道路仍可能是较长甚至曲折的,但肯定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前景。

特别值得欣慰的是,2002年11月9日,江泽民主席在参加中共十六大上海代表团的讨论中特别指出:“上海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与技术合作,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同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在这一指示的推动下,相信破解这一重大课题已指日可待。在未来的10至2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将真正成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最发达、活力最充沛的地区之一。

标签:;  ;  ;  ;  ;  

关于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_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