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开展继续教育的几个认识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继续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444(2001)04-0021-02
建立适应人们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有效健康地发展继续教育,是建立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本文就有效地发展我国的继续教育的几个认识问题谈些看法。
1.继续教育对象的范围限定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人员(人才)进行的知识更新和扩展的教育,其教育对象是专业人员(人才),即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对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的各类教育,都不属继续教育。那么,这里有两个问题要明确,一是继续教育不是从无到有建立知识体系,而是建立在受教育者已有某种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教育;二是继续教育的知识要新,要有别于专业人员原有知识,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为学习者能提供最新的专业知识技能。
2.继续教育是建立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一种形式
在科技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发展自己的原有知识。更新发展知识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自学来解决;二是通过接受某种形式的教育,继续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种。采用哪种方式,每个专业人员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根据自己现有专业知识的基础、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作出自己的选择,目标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能满足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自己要从事的工作需求。它准确地告诉我们两件事,首先,继续教育的开展不是专业人员更新与充实专业知识的唯一手段,因此,那种将是否接受某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直接与否胜任工作,与是否可以提级、评职称直接相联系是不恰当的。其次,继续教育的目标是要满足专业人员更新扩展知识、技能的需要,是一种教育服务,要根据社会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来决定发展的规模和方式。激发专业人员对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是有效开展继续教育的前提,任何强制性的让人接受都是不能奏效或收效不大的。
3.开展继续教育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
随着终身学习观念的确立,人的一生不再确定地区分为获取知识时期和运用知识时期,而是一个在原有知识技能基础上不断地学习和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此相适应的是学历层次的淡化和学习形式的个性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节奏的加快,教育不再以传授前人的知识技能为主,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为主,与此相适应是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和个体潜能的充分挖掘。这些都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原有知识文化基础,根据个人的特点和所处环境为自己提供的条件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实现主动的持续学习,所以,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各类教育中,由于继续教育是为满足专业人才继续学习的教育,有条件、有必要首先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首先,受教育者已是专业人才已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知道自己缺什么,也具有选择自己所需知识的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其次,他们每个人的专业基础、能力基础千差万别,不具备其它教育对象那样比较整齐划一的基础,特别需要根据自身原有的特定情况接受新的教育。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模式,每个学习者根据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某一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包括自己现从事岗位的未来要求)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然后根据自己的现有基础和条件来选择自己的学习形式、层次、时间和学校。学校则根据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来开展教育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利用自身的基础,学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高效率。
4.继续教育必须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这里的所谓专业化特指将办教育权还给专门办教育的机构。我们说人才培养要与人才使用部门加强沟通,主要指信息、资源、资金的沟通和互利;说人才的培养目标要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是说人才培养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但决不是说人才的使用部门可以取代教育部门来办教育。
过去我们因为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人才的部门所有制,继续教育的这一块相当部分是以人才使用部门或其主管部门为主来运作的。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弊端,一是不能形成专事继续教育的组织,不利于深入研究继续教育问题,提高继续教育的水平。二是分散了教育资源,形不成一定规模,大大降低了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所以,我认为,除了个别只有用人单位才能培训的特殊技能由用人单位实施某种短暂的、补充性、针对性很强的继续教育培训外,继续教育要走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道路,要纳入整个教育系统,由教育部门来办。
应该形成这样一种模式:行业和主管部门研究本部门各层次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确定一定时期内本部门人才的评价、选择标准,为社会和专事教育的部门提供教育需求信息;专门从事教育的部门根据社会的需求信息,努力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为社会专业人才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优质服务;用人部门根据一定时期内所设岗位对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的要求来评价、选择专业人才。这样,就能从教育机制上根据改变继续教育以行政系统分割为主的强制性、低效率的运行方式。
5.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激发专业人才接受继续教育的热情
一般说,学是为了用,无用则不会学,千古一理。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是人才培养的源头,也是继续教育的源头。而完善用人机制,首先最重要的是确立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的机制,无论是一个团体还是个体,进取精神都是灵魂。
激励进取精神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靠个体或组织对自身价值实现的追求——为理想或目标的实现而作的努力;二是靠竞争,社会应努力为人才的价值实现提供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应完善竞争机制,为各类人才有效使用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竞争是一种优化资源组合,合理高效利用各种资源的机制,也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一种建立在人的社会平等参与机制基础上的价值观念,它赋予人的努力无限的前景,又把人置于有随时失败可能的境地,所以能极大地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体系,竞争意识应是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为此,我们需要破除过去一些对竞争不合理的限制,少一点不许竞争的领域,少一点不需要竞争就可以坐享其成的土壤,少一些竞争失败不承担责任的保护,多一点让全社会的各类人才参与各种竞争的机会。这样,就一定会促进各类人才的健康茁壮成长,促进人们参与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社会也就可在更多的人才当中选出自己的拔尖人才、领头人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能力。
[收稿日期]200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