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论文_李棒1,李苑2

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论文_李棒1,李苑2

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

摘要:防范洪涝灾害依然是我国水道治理环节上最为重要的一环,而治理洪涝灾害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堤防建设。传统的堤防 建设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无非就是用混凝土把堤岸加厚加高,但是这样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我国水道治理的要求。因此,新的堤防建设设计的技术应运而生,该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展开讨论。

关键词:水利;堤防;防洪;建设

长江是世界上第二长河流,养育了两岸人民,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对于长江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工程,其中如何防洪更是重中之重。防洪堤坝的建设有着很好的防洪效果,消除了洪涝灾害可能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危害。水利工程中提防建设和防洪建设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 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水利工程堤防的建 设和防洪建设,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和技术。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所以,加大水利工程堤防建设和防洪建设的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堤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环境艰苦

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一般都是在河流旁边,并且是荒无人烟的地方,施工环境非常艰苦。特别是堤防建设的施工环境更加艰苦,由于施工现场靠近河流,所以湿度非常高,施工人员每天都是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施工,这对身体会造成不 同程度的伤害。施工现场大型设备的施工造成的噪音也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另外堤防建设工期长,施工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很容易疲惫,这就导致施工效 率低,终会出现工期内不能完成工程的现象。由于恶劣的施工环境,就会无形 之中加大施工的难度。

1.2 施工现场混乱

由于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是一个大型建设项目,需要多个工种进行施工,而且工程建设复杂,施工难度大,这就会导致施工现场常常出现混乱的现象。另外由于我国没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无法合理的协调各个工种之间的工作,导致施工现场比较混乱。管理人员疏于管理也是造成施工现场混乱的一个原因。施工现场的混乱就会导致施工效率变低。

1.3 施工人员技术差,专业性不强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人员主要是农民工为主,这些农民工不多没有受过 专业的培训,只会进行简单的建筑施工。对于提防建设方面一无所知,有时就会出现施工操作不正确的现象。而且这些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有些责任心弱。另外由于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弱,所以在进行施工时不注意自身的安全,这样就非常 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堤防建设管理的对策

2.1 引进有效的管理模式

防洪堤坝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堤防建设时要确定一个科学有效的 管理模式。堤防建设时要贯彻一个理念,这种理念就是每一天的工作安排都要按 时按量完成,不能出现拖沓的现象。这时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主要内容是: 将工程进行分解,要详细到每一日,每一天的工作量也要安排到个人;每一天要 对工作量进行检查并且详细记录,同时要对每个人的工作质量进行考察,出现问 题要及时解决。这种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利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通过对工作质量的考察,能够保证堤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组织统筹管理体系

提防建设现场常常出现混乱的现象,这就需要管理人员组织统筹管理,协调 好每个工种之间的工作。管理人员要有全局观,组织统筹管理体系。施工现场要组织专门的机构管理施工现场,同时要做好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疫、防水等工作。每一个管理人员要有专门的任务,出现任何问题要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还要 安排好各工种之间的工作顺序,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施工现场混乱的现象。

3 水利工程堤防建设设计应该考虑的因素

3.1 堤防建设中的作水因素

堤防建设设计最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作用水头,在防洪工作中存在一个误区,大部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对最高水位的防护上,其实工作的中心应该放在作用水头上面来。在堤防建设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堤防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所以堤防在设计高度和厚度时不仅要考虑到最高水位,最大负载量也是堤防高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例如:在地层土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堤防的厚度和作用水头成正相关关系。此外,水位下降时对堤防的作用也会受到作水不同的影响。

3.2 历史、地理因素

已完成的提防也要经常进行维护工作,并且要对提防的历史和地理进行仔 细的研究。比如,堤防建设时材料是否是当地材料,如果是当地的材料,进行维 护工作是同样也要使用当地的材料,这样才能起到稳定的效果。[5]另外还要注意材 料的使用周期,如果材料的使用有效时间临近是要及时进行堤坝的加固等措施。 在进行防洪时还要注意制定应急方案,当初紧急情况是要做好疏散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堤坝经常巡查工作,发现任何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处理。

3.3 对材料的考虑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堤防建设的可靠性,如果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进 行堤防建设很可能就会导致决堤,这样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堤防建设工作都是在汛期之前进行的,所以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材料的选择,同时要注意材料与水之间是否有反应。另外还有就是对于有缺口的堤坝进行维修工作的要求,这项工作难度非常大,要考虑到维修使用材料与之前材料的融合问题,进行维修时要使用以前的施工方法。同时要保证维修区域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出现决堤。

