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党校 重庆 400013
摘要:新时代坚持不懈反“四风”,是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核心要义,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自中央八项规定执行以来,党风、政风、民风明显改善,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四风”顽疾在新形势下呈现新动向,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成为了管党治党的突出挑战,如何深化执纪监督,防范“四风”顽疾隐形变异、反弹回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自中央八项规定执行以来,党风、政风、民风明显改善,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四风”顽疾在新形势下呈现新动向,新的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成为了管党治党的突出挑战。如何深化执纪监督,防范“四风”反弹,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一、“四风”问题的新表现、新动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全区“四风”问题得到较大改善,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一)文山会海“层层加码”
一方面,“文来文往”以布置代替落实。原本用来推动工作的文件,在下发的过程中发生变味,尤其是在基层体现得越加明显,导致很多基层干部忙于应付填表和迎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实际的工作。另一方面,“会会相连”疲以应付。
会议总体上仍较多、实效性差、以会议落实会议,以会议督查工作、“陪会”的现象比较突出,干部普遍反映应接不暇。主要表现:一是会议有增无减,既费时又耗力。“陪会”现象多,互相间开会忙,结果是“既没耕好别人的田,又慌了自己的地”。二是担当意识弱化,把层层传导压力变成层层推卸责任。有的领导思想跑偏,认为“开会才算重视,发文才算落实”,用会议“传导压力、推卸责任”。有的领导知行不一,将开会当成挡箭牌,把心思花在不求实效、花拳绣腿的会议上,看似“五+二”“白+黑”,实则“秀作为”“装作为”。
(二)学习调研“走马观花”
学习调研形式大于内容,宣传重于实效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有的干部学习调研“点到为止”,只完成规定动作,能应付交差即可,把学习调研错误地理解为“开一次学习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口头上发一次言”“走访几个现场点”,把学习简报、调研报告看成检验学习成果的主要标准。有的干部以“业务干部”自居,把理论学习、现场调研当成花拳绣腿的假把式,应付场面、不求甚解地学,“一知半解”的浅学情绪、“学习即负担”的厌学情绪明显。有的干部热衷“盆景式”调研,往往喜欢听照本宣科的汇报,搞“盆景式”调查、“花架子”研究,影响调研质量的同时,还给基层工作造成了新的负担。
(三)考评检查流于形式
一方面,考核指标设计和手段不够科学。考核指标差异化不明显,对承担不同任务的不同单位进行过程督促少,考核指标的针对性不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存在“过度留痕”的现象,重材料档案,轻调研走访,导致基层迎检材料“一箩筐”,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激励约束力度不够。有的考评缺乏量化依据,定性大于定量,做不到“以理服人”,考评结果与实际奖惩关联度不大,在评先评优和选人用人上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激励手段少,精神和物质激励受限,尽管有谈话诫勉、组织调整等规定,但在调动干部积极性、提振精气神方面效果欠佳。
二、政治对策
“四风”问题的新表现新动向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旗帜鲜明正风肃纪,破立并举、标本兼治。
(一)加强党性修养,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初心本色。坚持党性原则,是做合格共产党员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衡量党员立场和觉悟的准绳,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要坚定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指导发展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结合推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八项规定和新修订的实施细则精神等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要深入开展纪律规矩教育,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使党员干部知纪律、明规矩。要强化干部担当,遇到发展问题不谈“不可为”,要想“怎么为”,不谈“不可能”,要设法“变可能”。
(二)紧盯关键少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批示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一方面,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学习上要带头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要自觉严格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准则,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慎独慎微,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既领之、又导之,要带头纠正和反对“四风”,带头抓好“两个责任”落实,带头在“抓具体、具体抓”上下功夫,做到周清周结、月清月结,用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三)织密作风建设制度网,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着眼作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健全制度规定。一是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准确界定容错情形条件,规范容错认定程序,合理使用容错结果,让干部消除顾虑,放手去干、放心地干。二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以实绩论英雄,坚决打破“大锅饭”“平均数”,让干事的干部有想头、有甜头、有奔头。三是探索建立澄清保护制度,对信访举报失实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消除负面影响,严处诬告陷害行为,为担当作为者提供保障。
(四)聚焦具体问题,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抓具体。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批评纠正,以钉钉子精神把作风建设抓细抓实抓具体。要为会议“减负”,少开会、开小会、开短会、说短话,开认真准备的会,开能解决问题的会,内容相近的会尽量套开、合并开,职能相近的系统、部门采取联合会、现场会等方式,集中在同一会场、同一时段部署多部门工作,精简会议议程,优化参会人员结构,提高会议质量和实效。要转变文风,严格控制文件数量,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不重复发内容相近或相似的文件,提升文件质量。
(五)强化监督执纪,严防“四风”反弹回潮。针对“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要加大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力度,运用好纪检监察大数据平台,严格查处、问责、曝光、通报、约谈等制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查处顶风违纪行为,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治理,严防“四风”反弹回潮。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论文作者:张觅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干部论文; 官僚主义论文; 形式主义论文; 纪律论文; 会议论文; 作风建设论文; 精神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