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悖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论文,悖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77-662X(2003)04-0012-06
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悖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121页。)学界公认这句话标志着马克思 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并以此为依据把马克思哲学称作“改变世界”的哲学,而把前马克 思哲学统称作“解释世界”的哲学。这个区分和概括虽然凸显出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 然而却是不确切的,在思想的追问下必然陷入难以自拔的悖论之中:
首先,哲学史研究表明,“改变世界”并非是马克思哲学的专利,任何哲学都怀有强 烈的改变世界的愿望或动机。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做神赐予雅典的一只牛虻;柏拉图把实 现其“哲学王”的理想作为变革现实政治的最高方式;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和启蒙 思想家对于历史发展的革命性作用更是难以估量;即使是以晦涩思辨著称的德国古典哲 学也被马克思称作“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尤其需要强调的是青年黑格尔派,尽管马 克思指出他们在最为激进的言辞背后掩藏的是最为保守的思想,然而,马克思也没有否 定他们反叛现实和改变世界的思想动机。实际上,正是他们对宗教和政治的激进的批判 态度和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吸引着青年马克思的注意力。可见,任何哲学都不是纯粹 的概念游戏、思想体操,任何哲学都具有“改变世界”的强烈愿望或动机,而且也的确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变革现实、推动历史的思想解放作用。
其次,从哲学的理论性质看,哲学之为哲学就在于其批判性和超越性。哲学首先要批 判和超越的就是现实。任何哲学都是在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超越中建构起来的。“任何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时又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注:《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121页。)作为二者的统一,哲学 不仅反映和表征着现实的“时代精神”,而且还批判性地塑造和引导着新的“时代精神 ”。批判现实、“改变世界”是哲学的理论性质所决定的哲学的宿命。因此,哲学的理 论性质决定了任何哲学都具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双重功能。
第三,马克思哲学作为哲学,也具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双重功能,而且 ,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有马克思哲学才真正实现了这两种功能的统一。它作为“时代精 神的精华”必然反映和表征着时代,即,解释着现存世界;它作为“文明的活的灵魂” 又必然构成对现存世界的批判,即,改变着现存世界。马克思哲学作为“改变世界”的 哲学,若要切实承担起“改变世界”的功能或任务,真正起到理论指导的方法论的作用 ,必须具备科学地“解释世界”的功能,科学地把握社会历史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规律。 否则,“改变世界”也就成为“空想”,或者仅仅是一种“善良的愿望”而已。
可以说,任何哲学都具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双重功能。既然如此,“解 释世界”的哲学和“改变世界”的哲学的区分的根据何在?前马克思哲学也具有“改变 世界”的动机或功能,为什么称之为“解释世界”的哲学?马克思哲学并非排除“解释 世界”,为什么称之为“改变世界”的哲学?这些追问充分暴露了理解“解释世界”和 “改变世界”的第一悖论,即:一方面,在思想前提上,人们承认任何哲学都具有“解 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双重功能;另一方面,人们却又不顾这一思想前提,试图从 功能的角度把哲学区分为“解释世界”的哲学和“改变世界”的哲学。
这是一个逻辑悖论。只要否定了这一逻辑悖论的前提,只要不再把“解释世界”和“ 改变世界”理解为哲学的功能,也就消除或超越了这一逻辑悖论。超越这一逻辑悖论的 通常思路是从哲学的理论本性的角度去理解“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解释世界 ”和“改变世界”分别标志着前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本性。然而,通过分析 我们就会发现,虽然这种思路超越了第一层悖论,即逻辑悖论,但是由于难以把握马克 思哲学的理论本性,却陷入更为深层的思想悖论之中:
从理论本性看,前马克思哲学之所以为“解释世界”的哲学,是因为它们都无一例外 地寻求一个能够“解释世界”的终极的根本原理,无论这个根本原理是“本原”、“上 帝”还是“理性”。他们认为只要人们把握住那个“解释世界”的根本原理,就能够轻 而易举地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改变。正如恩格斯所说,黑格尔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性要得到证实,人类就要马上把他的哲学从理论转移到实践中去,并按照黑格尔的原则 来改造整个世界。这是他和几乎所有的哲学家所共有的幻想。”(注:《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219页。)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寻求一个能够 真正“解释世界”的根本原理。前马克思哲学一直坚持不懈地寻求的就是这个“解释世 界”的根本原理。
