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演变--人类社会演进的微观机制_社会结构论文

论人类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演变--人类社会演进的微观机制_社会结构论文

论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演化——人类社会进化的微观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观论文,日常生活论文,人类社会论文,机制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人类社会结构及其进化机制的分析,始终是社会历史理论、文化哲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主题之一。然而,传统社会历史理论主要关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精神生产等层面的运动,所以这里所揭示的主要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宏观机制。至于人的生存方式、文化模式的历史演化,即人类社会进化的微观机制,则很少占据理性的注意力。20世纪的历史现实开始要求传统社会历史理论调整自己的研究视角。一方面,发达工业国家中出现的人的生存的文化—历史困境使历史演进的文化层面开始凸现;另一方面,不发达的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深化把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的转变提到了日程上。这两方面的进展都要求我们对人类社会进化机制的探讨由宏观走向微观。

为了揭示人类社会进化的机制,探讨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的历史演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首先必须调整我们的社会历史理论的视角。为此,我们需要引入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这一对重要的范畴。

日常与非日常:透视人类社会结构的新视角

不同的社会历史理论曾对人类社会(人的世界)的结构作了不同的划分,其中,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最有影响,它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基础。在这里,基于思考问题的角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尝试对人类社会结构做出一种新的划分。从总体上,可以把人类社会视作一个金字塔结构,它由三个基本层面构成。(1)处于金字塔顶部的是科学、艺术和哲学等活动的领域,是非日常的、自觉的人类精神和人类知识领域。由于这一领域所探究和揭示的是关于人本身的知识,关于自由自觉的和对象化的类存在物的知识,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觉的类本质活动领域。(2)处于金字塔中部的是非日常的社会活动领域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社会化大生产等。有的学者倾向于将这一类活动概括为“制度化领域”(A.赫勒语)因为这一领域直接涉及社会的体制和规范,在现代社会中,它主要靠法律和各种制度加以调节维持。(3)处于金字塔底部的是以个体的生存和再生产为宗旨的日常活动领域,它主要包括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以个体的肉体生命延续为目的的生活资料的获取与消费活动及其生殖活动;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等以日常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个体交往活动;以及伴随上述日常活动的重复性的日常观念活动。

如果我们对于人类社会这一金字塔结构的三个层面再做进一步的分析就会发现,它的前两个层面,即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领域和自觉的人类精神生产领域具有共性,构成了非日常生活世界,它与处于人类社会金字塔结构底基的日常生活世界相对应。简而言之,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以个体的生存与再生产为宗旨,后者以社会总体或类的存在与再生产为宗旨。相比之下,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这对范畴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对范畴相比,其不同点在于它拓宽了关于人类社会(人的世界)的定义域,因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只涵盖了由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和自觉的精神生产所构成的非日常世界,而没有包括衣食住行等日常世界。而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的整合则能涵盖人类社会的全部存在域。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很重视日常生活领域,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首先能够生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则明确把人自身的生产(即家庭和繁衍)与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并列为两种基本生产之一。只是后来人们在建构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内核的唯物史观时,没有对日常生活这一人自身的生产予以足够的关注。

从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的视角透视人类社会的结构,其意义并不限于它能更加全面地涵盖人类社会(人的世界)的存在域。更为重要的是,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的内在结构和图式的不同代表着人的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一般说来,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均是人的基本活动领域,但人的活动在其中往往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和活动图式。如果我们以现代发达的非日常世界为典型,可以说,在这些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和自觉的精神生产中,决定人的基本活动图式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这样几方面:(1)以科学技术发展为依托的科学思维和技术理性;(2)现代艺术和哲学所代表的主体意识和人本精神;(3)基于理性和公众意志的各种规则、制度和法规。而在典型的、尤其是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的日常生活世界,人的基本活动图式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基本要素构成:(1)自在的活动方式: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2)经验主义的活动图式:传统习俗、经验和常识;(3)自然主义的立根基础: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和天然情感;(4)自发的调控系统:家庭、道德和宗教。这样一来,从内在结构和基本图式的角度,我们可以断言:日常生活是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占主导地位的领域,而非日常生活则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实践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当然,在这一领域中也存在着异化现象)。

