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及发展路径研究
王艳花
(郑州师范学院体育系,河南 郑州 450044)
摘 要: 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资源运用最大化,是体育俱乐部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的特性,分析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原则,提出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体育俱乐部发展实践路径。
关键词: 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
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即使实现资源管理信息化模式,运动员训练工作仍处于艺术与科学创新模式,不能够做到资源管理的精准性模式。因运动员训练模式是动态的,其运动的动态性,决定资源管理的动态化,这为精准性资源管理模式带来一定的难度。对于体育俱乐部资源精准性管理,应与运动员训练形式相融合,以一种智慧与觉悟管理模式进行资源管理,增强资源的有效运用。因此,在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中,应知晓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的特性与原则,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资源管理质量,进而促进体育俱乐部走可持续发展路径。
3.2.4 饮食的护理 淋巴漏容易导致水、电解质和蛋白质的丢失,加剧术后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甚至导致伤口感染。术后即刻禁食,直至肛门排气后改为半流质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主,忌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10 d后改为普食,以避免便秘的发生,膳食仍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一、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的特性
1.紧迫性
在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中,运动员是体育俱乐部的主体,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促使体育俱乐部训练的时限性,导致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存在紧迫性。例如:运动员个性的差异性,在训练中对训练资源需求不一,这为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工作形成一定的难度,管理人员需要在为运动员训练提供适合的训练资源。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的任务在于教练员,为运动员提供运动资源,帮助运动员组织训练活动,使运动员能够以最小的运动资源,获取最大的运动成效。
2.综合性
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与运动员管理具有密切联系性,将两者相融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管理模式。而这种综合性是由于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本身决定的。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具有系统化与复杂化,不仅体现在运动训练上,还体现在资源管理本身上。运动员与资源管理虽说是两个系统,但其中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性。体育俱乐部资源是供运动员训练使用的,在资源管理中,不仅要对体育俱乐部资源进行全面认识,还应该将资源管理与运动员训练特性结合起来,根据运动员训练特性,为其提供训练资源,进而实现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的合理性与综合性。因此,根据体育俱乐部运动员训练特性,进行综合性资源管理模式,有助于增强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质量。
模拟系统运行100次,每次产生观测序列的长度为50,系统安全性概率阈值为0.95,如果当前系统安全性概率低于阈值,监控器根据当前的监控情况产生长度为10的反例并终止本次运行.在100次运行中,共计探测到4次系统安全性概率低于给定的阈值,表2列出了当系统安全性概率低于阈值时的观测序列及产生的反例.
3.科学性
2)在市场需求减小时,分别在β=1、β=0.2,而α为变量,和α=0.3,β为变量的情景下,分析供应链最优订货策略和期望利润的变化趋势.
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的原则
1.功能性
体育俱乐部在选择资源计划管理中,应满足体育俱乐部发展、运营需要,考虑资源管理计划是否能够满足体育俱乐部内务部发展需要,而这一管理模式是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的另一个考虑支点。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体育俱乐部传统资源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变革,从以往的纸质式管理模式转变为数字化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质量,但要想得到精准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同时,根据体育俱乐部运动员的特性,要想达到精准性资源管理模式是不现实的问题,只有在改革中不断的找寻可持续发展路径,坚持可组合性管理模式,使体育俱乐部管理资源更好的适应运动员发展需要,进而有助于促进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的二次开发模式。
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科学性,应对运动员训练信息全面掌握。因运动员训练信息与资源管理密切相连,在管理过程中,准确的掌握运动员训练信息,能够实现资源管理的优质化,增强资源管理效益,进而提升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时效性。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积极配合管理人员录入运动员信息,增强资源管理的有效性,进而促进体育俱乐部持续发展。
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在线学习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开放、更加自主、更加全面地开展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实践(见图1),形成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与学新形态。在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即“主导一主体”教学模式。
2.可组合性
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的灵魂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水平,基于运动员训练模式的不同,导致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方式的不同,因此,只有在资源管理理念上发挥其功能性,才能够在管理中收获良好的效益,进而促进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在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中,应将各个资源进行整合,以新进管理理念为导向,发挥管理功能性,实现资源管理的合理性,避免形成资源管理的浪费现象发生。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应体现其功能性,进而提升管理质量。