马克思哲学打破了“思辨哲学的幻想”。前马克思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企图一 劳永逸地“解释世界”、希求绝对真理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这样给哲学提出的任务 ,无非就是要求一个哲学家完成那只有全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219页。)前马克思哲 学“只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最终却无法真正“解释世界”,而只能达到 对现实的辩护性解释。即“用另一种方式解释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借助于另外的解 释来承认它。”(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4页 。)马克思使哲学的理论本性发生了质的改变。马克思哲学抛弃了旧哲学一劳永逸地解 释世界进而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来改变世界的“思辨的幻想”,不再企求也“绝不 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4页。),而是立足于“革命的实践”,“在批判旧世界中发 现新世界”。因此,马克思哲学在理论本性上是“改变世界”的哲学。
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改变世界”的理论本性 ,人们有着两种表面不同,实则内在一致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认为,马克思哲学之所以是“改变世界”的哲学,是因为马克思哲学是“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者说,马克思哲学是“科学”,而且是“真正的实证科学 ”。在这种观点看来,马克思哲学否定了“思辨哲学”,开辟了对于“现实生活”的科 学研究。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观念出发,即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出发,找到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真实基础——实践,因而能够科学地说明现实 世界,尤其是使旧哲学陷入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领域。“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 得到合理的解决。”(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正因如此,马克思哲学不仅能够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能够现实地指导“改变 世界”的社会实践。在这种理解中,马克思哲学否定了“思辨哲学”,但却变成了“实 证科学”。
第二种理解,是与第一种理解针锋相对的。它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改变世界”的理 论本性,不在于其科学性,而是因为它是一种批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的确有关于社会历史的科学,但那不是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是内在于马克思主 义的各种理论之中的批判的人道主义精神或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马克思哲学之所以是 “改变世界”的哲学,是因为它是一种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批判理论,包括宗教批判、 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经济批判等等。通过对与人相异化、危及人的自由本性的一 切东西的无情批判,展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前景。
这两种理解虽然互相对立,但却是内在一致、相互补充的。在第二种理解看来,第一 种理解所说的科学的部分并非马克思的哲学,而仅仅是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在第一 种理解看来,第二种理解所指的人道主义仅仅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旨趣,而马克思哲学 区别于旧哲学的地方就在于,它把这种理论旨趣诉诸于科学,从而使之具有现实可能性 。无论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科学还是理解为人道主义,都没有跳出哲学与科学的二元关 系来理解哲学的理论本性,因此两者有着同样的理论前提:哲学的知识论立场——把哲 学理解为最普遍的知识或最高的科学;有着相同的结论:马克思哲学不再是哲学——它 或者是科学,或者是人道主义。
胡塞尔把这种西方哲学传统中的根深蒂固的知识论立场称作哲学的“本欲”(注:胡塞 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页。),正是这种哲学的知识 论立场从根本上规定着前马克思哲学的“解释世界”的理论本性。前马克思哲学之所以 孜孜以求那种“解释世界”的根本原理,就是为了把哲学建构成“具有最高的概括性( 最大的普遍性)和最高的解释性(最大的普适性)的知识”、最高的科学(注:参见孙正聿 :《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就在于破除或超越了哲学的知识论立场。因此,如果仍然局限于哲学的知识论立场,就 不可能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本性。换言之,只有站在马克思哲学的立场上才能理解马 克思哲学的“改变世界”的理论本性。这便进入到理解“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 第二层悖论:
一方面,只有超越了前马克思哲学的知识论立场或“解释世界”的理论本性,才能理 解马克思哲学的“改变世界”的理论本性;另一方面,马克思哲学的“改变世界”的理 论本性正在于对前马克思哲学的知识论立场的超越,如果不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改变世 界”的理论本性,也就无法超越前马克思哲学的知识论立场。
这是一个解释学悖论。超越解释学悖论的合理途径只能是以正确的方式进入悖论,因 此,超越这一悖论的关键,就在于通过对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切实研究,达 到自我与马克思哲学的“视界融合”,从而超越哲学的知识论立场。而且我们发现,人 们在理解“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时所陷入的两层悖论,即“逻辑悖论”和“解释 学悖论”是紧密相关的。“解释学悖论”是“逻辑悖论”的深层的思想根源;“逻辑悖 论”则是“解释学悖论”的必然结果。人们之所以总是倾向于从功能的角度理解“解释 世界”和“改变世界”,其症结就在于没有跳出哲学的知识论立场,达到马克思哲学的 思想高度,站在马克思哲学的立场上来理解马克思哲学,因而总是以科学对世界的解释 和改造作类比来理解哲学的“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
由此可见,能否超越哲学的知识论立场,站在马克思哲学的立场上来理解马克思哲学 及其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是超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悖论的关键。