具体说来,日常世界是一个未分化的、自在的、自发的、自然而然地运转的领域,它同日新月异、充满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和精神生产领域形成鲜明的对照。在自觉的精神生产和社会活动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常常需要求助于创造性思维,需要依据科学逻辑和哲学逻辑不断提出“为什么”和“应如何”的问题。而在典型的日常生活中,人不必或很少提出“为什么”和“应如何”的问题,而只要简单地知道“是什么”即可。在这里,没有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人的行为以重复性为基本特征,起支配作用的不是创造性思维,不是科学逻辑和哲学逻辑,而是那些被人们世代自发地继承下来的传统、习惯、常识、经验,以及血缘关系和天然情感。这些自在的文化因素通过家庭、教育、社会示范、模仿类比等方法而自发地渗透到一代又一代日常生活主体之中。于是,人们就这样习以为常地、理所当然地过着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这样的日常生活同充满创造和竞争的非日常生活相比,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感和“在家”的感觉,但也带有极强的保守性和惰性。

从上述分析可见,关于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的划分及其内在结构和图式的分析,的确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透视人类社会结构的新视角。而且,当我们把这样一种见解用于对人类社会进化机制的分析上,我们的认识也将大大地深化。我们将会发现,日常生活领域和非日常生活领域在不同历史时期各自社会历史方位的不同,直接决定着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的不同,而这又进一步制约着社会的进化程度和发达程度,在现代,则标志着一个民族的现代化的程度。

日常生活世界的沿革

我们在这里谈论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演进,并不着眼于描述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和侧面的变化,也不是封闭地、孤立地揭示日常生活内在结构和一般图式的变化,因为日常生活的这种内在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常生活在整个社会中的方位与比重,以及它对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的类本质活动的开放程度。我们的主题是从日常生活世界与非日常生活世界的交互作用的角度,揭示古往今来日常生活的社会历史方位的演变,以此来透视日常生活世界的演化趋势和人类历史的进步机制。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依据人类文明形态的更替把迄今为止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演化史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与原始文明相对应的原始日常生活、与农业文明相对应的传统日常生活、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现代日常生活。从总体上来看,由古至今,日常生活在个体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中的比重或方位呈现下降或弱化的趋势。日常生活世界曾经是人类社会(人的世界)的原生形态,而非日常生活世界则是人类社会的次生形态。人的世界的历史建构一般遵循着从日常到非日常的基本途径,而当非日常生活世界真正建构并日渐发达时,日常生活世界则逐渐作为人类社会和历史的潜基础结构退隐为背景世界。

(一)原始日常生活:人类社会的原生态。

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在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年左右的文明时代之前,人类曾经历过300万年左右的原始文明。漫长的原始时代对于全部人类历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奠定了人类历史的开端和基础。原始初民的世界是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即人类社会的原生态。从我们的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这一作为人类历史开端和人类社会原生态的原始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日常生活世界。换言之,原始初民把全部精力均投放到衣食住行、饮食男女这些带有强烈自然色彩的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涵盖了远古先民的全部生活与活动领域。那时,尚未建构起今天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庞大的非日常生活世界。因此,当我们断言原始世界构成人类社会的原生态时,实质上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世界构成人类社会的原生态,后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等非日常的社会活动领域和科学、艺术和哲学等自觉的精神生产领域均是从这一原始日常生活世界中分化出来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证。

首先,远古时代的先民们所进行的获取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尚未构成相对独立的、非日常的社会活动领域,而是与生活资料的消费直接交织在一起的、凭借天然的或简单人造的工具而自在自发地进行的活动,是纯粹的日常活动。无论是原始社会早期的天然植物及其果实的采集活动,还是后来的狩猎活动,还有原始社会晚期发展起来的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都没有超出日常活动的阈限,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决定了原始初民完全凭着盲目的自然节律的支配而自发地活动,其活动结果仅够维持其家庭成员的最低限度的日常消费。

