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批判理性主义的不相容_理性主义论文

论批判理性主义的不相容_理性主义论文

论批判理性主义的自身不相容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相容性论文,理性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批判理性主义在波普哲学中的地位

卡尔·波普是本世纪极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早在30年代,他就在《研究的逻辑》一书中初步阐述了批判理性主义的基本观点:以证伪主义原则反对并代替经验证实原则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以客观主义反对并代替主观主义作为知识论的主要特征,以理论检验的演绎逻辑反对并代替归纳主义作为有效的科学逻辑,以试错法代替归纳法作为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内容等等。在40年代,他把批判理性主义应用到社会政治哲学领域,用建立在批判理性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开放社会理论反对并代替一切历史决定论观点。之后,波普即开始拓展批判理性主义,先后应用批判理性主义原则系统阐述了猜想——反驳方法论、客观主义的进化的(或称新达尔文主义的)知识论、“三个世界”宇宙论,还与人合作把三个世界理论应用于身心问题研究。

波普自50年代以来发表的理论,仅就哲学基本立场来说,都没有超过在30年代差不多就都阐明了的批判理性主义核心原则。 正如波普在50 年代认为的那样,批判理性主义是他的全部哲学观点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原则。本文从波普本人对批判理性主义的理解出发,证明批判理性主义其实是一个自身极度不相容的哲学理论体系。

二、批判理性主义的非理性主义基础

在波普哲学中,理性主义(广义)一词是在与非理性主义相对、而不是与经验主义相对的意义(狭义)上使用的。他把理性主义分成“非批判的”或“全面的”(uncritical or comprehensive )理性主义和“批判的”(critical)理性主义。他认为,理性主义“不仅涵尽理智的活动,而且包括观察和实验”,因而理性主义包括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狭义)两个方面。〔1〕由于这个显著的原因, 批判理性主义可以说一开始就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狭义)之间的某种折衷。

批判理性主义是在反驳与之对立的其他观点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它的合理性也是在反驳其他观点的过程中得以阐述的。波普认为,非批判的理性主义是一种“我不准备接受任何无法以论证或经验来支持的东西”的心态,它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是不可能的,因为它的有效性需要与它本身矛盾的“信仰理性”的支持,结果陷入了说谎者悖论。但非理性主义在逻辑上却是可能的,因为这不过是一种“把人类行动的主要源泉当成情绪和激情,而不是理性”的观点,在逻辑上没有矛盾。但波普又认为,在比较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所引起的结果基础上作出的“道德的决定”只能是“选择”理性主义。〔2〕他写道:虽然, 一种未加批判的和全面性的理性主义在逻辑上站不住脚;同时,虽然一种全面性的非理性主义在逻辑上站得住脚,但我们也没有理由要采取后者。因为还有其他也站得住脚的态度,特别是批判理性主义。它承认以下一种事实:就是基本上理性主义者的态度是建立在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决定,或建立在“信仰理性”上。这样一来,我们的选择就是开放的。我们可以选择某种形式的非理性主义,包括激进的或全面的非理性主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种批判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坦白承认它自己的限制,及它的基础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决定(这样它就比非理性主义要好一点)。〔3〕

对波普来说,不管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归根到底都是以非理性主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说明自己的;在逻辑上,即在纯理性主义的标准上,它们都是建立在非理性主义的“信仰理性”的基础之上的。波普指出,批判理性主义是非批判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调和,是“对非理性主义作最小让步”的非理性主义。〔4 〕这就注定了从批判理性主义立场出发无法说明其何以胜过非批判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因为从批判理性主义角度来看,它们之间的实质性区别仅仅在于个人选择上的差异。

三、批判理性主义原则的含义

批判理性主义是“一种随时准备接受批判性论证,并从经验中来学习的态度”,这种态度只承认“我可能错,你可能对,通过努力,我们可更进一步接近真理”,而不承认知识的确定性,认为一切知识都是可错的。〔5〕批判理性主义还可以进一步从以下几个角度阐述。

1.从理性功能角度 作为一种随时接受反驳并从经验中学习的批判的态度,批判理性主义以一种功用主义的态度理解理性,把理性仅仅视作一种批判的功能,并对古典理性主义关于理性本质和理性本源的讨论采取弃置一旁、不予理睬的态度。〔6〕在波普看来, 关于理性是什么的讨论是就语词进行的争论,非但无益,反而导致思辩的玄想。〔7 〕因此,最好是从理性做什么的角度,即从理性功能的角度讨论理性。〔8〕理性的功能就是批判,而批判就是理性的功能。