二、超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悖论
自马克思哲学创立以来,人们就一直探讨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之所在。就我国学界而 言,最富有成效的探讨集中在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在上世纪80年代,以批 判传统教科书、改革传统教科书体系框架为锲入点,深入展开了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本 性和革命性意义的探讨;进入90年代以来,学界更以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广阔背景为参照 ,围绕着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探讨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本性和革命性意义。经过广泛而 深入的理论探讨,学界逐渐在如下两点上达成共识:
其一,马克思哲学是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之一,因而马克思哲学当然属于现代哲学的范 畴,当然具有现代性。
其二,马克思哲学的变革是一种全方位的“哲学范式”的根本转换。包括哲学的目的 或理论旨趣、哲学的视野或研究对象、哲学的主题或核心问题、哲学的思维方式或话语 方式、哲学的理论形态以及哲学与其它文化样式的关系等。
学界对于这种“哲学范式”的根本转换,从不同的角度作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丰硕 的成果。概而言之,有两个主要的角度:一个是从哲学的视野或研究对象转换的角度探 讨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哲学范式”的转换: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视野或研究对象由 脱离了人的自然或宇宙向现实的人类世界的转换;另一个是从哲学的思维方式或话语方 式转换的角度探讨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哲学范式”的转换: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思 维方式由“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向“实践论的思维方式”的转换(注:人们对于这两种 思维方式或话语方式有着不同的称谓,但是这两种称谓具有代表性。)。
虽然两者发论的角度不同,但却共同提示着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即从哲学主题转换的 角度去探讨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哲学范式”的转换。前者认为,马克思哲学把哲学的 视野转向现实的人类世界,也就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现实人类实践中的人与世界、 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等关系问题。马克思哲学本身“就是对人类实践 活动中各种矛盾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思。”(注:肖前、李淮春、杨耕主编:《实践唯物 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后者认为,马克思哲学创立了 “实践论的思维方式”,也就为自己提出了新的任务,“就是去回答那些由于改变现存 世界而产生的各种理论课题。”(注:高清海:《高清海文存》第3卷,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193页。)
哲学史上的历次哲学革命,包括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哲学革命,都实现了哲学主题的 根本转换。因此,完全可以从哲学主题转换的角度来考察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哲 学主题是哲学理论的核心。每个哲学理论归根到底都是对于某个哲学主题的探讨。哲学 主题对于哲学理论的核心意义,类似于阿尔都塞所谓的“理论总问题”对于理论体系的 意义,或拉卡托斯所谓的“理论硬核”对于“科学研究纲领”的意义。如果哲学主题转 换了,整个哲学理论必将发生全局性的变化。马克思的那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 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传达的思想内涵,正是马克思哲学所实 现的哲学主题的转换:即哲学主题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根本转换。
古代哲学的主题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它直接从世界自身出发追问世界的统一性 。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实验科学的独立与发展,人类逐渐意识到,人类对于世 界的理解或解释,即关于世界的思想并不必然具有客观必然性,思想的客观必然性是需 要证明的。这样“思想的客观性问题”就构成了近代哲学的主题。近代哲学是从意识或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出发,反思人类对于世界的解释或关于世界的思想的客观性的根 据。因此,“解释世界”构成了近代哲学的主题。
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主题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历史性转换。马克思哲 学认识到,“解释世界”或“思想的客观性问题”是一个脱离了人的现实存在的抽象问 题,人类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批判性地揭示人类的现实存在状况,进而为“ 人类的解放”指出一条现实的道路。马克思哲学的世界不是无所不包的宇宙总体,也不 是与人相对立并与人无关的自然界,而是现实的人通过实践而建造并生活于其中的现实 世界,“人就是人的世界”。特定的生产方式或人的存在方式是现实世界的深刻基础。 在马克思哲学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构成了现实世界的深刻基础,也构成人类存在的 历史性前提。因此,“改变世界”作为马克思哲学的主题,也就不是通常意义的如何改 造自然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变人的现实世界、改变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的问题。简言之 ,就是反思人类自身存在的合法性问题。通过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合法性的反思和批判, 实现人类存在方式的历史性改变,推动人类历史的前进。因此,如果说,“解释世界” 作为近代哲学的主题是“思想的客观性问题”,那么,“改变世界”作为马克思哲学的 主题就是“存在的合法性问题”(注:关注人类的现实世界、关注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包 括马克思哲学在内的整个现代哲学的根本旨趣,因此,“改变世界”或“存在的合法性 问题”不仅是马克思哲学的主题,也是整个现代哲学的主题,是当今时代向哲学提出的 问题。)。