第二,在原始时代,人们尚未发展起非情感性的、自觉的、非日常的社会交往活动和自觉的精神交往活动,原始交往严格局限在由血缘关系和天然情感所维系的狭隘圈子,因而属于典型的情感性的、自在的日常交往活动。一般说来,原始交往主要在两上层面上展开,一是家庭成员间的交往,二是氏族成员间,包括邻里、朋友、亲属间的交往。这两个层面的交往均未超出日常交往的范畴。性交往关系、血缘关系、情感关系、共同生活的关联决定了原始交往是封闭的、狭隘的、自在的日常交往。

第三,原始初民尚未建构起政治经济管理等非日常的社会机构,原始氏族制度从本质上讲只是血缘家庭关系的自然放大,并未超越日常生活范畴,因而不具有超日常生活的社会化组织的功能,而只行使对日常生活的自发调节功能。

众所周知,国家及其管理机构的出现标志着非日常的社会活动领域的形成,而国家的根本特征或重要组织原则,便是按地区而不是按血缘来划分和组织自己的居民。原始氏族制度则根本不同,虽然在某些历史情形中,氏族制度会呈现很发达的状态,在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等各个组织层面上均建立起议事会、人民大会等机构,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非日常的社会组织机构。因为氏族制度的最基本原则便是严格按照血缘和血统关系,而不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和组织自己的成员,因此,氏族制度从本质上是凭借传统、习俗、巫术、图腾、集体心象等自发地调解日常生活的日常组织。

第四,在原始时代,人们尚未形成对类本质和自我存在的自觉意识,通过原始巫术、图腾、神话等形成的表象世界尚不是自觉的、非日常的精神世界和知识世界。这一精神表象世界的核心信念是“万物有灵”、“天人感应”、“物我不分”,因而原始思维是一种无个性的、缺乏自我意识的集体表象或集体无意识,是一种停留于“是什么”层面,而缺少“为什么”和“应如何”维度的自在的思维,是一种自在的、重复性的日常思维。

从以上四个基本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原始时代,人们的生产活动、交往活动、社会组织活动和观念活动都严格地局限于由血缘或血统同天然情感交织而成的血族团体或狭隘的天然共同体的范围内,是作为纯粹的日常活动,围绕着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生老病死这些自在的生存而展开的。非日常的社会活动和精神生产尚处于潜在的、萌芽的状态之中,这是原始时代漫长而又封闭、落后、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二)传统日常生活:不发达的非日常世界的坚固基础。

所谓传统日常生活是指农业文明条件下的日常生活。在时间尺度上,农业文明虽不能同漫长的原始文明相比,但是它却占据了迄今为止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形态。时至今日,也只是以西方为主的发达国家彻底完成了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现代化进程,而许多国家依旧处于农业文明阶段或处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转型期。因此,传统日常生活依旧强有力地影响或制约着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与演化。

同原始日常生活相比,传统日常生活的社会历史方位有了一个质的改变:它不再涵盖人的全部生活或生存领域。进入文明时代后,从原始日常生活世界这一人类社会的原生形态中分化出人类社会的次生形态,非日常的社会活动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开始得以建构与发展。从此,人类社会不再是日常世界的一统天下,而是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并存的领地。

在原始社会末期,有两个重要因素的出现,导致原始日常生活世界的分化,进而导致非日常世界作为人类社会的次生形态,从原始日常世界这个母体中产生出来。这两个因素一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二是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分工。众所周知,在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劳动生产力开始提高,三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了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商品交换的流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其后果便是从原始日常生活世界中分化出独立的经济、政治领域及其相应的机构。如前所述,国家上层建筑打破了氏族制度的血缘关联和自然基础,它代表着非日常的社会组织形式的建构。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同样重要的历史事实是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分工,其结果是人类精神开始走向自觉,从原始日常生活世界中所内含的,通过巫术、图腾、神话等表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物我不分的精神表象世界中走出来,形成一个由少数职业思想家所代表的,以哲学、艺术,以及后来的科学所构成的独立的、非日常的精神生产领域。

