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海玲[1]2004年在《西方浪漫主义家具与明清家具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借鉴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中国古典家具鼎盛时期的明清家具与被称为欧洲十七、十八世纪家具发展的黄金时代——浪漫主义时期的巴洛克、洛可可家具进行比较,通过对这一时期家具文化的两大代表在社会、历史、文化的诸多层面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它们相互影响直至最后产生的必然性,折射出中国家具文化对现代家具的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引导我们正确认识现代家具这个业已国际化并成为家具主流文化的意义。它好像是西方的,其实是国际的,更是中国的。明清家具功能要素与形式要素相统一的要求对现代家具的产生起了积极的意义,因此推广发展现代家具是从思想上继承明清家具,是更为直接的继承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引导我们的家具工业在设备以及加工系统都是现代家具范畴的同时,在家具文化思想上也跟上现代家具的要求。
贾卫[2]2014年在《明式家具与巴洛克式家具造型特征及成因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明式家具与西方巴洛克式家具所处的历史时期大致相同,分别代表了中西方古典家具发展的突出成就,但是二者的造型特征存在很大的不同,这是由其不同的社会发展状态造成的。明式家具与巴洛克式家具二者的种类特征在于:明式家具种类丰富,功能齐全;巴洛克式家具种类相对较少,但形制较多。通过比较分析明式家具与巴洛克式家具的形态特征、装饰特征、结构工艺特征、用材特征,说明了明式家具由于崇尚天然的设计理念,追求高雅清韵的意境,其具有了形态简洁利落、装饰精巧典雅、结构科学合理的造型特征;而巴洛克式家具由于追求浪漫主义风格,崇尚自由,其具有形态新奇夸张,装饰繁缛华美、工艺繁复新颖的造型特征,呈现出典雅富丽的艺术效果。二者造型特征的不同是由于其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因素造成的:在宗教因素上,“儒”“释”“道”叁教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明式家具的设计呈现出空灵与脱俗的统一,而巴洛克时期人们为了摆脱宗教教会的束缚,家具追求自由奔放的造型风格;在哲学思想上,明式家具表现出“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的文化特征,巴洛克式家具呈现出勇于探索自然的文化内涵;在审美观念上,明式家具表现出超逸优雅的审美特征,而巴洛克式家具体现了人们对瑰丽豪华的审美理想的追求。通过对明式家具与巴洛克式家具造型特征及成因的对比,发现二者造型风格的差异以及各自具备的文化特征,在集成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的设计语言与当代设计完美相结合,充分运用到家具设计中,满足使用者的心理认知的同时拓展我国当代家具设计的理念,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朱妍妍[3]2014年在《路易十四至十六时期家具与室内陈设研究及其现代应用》文中提出从法王路易十四即位实行个人统治(1661年)至法国大革命(1789年)的这一个多世纪间,凡尔赛宫里住着法国最为显赫的皇室家族,其间承载了包括巴洛克、洛可可以及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叁种艺术风格。本篇论文首次以凡尔赛宫作为大背景的场景载体,运用实地调研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系统、深入地分析了从路易十四至十六王朝时期,法国巴洛克、洛可可以及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在家具与室内陈设上的折射与映现。(1)以凡尔赛宫为主线,一方面了论述了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王朝时期的社会历史与时代风格背景,另一方面分析了凡尔赛宫的建造背景,历史地位和意义,以及其建筑风格、室内陈设艺术与园林特色等,为之后探讨宫殿内的家具陈设与室内场景等做了背景铺垫。(2)通过对各类史论资料的查阅以及对凡尔赛宫内各家具的实地调研,并结合大量的实物图例分析具体阐述了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家具的不同风格特征及其在造型、材料、结构、装饰纹样与工艺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和发展演变。(3)结合凡尔赛宫殿里不同时期的室内陈设场景,分析了社交礼仪与行为对于不同室内装饰风格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探究了不同风格所导致室内空间布局及功能划分的变化等。(4)通过在相关欧式家具企业的实践调研,并结合部分产品实例对欧式古典家具的现代生产流程、制造工艺以及家具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考察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欧式古典家装设计在当代的应用与发展。本文一方面从艺术自身的流变区别划分出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从而阐明艺术内部的自律性发展;另一方面,关注了外界的历史变化尤其是政权的更迭,礼仪行为的转变等在艺术品上折射与投影。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室内场景,各类艺术精品等(主要包括家具和装饰陈设)以及相关装饰技艺等进行实例分析,力求从多个角度进行阐释说明,以一种叁维立体式的情境还原17-18世纪艺术历史的原貌。
张隐[4]2008年在《明清古典式样家具做旧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明清古典家具造型端庄,做工精湛,气质非凡,充分传承了我国古典家具的优秀传统,其文化艺术成就举世公认,在世界家具史中的地位勿庸置疑。由于木质家具难于保存等原因,目前存世的明清古旧家具破损现象比较严重,如何保存这些古旧家具,延续历史的优秀积淀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保存古旧家具一方面就是要对这些家具进行修复和保养,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研究明清家具的仿古做旧工艺来复制真品、保护珍品,这对于保护和传承明清古典家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了解我国古旧家具行业沿革及仿古做旧家具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研究做旧工艺的基本概念以及明清古典家具的特点两方面入手,首先明确了做旧的概念、目的及原则,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古旧家具主要作伪手法进行了概括,同时总结了辨伪方法,强调做旧行业应遵守职业道德;其次从明清家具的发展历史、材料、结构、装饰特征等角度对明清家具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明清古典家具做旧工艺的研究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在上述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古旧家具市场、古旧家具修复工厂的考察与调研,在总结前人研究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明清家具的仿古做旧工艺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做旧工艺的流程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同时对一些模仿使用痕迹的特殊做旧手法进行了概括。