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霞[1]2006年在《从目的论看梁实秋和鲁迅翻译观的异同》文中提出文章从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来研究鲁迅和梁实秋翻译观的异同,从他们的翻译目的来探讨这些不同点和相同点产生的原因,打破了传统观点中两人谁对谁错、谁好谁坏的判断和过去由于阶级原因而对两人的翻译评价呈一面倒的状况。
周晔[2]2008年在《从《哈姆雷特》多个中译本看文学翻译中双关的处理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翻译界对双关的翻译研究尚欠深入,不少人存在悲观情绪,认为双关不可译。本文认为在双关的翻译中,译文的连贯性始终是困扰译者的一大问题。译者要传达双关的双重语境并保持连贯,关键在于铰链的选择和重构。通过对《哈姆雷特》多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双关在文学翻译中的可行性和基本策略。
潘水萍[3]2011年在《古典主义在中国》文中认为作为影响中国20世纪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和审美理想,古典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经历了译介、误读、尘蔽、贬抑、敞开至渐趋勃兴等消长沉浮的现代命运。然而,古典主义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流脉命运至今仍是学界研究的一大疏漏与盲点,它亟待学者作出进一步的深层梳理、整合与前瞻性的重新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典主义为现代中国文学对中西古典传统文化的秉承与新扬的建构,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导向性鉴照视角与崭新的文学透视内力。显然,此一论题的展开论析将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与现代启示意义。论文把古典主义置于整个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来展开考察,探索其历史渊源、发展轨迹,研究它与其他文学现象的内在联系,做到上下钩连、横向比较,使读者对古典主义在中国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当前学界未能充分聚焦于古典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宣扬、误读、沉寂、遮蔽到敞开这个流脉消长沉浮的转化过程的突破性梳理与开拓性的整合,这不能不说是学界研究存在的一大疏漏与略显薄弱的盲点。鉴于此,尝试从具体历史语境的高度对古典主义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渊源之嬗变流脉作一番相应的概括、审视与勾勒,厘清古典主义在中国消长沉浮的历程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影响之得失,无疑是研究20世纪现代中国文学的不可或缺学术论题。首先于第一章前言部分从“古典主义在中国”研究论题的欠缺、遮蔽、反思、解读、概述、价值与意义等七大方面进行论析;其次,第二章节对美国学者欧文·白璧德思想之现代锋芒及启示进行全面的概说与综观,主要触及到文学批评应持守古典精神的“内在标准”;文学批评应谨防滑向“浪漫情感”之病态;白璧德文学批评理论的学术反响及白璧德学术批评新声的现代尘闭等四方面的内容;继之,第叁、四章节论及以吴宓、梅光迪等人为代表的学衡派及与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对欧文·白璧德思想的选择、引介、接受、传播与新扬的问题;随后,第五章节勾勒周作人之人文主义美学思想及其创作之审美意蕴;第六章节指出古典主义在中国被误读、遮蔽而滑向沉寂的消长沉浮的现代命运,同时对中西文化之共通性古典主义审美理想——“和谐美”进行深层的内在窥探;第七、八章节梳理新月诗派与京派文学之现代性古典主义审美张力;第九章节阐述文革“样板戏”与中国传统“和谐美”的审美心理;最后,第十章节简明扼要地略论后新时期文学创作之古典主义审美意蕴。古典主义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消长沉浮、几起几落的命运论题无疑是属于问津不多的地带,诚然需要人们进一步下力开掘、疏通与阐释的空间。此论题的重新发现与多所触及,一方面既是古典主义早期引介至中国文坛的契机考察,又是古典主义在中国经受褒贬毁誉的独特映象的凸显综观:另一方面既是古典主义文学理论思想渗透于中国文学创作的内涵考辨,又是古典主义与中国20世纪诸多文学关系历史现场的理性反思与重述。从总体思路来说,论文以“古典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接受、诠释、误解、遮蔽、沉寂、敞开的过程”把古典主义与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现象联系起来,又以“古典主义文艺理论对当下作家创作及和谐社会文化建构的影响研究”对整篇论文进行了提炼与升华,使论文各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体现出较为新颖的研究切入角度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谢春辉, 谢世坚[4]2014年在《近二十年来国内莎剧修辞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西方莎学界在莎剧修辞领域内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莎学界对莎剧的修辞研究给予了较多关注。从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理论基础等对近20年来国内莎学界在莎剧修辞领域内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这些研究局限于传统修辞学观点,忽视了动态的修辞交际过程,尚不能很好地借鉴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认知的角度系统、深入地剖析修辞交际行为背后的动态心理机制。
张和龙[5]2013年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角力——关于傅东华《失乐园》首译本的翻译论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弥尔顿《失乐园》首个中译本出版后,引发了梁实秋与傅东华之间的一场翻译论争。本文梳理了这一论争的缘起与经过,评析了论争双方的主要观点,以及作为论争焦点的"忠实"问题,指出这一场学界不太关注的译学之争具有承上启下的学术史意义。
穆雷, 王祥兵[6]2013年在《以史为鉴,推动译学——首届中国翻译史高层论坛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11月2日至3日,由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学科组主办,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翻译史高层论坛"在成都和绵阳举行,来自中国内地、港台地区以及美国近30所高校和机构近40位学者参加了论坛,全体与会学者发言并围绕翻译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翻译
朱志瑜, 张旭, 黄立波[7]2019年在《中国传统译论文献:主题与分类考察》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采集1950年以前中国传统译论的一手文献资料,仅收录讨论翻译理论或翻译方法的中文文献,筛选获得相关文献900余篇。对这些文献材料按照主题分类后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较为清晰地呈现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总体发展脉络。纵观中国传统译论主题的演变可发现:1)社会变迁作为译论主题演变的一个诱因,促成了翻译活动所履行社会功能的变化,进而影响人们对翻译的认识; 2)中国传统译论体现出鲜明的实用性,注重可操作性,相对而言,抽象化、理论化程度较低; 3)中国传统译论主题的演变充分体现了同一社会文化中,不同历史时期翻译规范之间的发展变化,以及同一历史时期不同规范之间的竞争。总之,中国传统译论的演变有其内在社会动因,贯穿始终的是一条“以实用为标准,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的主线。
参考文献:
[1]. 从目的论看梁实秋和鲁迅翻译观的异同[J]. 李艳霞.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从《哈姆雷特》多个中译本看文学翻译中双关的处理策略[J]. 周晔. 中国翻译. 2008
[3]. 古典主义在中国[D]. 潘水萍. 暨南大学. 2011
[4]. 近二十年来国内莎剧修辞研究综述[J]. 谢春辉, 谢世坚.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角力——关于傅东华《失乐园》首译本的翻译论争[J]. 张和龙. 东方翻译. 2013
[6]. 以史为鉴,推动译学——首届中国翻译史高层论坛的启示[J]. 穆雷, 王祥兵. 东方翻译. 2013
[7]. 中国传统译论文献:主题与分类考察[J]. 朱志瑜, 张旭, 黄立波.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
标签:中国语言文字论文; 梁实秋论文; 哈姆雷特论文; 文学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文化论文; 艺术论文; 读书论文; 新古典主义论文; 失乐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