总而言之,当人类告别原始时代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时,以有组织的政治、经济、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等组成的社会活动领域和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的精神生产领域所构成的非日常生活世界就开始建构并在以后的农业文明中缓慢地发展起来。这是人类历史进化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但是,我们同时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非日常世界的生成虽然使农业文明时代日常生活的社会历史方位,与原始日常生活的社会历史方位有很大的不同,但它并没有根本改变日常生活的自在的活动图式、封闭落后的状态以及对人类社会和个体存在的决定性制约作用。即是说,传统日常生活在农业文明时代依旧是人的主要生存活动。原因很明了,在农业文明条件下,日常生活结构还十分强有力,它不是作为人类社会的潜基础结构或背景世界,而是作为人类社会的直接的基础结构支撑着非日常生活世界。而那时的非日常生活世界还不发达,结构也相对简单,远远不能同工业文明条件下发达的非日常生活世界相比。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经济条件下自然分工、人身依附、土地依赖、等级制度等因素决定,只有少数人能走出日常生活世界,进入有组织的公共社会活动领域和自觉的精神生产领域,而绝大多数人口则被闭锁在直接的天然共同体中,停留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因此,在整个农业文明时期,日常生活依旧是社会的占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的存在领域。对于传统日常生活的这一社会历史方位,可以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第一,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是分散的、小规模的小农经济,是依据自然节律而自发地进行的重复性的实践活动,而社会化的大生产尚未发展起来。因此,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并未与日常生活相分离,并未作为非日常的类本质活动,而是作为同日常消费活动直接交织在一起的日常的、自在的类本质的活动。

第二,在农业文明条件下,人主要生存在由宗法关系维系的自然秩序中,尚未建立起自觉的社会关联。换言之,农业文明条件下的人尚未建立起自由、平等、自觉、开放的非日常交往,而是作为自在的日常生活主体而进行着以血缘关系、宗法关系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日常交往。

第三,农业文明条件下的精神生产领域相对不发达,只是少数人独占的领域,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和条件进入非日常的精神活动领域,既不能同自觉的人类知识建立起自觉的关联,更不可能参与精神创造活动,他们终生停留在自在的日常观念世界之中,凭借着重复性的和自在的日常思维而自发地生存。

如果说在原始时代是日常生活领域涵盖了人的全部生存领域,那么在农业文明时代,则是庞大的和强有力的日常生活结构支撑着相对狭小相对简单的非日常社会结构。因此,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依旧强有力地统治着人的世界,塑造着人的自在自发的生存模式,使绝大多数人终生停留为自在的日常生活主体。这是农业文明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深层原因。

(三)现代日常生活:发达的非日常领域的背景世界。

所谓现代日常生活是指与现代工业文明相对应的日常生活。同从原始日常生活向传统日常生活的过渡相比,从传统日常生活向现代日常生活的转变,导致更为深刻的社会变化和日常生活的社会历史方位的巨大变化。其本质差别在于,在农业文明时代,日常生活依旧是人类社会的主导性存在领域,而非日常世界相对狭小与不发达;而在工业文明条件下,以社会化大生产、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为内涵的社会活动领域和以科学、艺术、哲学为主要形态的精神生产领域飞速发展,从而使非日常世界急剧膨胀与拓宽,而日常生活世界则退隐为狭小的私人领域,成为人类社会的潜基础结构和背景世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工业文明对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冲击和改造。

第一,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一方面打破了封闭保守的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使生产活动不再同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活动直接合一,不再属于自在的、零散的日常活动,而是同日常生活相分离,形成独立的、非日常的、有组织的、自觉的社会活动领域;另一方面斩断了传统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人身依附,消解了封建等级制和血缘宗法关系对人和社会发展的束缚,从而为一切人进入非日常生活世界提供了均等的机会,使非日常活动成为每一主体生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极大地促使非日常世界的发达与膨胀,尤其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中,非日常世界迅速取代了传统日常生活的地位,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性存在领域,而日常生活世界则开始从历史舞台的中心移到背景或边缘。