2.从理性实际应用角度 批判理性主义首先是作为一种方法即“理性讨论”的方法加以应用的。这是自然科学和哲学所共同使用的方法,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应尽可能澄清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二是我们应批判地检验所提出的各种解决办法,尽可能对各种解决办法予以批判、反驳,而不是努力为之辩护,因为只有这样,讨论才会富有成果,才能找到对问题的明确的解决办法——尽管最后选择的办法本身仍是可错的。〔9 〕波普把理性批判的态度当成理性讨论的根本要求,认为通过理性的讨论或批判可以获得更好的或最好的理论和方法。理性的批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尽管作为大胆猜测的理论始于问题,但问题本身并不是动力。

3.从理性实际存在方式角度 波普认为,虽然理性“像语言一样,可以说是社会的产物”,但理性的立场只能来自“某些具体的个人”。〔10〕波普所说的理性是一种个人理性,但不是孤立个人的孤立的理性,而是包含着“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个人理性。 〔11 〕由于如何解决理性的私人性与可交流性之间的矛盾对于批判理性主义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使波普早期关于理性的私人性和主体间性共存的观点对于理解和把握批判理性主义及其演变显得特别重要。波普曾把这个观点称作“理性主义者之对事不对人的讨论态度”。〔12〕在早期,波普不但以此作为理性的私人性、理性讨论或批判的可能性及必要性等观点的形而上学依据,还根据主体间性的观点使理性面前人人平等成了批判理性主义者所“固有的成见”,从而使批判理性主义与他在社会政治哲学中的价值观点之间具有了共通的形而上学基础。关于主体间性的观点为波普下列重要论点提供了依据:①反对黑格尔主义的“集体主义”理论,因为根本不存在什么集体,存在的只有具有独立平等理性的、通过理性的讨论批判而沟通的、迥然各异的个人;〔13〕②反对权威主义,因为权威主义否定了在理性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14〕③反对心理主义,因为心理主义过分强调理性的私人性,否定了客观知识的存在,使理性的讨论和批判失去了客观对象;④为“开放社会”找到了理论依据,因为主体间性的观点使得理性批判的态度不仅适用于单个个人,而且适用于处理不同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一旦每个人都选择了批判理性主义,则封闭社会就会转向开放社会;〔15〕⑤为知识的客观性找到了现实依据,〔16〕因为在波普知识论中,主体间性与客观性其实是一回事;〔17〕⑥把理性看成既是个别个体的理性又是许多个体的理性的观点,还为建立波普社会政治哲学中颇具特色的所谓“人类理性的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18〕

四、批判理性主义内在矛盾的具体表现

为了把批判理性主义原则贯彻到知识论、社会政治哲学、宇宙论等领域中去,波普讨论了它的应用的可能性及有效性等问题。正是这类讨论明显暴露了批判理性主义在理论基础上的矛盾和混乱。

1.关于理性的私人性与可交流性问题 波普的主体间性理论似乎很重要,但随着三个世界宇宙论的提出,个别理性与主体间性相统一的观点发展了:它们被分割开来,分别成了世界2和世界3的核心特征。用三个世界的理论可以这样理解理性:如果从过程和活动的角度来看,理性属于世界2,即属于个人的主观的心理活动的领域, 这是纯粹私人的领域,没有可交流性,是完全主观的,更谈不上对这种意义上的理性加以直接的讨论了。但从内容或结果的角度来看,理性属于世界3 ,即属于由猜测、问题、理论、故事、艺术、书籍、工具等客观的思想内容构成的领域,世界3 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还是部分自主的,我们可以在世界3的范围内,从理性出发对理性的一切内容加以批判的讨论。〔19 〕这样,理性的私人性与可交流性就只有通过世界2与世界3相互作用才能统一。由于波普拒绝讨论他所谓的语词意义问题,〔20〕其关于理性的私人性和主体间性的观点在三个世界宇宙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之后,就不再具有原来的重要性了。因为在建立了三个世界理论后,问题、猜测、理论、批判和讨论等等都被认为是发生在世界3 中的事情,其客观性、实在性和可交流性无须通过主体间性就可以说明。 关于世界3的客观实在性以及世界3与世界2相互作用的观点取代了主体间性理论。可以说,波普最终是以形而上学的实在论解决理性的私人性与理性的可交流性之间的矛盾的(只有解决了这个矛盾,才可能说明理性批判何以导致更好的理论这一批判理性主义核心观点的逻辑可能性)。但这种实在论何以可能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能使批判理性主义走向自身的反面即某种非批判的理性主义,因为整个三个世界的理论都是奠定在无法说明客观标准的“我猜测”的基础之上的。