最后针对目前的古旧家具市场现状,分析了目前古旧家具的不同需求情况,从行业管理、企业自身管理、人才培养、品牌建立以及营销手段等角度提出了做旧家具市场开发和营销的建议与策略。本课题对明清古典家具做旧工艺的研究,一方面可传承我国传统家具制造业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在做旧工艺用于实际生产后还可满足国内外众多喜爱中国古典家具消费者的需求,为国家创收外汇,提高我国家具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王铁球[5]2002年在《中西古典家具文化的比较》文中认为中国家具工业发展至今,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困难。尽管中国家具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中国明清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家具这一与人类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器物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更。中国家具业要在当今时代中生存发展就必须牢牢依附于中国古典家具中所体现的传统家具文化,借鉴西方的现代设计手段和构成方法,设计出蕴涵民族文化的现代家具,唯有如此才能够使中式家具重放光芒,使中国家具行业走向世界。本文对中西方古典家具文化在装饰特征、工艺手法、造型特征以及家具中体现出的不同的人文观、价值观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东西方两种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家具为载体进行的文化交流与影响。通过这种横向的比较和研究,使中西方古典家具的各种文化特征更为突出的展现出来,对当代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家具设计的经验和手段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希望借此来提高中国家具行业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认同感和信心,并在此基础之上就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家具中优秀设计思维和设计哲学阐明了自己的若干看法和观点。
杨阳[6]2016年在《新中式圈椅造型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其文化广博精奥,历史悠久。而家具文化在众多的华夏文明中自古就是一枝独秀,璀璨至极。中国家具文化历史上诞生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在这些作品之中,我国明朝时期诞生的作品因其独特的风格,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在明代,许多能工巧匠打造出了大量精美的家具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非明式圈椅莫属。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将对明式圈椅这一中国传统家具中的经典作品简单介绍,并对其设计中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比较全面的归纳和总结。与此同时,作者将此前总结的明式圈椅的设计元素和自身的观点进行了结合,提出了在当前工业发展水平、制造技术之下传统明式圈椅在设计上的改良与创新方案。作者在本文中叙述了明式圈椅的历史及明式圈椅制造工艺的改良历程。其中,作者对于明式圈椅制造中所需材料的物理性质与加工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加工材料的这些特有属性做出了对明式圈椅结构形态上的特征的归纳,并概括了明式圈椅中浓厚的文化内涵。本文还就新中式家具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以及构思风格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明式圈椅设计的几点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户需求的调查数据提出了新中式圈椅的创新设计观点,着重指出了新中式圈椅创新设计的要求、要点及设计方法。在创新设计中,要注重原创性、可行性和前瞻性,结合功能拓展、技术创新和材料创新,运用多种设计方法对新中式圈椅进行再设计。作者也根据上述材料与方法做了一系列设计方案,通过方案对比最终提出了自己的新中式圈椅设计改良方案。
廉婕[7]2010年在《明式家具与洛可可式家具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国明朝和西方洛可可时期的家具,分别代表了中西方家具发展的典型特征和突出成就。本文以明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各自的艺术表现形式为“经”,以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为“纬”,以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为据,辅以各自家具设计的理论,展示了一幅“简”与“繁”对比的唯美历史画卷。在挖掘中西方迥异的哲学、美学、宗教等文化基础上,总结明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在种类、造型、材质、装饰、工艺等方面的风格特点并分析其特点产生的原因和相互的渗透影响。在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设计艺术学、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主要应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明代和西方洛可可时期的典型家具风格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通过这一比较研究,找到这段时期明式家具风格与洛可可式家具风格后面隐含的不同艺术特征。研究在对中国明式家具和西方洛可可式家具的艺术风格以及各自的定义作了概述的基础上展开对中国明式家具和西方洛可可式家具的种类、造型、材料、装饰、工艺结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归纳与分析,并总结了各自的异同之处。将家具研究充分融入到历史文化背景中,首先,从明式家具与洛可可式家具形成的历史背景入手,对比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其次,对明式家具与洛可可式家具的哲学、美学、宗教进行了比较研究,挖掘家具风格形成的文化基础;最后,揭示了明式家具与洛可可式家具风格的相互渗透以及各自的发展。阐明古典家具对世界家具文化演进的贡献,揭示了家具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家具的艺术风格只有动态的发展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通过中国明代和西方洛可可时期家具在以上方面的比较,我们发现中西方传统家具中蕴涵了许多超时代因子,通过对中西方传统家具的系统研究,将这些因素提炼出来并探寻可以代表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形式去适应时代的发展。