4 边坡稳定性分析

4.1 水利工程堤坡失稳破坏的成因和类型

堤坡在受到雨水冲刷、阳光暴晒、动物筑洞等因素影响 时,都有可能导致稳定性的破坏,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渗流原因。渗流作用是指在水位上涨时,坡堤承受的 压力过大,堤坡在受到强大的压力时会发生形变,严重时会 导致崩塌现象。不光是在涨水时,如果退水的速度过快其堤 坡所受的压力突然变小,也会导致形变的发生。

(2)水流冲刷原因。水流冲刷包括河流的冲刷和雨水的冲 刷,相对来说雨水的冲刷影响比较小,主要还是河流对堤坡 的冲刷。特别是在堤坡的弯曲路段,这种冲刷的破坏力会几 倍地增加。

(3)堤基原因。由于堤基原因造成的稳定性问题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堤基的强度不够;二是因为堤基下面的 黏土过于松软,导致堤基稳定性下降。

(4)其他原因。其他因素包括人为的故意破坏、地震的发生、设计要求未达标等等。

4.2 不同工况计算方法下的堤坡强度

最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有效应力法、总应力法两种方 法。涉及到的指标主要包括土类指标、使用仪器指标、强度 指标、式样初始状态4个方面。其中,土类指标分为无粘黏土 和粘黏土,粘黏土的强度大于90%为优秀,位于60%~90%为良好,位于60%以下为差;使用仪器包括直剪仪和三轴仪;式 样初始状态是指在相同的水量和填土的使用下堤防的初始 状态。

3.3 堤防稳定性勘探的方法

(1)现象勘探法。现场勘探法是指勘探人员带着工具到 堤防现场进行实地勘探,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把所有的地 方都勘探一遍,而是重点勘探那些容易发生破坏的地方,例如: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和弯曲路段等。

(2)稳定分析法。稳定分析法是指在固定的距离较近的3个点分别进行检测,最上面的点称为上口,最下面的点被称为下口,通过对上口和下口的检测就可以计算中中间的稳定 性。这种方法一般是用于中间点实地勘探起来比较困难的情况。

5 水利堤防建设方案的确立

在分析完堤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设计时应该考虑的 因素以后,就要对堤防的建设方案进行确立。堤防建设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上堵下排”,既通过提高堤防的高度来应对水位的涨高,通过下面的过滤作用把水过滤掉,把泥土留下来。在上堵方面,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那些粘性比较高的土和防水性比较好的泥土。另外,堤身的斜度也是设计 的重要目标,斜度过大会导致用料过多,斜度过小容易导致结实程度不够,最常用的角度是10°~15°的倾斜角;在“下 排”方面,常用的渗透措施是减压沟,减压沟的作用就是过滤掉水的同时留住河道的泥土,如加厚加高操作、排水工作、增加密度工作都是具体的建设方案。首先要对滑坡的类型进行确定,根据滑坡的分类标准滑 坡可以分为上口裂缝滑坡、下口解封滑坡、中间裂缝滑坡以 及隆起滑坡,滑坡类型的确定是堤防建设工作基础中的基 础。具体的施工方案包括局部建设和整体建设,建设的步骤依次是挖出滑动体、填筑还坡、地基建设、深层建设。

6 结束语

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 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堤防建设和防洪建设是一项复杂而且难度非常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并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这样才能保证提防建设和防洪建设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孙继昌.强化监督科学管理扎实推进水利建设与管理工 作[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6(4):8-16.

[2] 谢春全.浅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J].科学之友,2015(5):101-103.

[3] 张成艳,李洪志.由观念机制影响引发的水利工程管理思 考[J].中国水月刊,2016(6):120-121.

[4] 王书锋.论影响堤防工程质量的因素[J].土木建筑学术文 库,2016,13(1):667-668.

[5] 王栓柱.浅谈水利工程堤防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 中华民居,2015(3):305-306.

[6] 毛月红.北川河河道堤防工程设计[J].水利水电技术,2016(1):25-27,32.

[7] 韩伟.浅析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技术分析[J].研究与探讨,2015(5).

论文作者:李棒1,李苑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论文_李棒1,李苑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