2.关于科学知识的真理性问题 波普反复阐述了“真理内容”和“逼真度”的概念,〔21〕强调人的思维能够通过得到包含越来越多经验内容的科学知识、通过科学理论中“真理内容”的无限增长即通过“逼真度”的无限提高而接近“真理”。〔22〕在30年代被波普抛弃的经验证实原则在20多年后却在经验命题的范围内被重新肯定。波普与逻辑经验主义者都从经验主义出发,但波普把逻辑经验主义的逻辑证实原则换成了批判理性主义的理性批判原则,逻辑与经验的矛盾随之变成理性与经验的矛盾。在波普看来,逻辑与经验的矛盾不可克服,而理性与经验的矛盾却可以通过理性的不断批判而加以克服。然而,通过经验证伪所积累起来的知识的真实性对于批判理性主义来说却是完全未知和不可知的。波普始终无法克服不可知论的巨大困难:一方面,只要承认客观知识的无限性,所谓“逼真度”就只能等同于数学上的无穷小量,另一方面,只要不承认客观世界的独立性,所谓“逼真”就会失去目标,变成同义反复。波普真理观的特点于是就在于:我猜测我们正逼近真理,但永远不知目标在哪里、真理是什么!

3.关于科学发现的方法问题 波普认为,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一切方法都是可行的,“不存在发现科学理论的方法”。〔23〕这为关于科学发现过程的非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观点敞开了大门。科学思想是直观的,科学发现的方法是不存在的,批判理性主义的批判对象乃是纯粹靠猜测建立起来的理论,是“创造性思想的成果和思想家的成就”。 〔24〕因此, 理性批判的对象是通过非理性途径出现在批判理性的面前的。波普虽然依靠其知识论和世界3 的理论努力使新理论的出现变得更加合理,但他只是以“情境逻辑”(logic of situation)解释了问题出现的合理性,却由于激烈反对归纳主义(包括归纳法假设理论)而不得不承认在问题和竞争着的理论之间存在着不可能由理论或逻辑予以说明的“距离”。但这点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正是由于理性批判对象的产生(包括科学的发现)是非理性的,其本身是由猜测构成的,因而波普整个哲学和全部观点都只能建立在“我猜测”基础上。波普本人以其素来坦率的风格明白承认了这点。〔25〕但由此一来,反而形成一种错觉,好象“我猜测”并不与批判理性主义原则作为科学之为科学的标准相矛盾。

4.关于批判理性主义方法本身所包含的逻辑即演绎逻辑的问题 波普一方面坚持认为科学发现没有方法,另一方面又认为,在科学的理论或假说提出后,理性讨论或理性批判的方法理应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一个用于检验理论和假说的、包含着一个经验主义原则的演绎逻辑的方法。〔26〕在波普看来,演绎逻辑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在一个理论或假说形成后,必须对它进行理论的演绎检验。波普认为演绎逻辑的同义变换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27〕这样,演绎逻辑实际上成了不证自明的、得自于先验理性的思想方法或思维工具。〔28〕通过世界3,波普试图为此找到某种超验的证实, 但没有成功。〔29〕

5.关于知识的确定性问题 波普竭力反对以“我知道”为特征的主观主义知识论。〔30〕但他自己却在“我猜测”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貌似客观主义、实则依旧是另一种主观主义的知识论:既然在“我知道”基础上只能有主观的知识,那么在“我猜测”基础上就能建立客观的知识吗?波普为他的知识论的基础作了逻辑的和经验的种种辩护,却始终回避这个问题,或至多含糊地验证说明一番。〔31〕批判理性主义以“我猜测”抽掉了知识的确定性,使知识的真理性一方面失去了肯定性标准,另一方面多了一个经济证伪的否定性标准。对于批判理性主义来说,不能被经验证伪的知识是否是真理这一问题永远是无解和不可解的。由此推论下去,批判理性主义本身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逻辑上也要成为怀疑的对象了。

6.关于批判方法是否可能即批判的方法是否用于自身而不产生无法克服的逻辑悖论问题 波普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是相当含糊的。他断言:“即使批判不是有效,它也仍可能是重要的、有启发性的、甚至是内容丰富的。”〔32〕可为什么这样呢?他的回答更为含糊。〔33〕其实,由于批判理性主义以“信仰理性”和个人选择作为自身基础,而个人选择总是个人(私人)的,不在理性讨论的范围之内,因此,理性批判的方法应用于批判理性所产生的悖论事实上就被排除到波普理性讨论的范围之外去了。但这并不能否定这种悖论事实上是存在的。