3.明确需求性
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对其生存至关重要,关系到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成败。基于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子管理模式,而这些子管理模式出现的问题会影响到整体管理模式。在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模式中,应细化管理模式,做到精细化管理要求,对资源管理进行监督管理,做好资源管理记录工作,进而提升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水平。同时,在可持续发展路径中,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中应是资源二次开发与整合工作,增强资源的可运用率,进而促进体育俱乐部进一步发展。
4.可持续发展性
在可持续发展视域下,体育俱乐部应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人性化管理,满足运动员训练需要,使资源进行最大化的运用,进而增强资源管理的有效性。首先,明确体育俱乐部发展目标,构建体育俱乐部发展计划,找寻在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方法将问题解决,增强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水平。基于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其资源管理所关注的问题点有所不同。例如:需要考虑体育俱乐部文化氛围、生存环境,结合比赛任务,分析所能够运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满足运动员训练与比赛需要,增强体育俱乐部知名度。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路径
1.构建信息化资源管理平台
互联网时代下,对体育俱乐部以往资源管理体系形成一定的冲击,需要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基于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在信息化资源管理模式中,能够更好地服务与运动员训练需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改变着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形式,可以说人们习惯借助互联网技术获取信息。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体育俱乐部应积极的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化资源管理平台,实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模式,不仅促进体育俱乐部进一步发展,还能够满足运动员发展需要。例如:构建在线咨询交流平台,运动员在线上可以咨询资源运用情况,或者在线预约训练资源,便于管理人员为运动员提前准备运动资源,增强资源管理服务模式,满足运动员个性化运动需要。同时,在互联网资源管理平台中,将体育俱乐部所有资源纳入到平台中,显示资源运用情况,便于运动员与管理人员知晓资源运用情况,进而增强资源管理的科学性。
2.构建资源信息信息库
基于运动员个性的不同,使运动员在资源获取中不相同。在以往资源管理中,大都是对运动员训练模式进行记录,根据运动员训练信息,掌握资源管理模式。而大数据的来临,可以构建资源信息数据库,将所有的运动员信息纳入到数据库中,对运动员训练进行实时监管,及时知晓运动员训练模式,以及所需的训练资源,调整资源管理模式,进而增强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大数据库,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分析、获取、运动员训练信息,通过训练信息,借助云计算分析数据,对运动员训练模式全面掌握,进而增强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质量。
3.实现资源共享模式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体育俱乐部可以与附近体育俱乐部实现合作模式,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以便更好地满足运动员训练需要。任何一个体育俱乐部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其不能够满足运动员个性化训练需要,而实现合作关系,实现体育俱乐部资源的共享模式,能够引领运动员到其他体育俱乐部中获取运动资源,进而提升资源管理服务质量。同时,在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中,应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增强其管理服务质量,使其更好的为运动员服务。例如:根据当前管理人员现状,开展培训工作,在培训中构建培训方案,鼓励管理人员参与到培训中,增强其专业化管理能力,进而更好的为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服务。同时,在选购体育俱乐部资源时,也应该考虑运动员训练模式,看选购的资源是否满足运动员训练需要,为运动员提供丰富的资源,进而增强运动员训练有效性。只有在资源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资源选购中,立足于运动员训练模式与发展需要,增强资源运用合理性、科学性、针对性,进而促进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俱乐部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资源管理质量提升中,只能够做到资源管理的合理化模式,不能够做到精准性原则,但资源管理与运动员训练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因此,在资源管理中,应构建信息化资源管理模式以及大数据资源库,全面理解运动员训练模式,为运动员提供适合的训练资源,进而促进体育俱乐部走可持续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童建红,曾丽芳,潘宏波.广西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2018,39(6):67-68,71.
[2] 芦宏亮.高校体育俱乐部“成功体育”教学改革——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棒垒球俱乐部为例[J].运动精品,2018,37(7):8-9,11.
[3] 李骁天,郭世豪,车利.北京市社区体育俱乐部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协同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1):90-97.
[4] 袁平君,闫彩红.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宁波市的调研[J].浙江体育科学,2016,38(6):9-12.
标签:体育俱乐部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资源管理论文; 郑州师范学院体育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