从哲学主题转换的角度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进而把“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 分别理解为近代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的主题,能够更为鲜明地揭示马克思哲学的“改变世 界”的理论本性。
首先,超越哲学的知识论立场,不再简单地把马克思哲学看作是“科学”或“人道主 义”。虽然马克思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 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74页。)然而,对现实的描述并非那么简单,也不是实 证科学所能胜任的。马克思说:“只是在人们着手考察和整理资料——不管是有关过去 时代的还是有关当代的资料——的时候,在实际阐述资料的时候,困难才开始出现。”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74页。)这里出现的 问题就是实践所提出的“改变世界”问题,也即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因此,我们不能简 单地从科学的角度理解马克思哲学,包括“历史唯物论”以及《资本论》等政治经济学 批判著作,而应当把它们看作是马克思对新的哲学主题的解答。同样,也不能走向另一 个极端,简单地把马克思哲学看作是离开了对人的现实世界的实证考察的人道主义理论 。
其次,深入马克思哲学的内容,不再仅仅停留在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一切等抽象 的基本原理上。离开了“改变世界”的哲学主题,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都将变为教条 。正如张一兵教授所说,“认为实践活动是通向哲学新视界的入口或基石,或者是过渡 性的逻辑起点,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但实践绝不能是赫斯那种‘非历史主义的抽象’东 西,”“而有着具体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物质发展基础的现代实践,才是马克思新 世界观的真正逻辑起点。”(注: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360-361页、第359页。)也正如李德顺研究员所认为的那样,实践的观点不是教条 ,而是一个自觉的能动的要求,它要求“创造性地回答现实生活中什么物质决定什么意 识”,而不是“天天念叨‘物质决定意识’。”(注:李德顺:《立言录》,黑龙江教 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由此我们便可以深切地领会恩格斯的下述思想,“即使 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 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 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这是对马克思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颂扬。正是围 绕着“改变世界”这一主题,马克思才深入到对现实的社会历史或实践的具体规定的深 入研究之中。
最后,展望马克思哲学的未来,不再把马克思哲学看作是哲学的完成或终结。如果看 不到马克思哲学的主题转换,就会把马克思哲学看作是哲学的终结。例如,“实践的观 点”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观点。对此,人们的通常理解就是把实践看作是对旧哲学的主 题(无论是近代哲学的“思想的客观性问题”,还是古代哲学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以及由此生发的所有问题的彻底解答。因而也就有“实践观点的确立解决了所有旧哲学 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的说法。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何谈马克思哲学的未来发展?从哲学 主题转换的角度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转换,它所探讨的就不再是旧哲学的 问题,而是全新的问题。因此,与其说马克思哲学解决了所有旧哲学的问题,不如说它 抛弃了旧哲学的主题;与其说马克思哲学是哲学的终结,不如说它是哲学的新起点,它 提出了新的哲学主题并对这一主题作出了它自己的独特地回答。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 范畴的“实践”也应当从哲学主题转换的角度来理解(注:参见拙文:《“实践”与哲 学主题的转换》,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马克思哲学之所 以是当代不可超越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所提出的新的哲学主题仍然具有当代意义。 正如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所说,“在法国知识界非马克思主义化之后……大理论 家更为明确地意识到他们自己的工作是如何建立在马克思主义问题性(再强调一次:不 是马克思主义本身)之上的。”(注: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 1997年版,第3页。)马克思哲学的未来就是马克思哲学的主题的进一步深入探讨。
只有从哲学主题转换的角度,把马克思哲学的革命理解为哲学主题从“解释世界”到 “改变世界”的根本转换,把“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分别理解为近代哲学和马克 思哲学的主题,这样才能更为鲜明地揭示出马克思哲学的“改变世界”的理论本性,进 而根本超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两层悖论。也只有在哲学主题的意义上,我 们才能把前马克思哲学(准确地说是近代哲学)称作“解释世界”的哲学,把马克思哲学 称作“改变世界”的哲学。
标签:哲学论文; 科学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逻辑悖论论文; 时间悖论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知识论论文; 认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