7.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 波普实际上是用批判理性主义原则界说了科学之为科学的标准:只有那些能够被逻辑地加以检验、经验地加以证伪、亦即能够被理性地加以批判和讨论的命题,才是科学命题,而科学如果不采取批判理性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就不再是科学了。显然,从批判理性主义角度看,所谓“科学的”、“理性的”、“批判的”实际上是一个意思。由于波普以批判理性主义作为科学之为科学的标准,同时由于在他看来,批判理性主义与非批判的理性主义及非理性主义都有一个共同的非理性主义基础(“信仰理性”),因此对于批判理性主义来说,科学也只能以非科学的信仰理性为基础。由于批判理性主义归根到底为“我猜测”、“信仰理性”一类的主观的东西作为理性批判的基础,结果直接以批判理性主义为根据的、关于科学的证伪主义划界标准就出现了危机:一旦把批判理性主义贯彻下去,科学命题的科学性就必须建立在非科学的某种主观基础上。〔34〕批判理性主义在自称是科学的灵魂的同时,却破坏了科学自身确定性的基础,把科学之为科学的科学性取消了。波普关于科学性的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观点在费耶阿本德等人的著作中获得了系统发挥。在费耶阿本德看来,波普只是科学方法教授,他在行动上并不照办,因而“怎么都行”就是批判理性主义应用于实际的结果。〔35〕

五、小结:批判理性主义的自身不相容性

批判理性主义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狭义)之间、理性主义(广义)和非理性主义之间的独特调和的产物,它既区别于经验主义,也反对理性主义(狭义),既对立于非理性主义,也竭力批判“全面的”理性主义(广义)。这样,批判理性主义在整体上就成了一个逻辑悖论,一个自身极度不相容的理论系统:当它说明非理性主义时,它使非理性主义具有了理性主义的逻辑外观;当它反对(全面的)理性主义时,它证明理性主义必须以非理性的“信仰理性”作基础;当它作为科学的灵魂试图说明科学的本性时,却不知不觉地使科学失去了科学性;当它驳斥主观主义知识论而欲代之以客观主义知识论时,这种客观主义知识论自身却又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主观主义知识论……。〔36〕

自身极度不相容的哲学体系却产生丰富的思维成果的现象在哲学史上并不罕见。如笛卡尔和康德。一个硬要以自我沉思的方法把我、自然、上帝三个相互对立的实体统一在同一个知识体系中,而另一个走着同样的内省批判的道路,却以理性陷入二律背反为代价撕裂开现象与物自体、理性与信仰、此岸与彼岸,然后让它们这么相互分裂着共存于同一个知识体系中。可是,正是这些自身矛盾着的哲学思想却启发了近现代以来的无数思想家。波普创立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批判理性主义体系似乎也可算作一例,尽管它与笛卡尔和康德的古典理性主义相比也许要相形见绌。可以说,批判理性主义既是波普哲学内在不相容性的根源,也是波普哲学的独创性所在。由批判理性主义而获得的思维成果是丰富的:①应用于知识论,它以科学知识通过不断革命而增长的观点破坏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观,启发了整整一个科学哲学流派(新历史主义)和许多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库恩的范式、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等观点无一不在理论上直接渊源于批判理性主义;②应用于宇宙论,它以变化发展的观点和突现进化论破坏了“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语)的机械的宇宙观, 从哲学角度评价了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意义; ③应用于科学方法论,它启发了一大批西方学者的头脑〔37〕,个别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甚至称波普是“当今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38〕。

注释:

〔1〕〔2〕〔3〕〔4〕〔5〕〔10〕〔12〕〔13〕〔14〕〔18 〕〔32〕〔33〕卡尔·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987、576、984—985、985、976、977—978、977、978、978、977、1092、1092页,台北桂冠书馆1986年版。

〔6〕殷鼎《理性的现代课题》第145页,《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7〕〔8〕〔20〕卡尔·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第26、264、 2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9〕Karl R.Popper: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London:Hutchinson,1986),p.16.

〔11〕〔16〕〔17〕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p.44.Karl R.Popper:Realism and the Aim of Science ( London:Hutchinson,1983),pp.86—87.所谓主体间性,其实无非是从纯自我、纯主观视角来看的人的社会性。

〔15〕《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450、1064、1114等页。

〔19〕参见卡尔·波普《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第3 章“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

〔21〕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第332—33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2〕〔25〕纪树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第43—45、407页,三联书社1987年版。

〔23〕〔24〕〔30〕Realism and the Aim of Science,p.6,p.6,p.33.

〔26〕参见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第3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7〕参见A.O'Hear:Karl Popper(London:Routledge,c1980),p.207.

〔28〕D.Miller:A Pocket Popper(Oxford:University,1983),p.60.

〔29〕参见注25所引之原文及后文。

〔31〕〔34〕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p.42,p.38.

〔35〕参见舒炜光《客观主义知识论》,《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6期。

〔36〕舒伟光、邱宗仁主编《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第133页, 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7〕参见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第一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8〕参见布赖恩·马吉《“开放社会之父”——波普尔》第1 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标签:;  ;  ;  ;  ;  ;  ;  ;  ;  ;  ;  ;  ;  

论批判理性主义的不相容_理性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