邹琦[8]2008年在《家具脚型艺术的研究》文中提出家具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艺术审美特点。家具的脚部是家具的支撑部件,也是重要的装饰部件,在家具的结构和艺术造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家具发展史上,中西方家具因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脚型艺术也随着整个家具风格的发展而变化。古今中外,独具特色的脚型设计不仅成为整件家具的点睛之笔,也成为那一时期家具的代表特征。本文通过对图片资料的搜集和文献资料的整理,首先沿着中西方家具发展这根历史脉络,对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家具脚型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不同家具脚型的造型手法和艺术特征,并根据脚型的几何造型特点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家具脚部造型元素,总结各种造型元素在家具脚型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家具造型审美特点,总结不同脚部造型获得的不同视觉感受。通过对家具脚型艺术的设计思路和造型方法的提炼,在前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了设计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希望对家具设计者在脚型设计这一块能有所借鉴和启发。
袁宣萍[9]2005年在《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是以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为核心展开的。 16世纪东方航线开辟以来,“中国贸易”兴起,中国瓷器、丝绸、家具等艺术品大量输入欧洲,在欧洲掀起了一场卷席整个社会的中国热。17世纪中期,由于中国明清易代的动乱,对外贸易一度停滞,以此为契机,欧洲的中国风设计兴起,并最早在荷兰的代尔夫特陶以及家具产品中体现出来。 欧洲中国风设计的设计依据,一是以中国为主的东方外销艺术品,二是17-18世纪中国游记等着作中的插图,其中特别是纽霍夫的《中国出使记》所配的150幅插图成为中国风设计的绝佳素材。欧洲并对中国瓷器与漆器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成功地创制出自成体系的制漆与制瓷技术。 中国风设计在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一方面与欧洲对中国的想象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欧洲自身艺术风格的演变发展有关。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国风设计也分别体现出巴洛克艺术与洛可可艺术的特点,特别是与洛可可艺术水乳交融,华托、布歇、胡特、毕芒的作品是洛可可中国风设计的杰出代表。18世纪晚期新古典主义兴起,中国风设计退出流行。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对待中国艺术的态度开始形成,即较少幻想、追求相对真实性的实证主义,以英国建筑师钱伯斯为代表。 中国风设计在不同国家的流行与表现形式具有差异性。它在荷兰首先兴起,却在法国得到最充分的表现,且表现出优雅精致的特色,德国宫廷在时尚方面紧跟法国,出现了一批较夸张的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风作品,英国保持了风格上的相对独立性,中国风设计特别多姿多态。此外意大利、北欧、俄罗斯、波兰等国家也程度不同地流行过中国风设计。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在于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与社会性质,法国、英国与德国的对比最能说明问题。 中国风设计在艺术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以中国人或中国事物为题材,在人物、风俗、动植物、风景、器物等装饰纹样的选择与表现形式上很有针对性,同时在色彩搭配、构图形式上也部分借鉴了东方艺术的特色,因而虽然血
钟玲[10]2004年在《中西方椅子设计的比较及其差异探源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形势下,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决定了中西家具文化不可避免的矛盾。本文以系统研究中西方椅子设计的比较,探讨其差异的原因,来启迪国内椅子设计的发展为目标,采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中西方椅子设计的发展历程,及椅子构成的四要素——材料、结构、外观形式、功能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中西椅子设计发展历程的守成与变革,用材的单一与多样,外观造型的以线型为主与以体型为主及追求精神境界与物质享受功能的不同,并从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审美观念,还有家具生产技术等处分析研究差异的根源,最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提出当代中国椅子设计的四种方法:材料多元化、结构多样化、造型元素符号化、功能现代化,希望对当代椅子设计既而更广泛的家具设计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西方浪漫主义家具与明清家具比较研究[D]. 费海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04
[2]. 明式家具与巴洛克式家具造型特征及成因比较研究[D]. 贾卫.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4
[3]. 路易十四至十六时期家具与室内陈设研究及其现代应用[D]. 朱妍妍. 南京林业大学. 2014
[4]. 明清古典式样家具做旧工艺的研究[D]. 张隐. 南京林业大学. 2008
[5]. 中西古典家具文化的比较[D]. 王铁球. 中南林学院. 2002
[6]. 新中式圈椅造型设计研究[D]. 杨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7]. 明式家具与洛可可式家具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D]. 廉婕. 昆明理工大学. 2010
[8]. 家具脚型艺术的研究[D]. 邹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9]. 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D]. 袁宣萍. 苏州大学. 2005
[10]. 中西方椅子设计的比较及其差异探源的研究[D]. 钟玲. 中南林学院. 2004
标签:轻工业手工业论文; 明清家具论文; 家具论文; 明式家具论文; 古典家具论文; 洛可可风格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家具品牌论文; 洛可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