第二,在工业文明条件下,人们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日常交往阈限,基于天然情感和血缘关系的自在的日常交往开始降为从属的、私人活动的领域,而非日常交往得以确立和发展,交往的自由与空间越来越大。在社会化大生产、商品流通、社会管理、政治活动、学术交流、精神生产等领域中,以理性、法制、自由、平等、自觉、开放为特征的非日常交往迅速发展,成为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这为平等的、理性的、民主的、人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确立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三,支撑着工业文明的两大主导精神,即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极大地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把人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的和创造性的生存状态,使人们不再满足于重复性日常思维所关心的“是什么”,而是更多地借助于科学思维探寻“为什么”和“应如何”,由此开始超越单纯日常生活主体的保守性思维图式和活动方式,逐步培养起非日常活动主体的创造性和主体精神。

由上述可见,在工业文明时代,日常生活世界的确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与重建的历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自在的和封闭的日常生活世界,非日常世界的领地急剧扩大,结构日益复杂化,而日常生活世界的领地则在急剧缩小,它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切割与重建,被挤到后台,作为私人消费领域而退隐到背景世界中,成为与轰轰烈烈的非日常世界相对应的狭小的私人领域,成为人类社会的潜基础结构。

从原始时代日常生活世界的一统天下,到农业文明时代作为不发达的非日常世界之坚固基础和人类社会主导性存在领域的庞大的日常生活世界,再到现代工业文明时代作为发达的非日常活动领域之背景世界和私人活动领域的狭小的日常生活世界,人类社会演化或人的世界建构的确循着一条从日常到非日常的逻辑,这一演化机制带来了双重效应:从主导方面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充满竞争和创造机遇的非日常世界,工业文明时代的个体和人类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但是,另一方面,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非日常世界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过分挤压与冲击也会使人失落日常生活世界给予人的自在的安全感、自在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工业文明条件下的异化现象的重要基础。

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的关联模式及其现代启示

行文至此,我们从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在人类历史中相互关联及其各自的社会历史方位的变化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微观演化机制做了探讨,而作为这一探讨的结语,应当是揭示人类社会这一演进机制对于我们的理论和实践的现代启示。而为此,我们应当从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之间的不同的关联模式入手。因为从前述分析已往可以看出,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的整合涵盖了人的全部生存领域,而个体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化的程度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者的整合或关联状况。从前述历史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之间的三种基本的关联模式。

第一种模式:过分强大的日常生活结构和相对不发达的社会活动和精神生产。这时,社会大多数人沉溺于日常生计,中有少数人进入非日常活动领域。而且,日常生活的图式和方式还常常侵蚀一般社会活动和自觉的精神生产领域。因此,在这种关联模式中,社会以“过去”为定向,其各方面的发展速度相对迟缓,这往往是大多数传统农业社会的写照。在这种情形中,社会发展的契机在于打破过分沉重的日常生活结构,如西方的现代化就是如此。

第二种模式:过分发达的非日常世界和被切割的支离破碎的日常生活世界。这是西方发达国家高度工业化之后出现的情形。政治、经济、科技的发达带来了社会各方面的高速发展和内在驱动力,但也带来了人的异化、焦虑、孤独、无家可归的感觉,日常生活世界被切割并被压缩到背景世界中,自在的意义和价值世界也随之失落。这正是处于文化危机之中的西方人寻求回归生活世界,重建精神家园的原因所在。

第三种模式: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协调同步发展。这一模式要求日常生活的结构和图式为社会活动和精神生产创造适宜的条件,而分离已久的科学、艺术、哲学等人类精神“重归故里”,向日常生活领域渗透。这样,非日常活动领域为人提供自由创造和竞争的空间,而日常生活世界则为人提供安全感和家园;每个人都既是日常生活主体,又是非日常活动主体,他能同科学、艺术、哲学等人类精神建立起自觉的关联,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非日常活动中,都既能恰当地有限度地运用日常生活图式和重复性思维,又能自觉地求助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显然,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协调同步运演的理想模式。也是我们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所应达到的理想境界。

标签:;  ;  ;  ;  ;  ;  ;  

论人类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演变--人类社会演进的微观机制_社会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