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和谐观在跨文化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古代论文,管理思想论文,跨文化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和谐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集体伦理观,是指导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分析和谐观的主要思想“以和为贵”和“和而不同”,探讨和谐观在当代跨文化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源自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5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促使人们开始关注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的重大意义。日本的著名管理学家伊藤肇认为“日本实业家能够各据一方,使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力,功应居首。”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有人本观、整体观、和谐观和经权观。和谐观是指导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集体伦理观。本文拟就东方管理思想的和谐观在跨文化管理中的应用作一探讨,分析其对跨文化管理的启示和意义。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和谐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和谐观强调统一,主张协同,追求和谐的境界,使有着矛盾和差异的双方协调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构成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
1、以和为贵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和谐观首先体现了“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准则。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他指的“人和”,就是指内部的团结、和睦。《孙膑兵法·篡章》列举用兵得胜的五条“得主未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他把取得下级兵将的支持和兵将和睦团结,作为用兵取胜五个条件中的两个。《荀子·五霸》“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孙子兵法》“上下同欲者胜。”这些思想都是说明了消除内部冲突和矛盾,取得内部团结的重要性。
丰田佐吉在创建丰田纺织公司时,他经营管理的座右铭是“天,地,人”三字,强调“和为贵”,即来自于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
2、和而不同
如果“以和为贵”是讲的统一性,则“和而不同”是指的差异性。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所以这里的“和”并不是盲目追求一致、同一、没有自我,而是要通过各种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佳结合,这是人们处理矛盾、对待差异所采取的积极的态度和方法。这种和谐观在管理行为上的具体表现为:阴阳互补、五行反馈、刚柔相济、动态平衡、中庸和谐,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
二、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差异
荷兰著名文化学专家霍夫斯坦特教授认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所以不同的地理环境、物质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形成不同的文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特鲁克指出,“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跨国公司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从而导致文化差异,需要不同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所以跨国公司的管理是一种跨文化管理,对文化差异的管理成为影响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方面文化差异会带来矛盾和冲突,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使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体制模式、经营决策方式等无法有效应用到新的文化环境中。另一个方面文化差异也带来竞争优势,由于不同的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会带来更广阔的思考问题的视角范围,以及对不同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的灵活应变能力,这时跨国公司利用文化差异可以带来整体竞争优势。
三、和谐现在跨文化管理中的应用
1、“以和为贵”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和冲突
“以和为贵”是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和冲突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和为贵”目标的达到是建立在理解、尊重、信任和沟通的基础上的。
理解是尊重的前提,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尊重才有可能发自内心。这种理解首先是建立在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理解上,只有对自己民族文化具有相当高的理解水平,才能准确把握自己文化的精神和特点,进而正确理解异质文化。其次,跨国公司应当通过培训、沟通等方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实行多文化的相互理解,防止文化误读,避免文化冲突。而要实现文化的理解,必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即克服主体在自己民族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先见”和“偏见”。
尊重对方的文化是解决问题的首先的也是必要的条件,只有尊重对方,才能激起对方内心的共鸣,也只有尊重对方,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而相互的尊重,才有利于信任的建立和有效的沟通交流。
信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只有互相信任,才能坦诚布公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才能达成共识,通过沟通寻求共赢方案。信任的建立有赖于组织信任文化的建立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双向沟通有助于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进行客观诠释,而不是按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及由此决定的模式进行文化诠释。双向沟通结果所得到的反馈可以帮助进一步阐述、验证对方的意图,减少沟通的误解。同时良好的沟通,也能促进对自己民族文化和异质文化更好的理解。
这样,理解、尊重、信任、沟通、更好的理解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如图1所示),跨国公司通过这个循环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和冲突,同时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公司文化。
图1 ”以和为贵”的正向循环图
2、“和而不同”利用文化差异带来的竞争优势
“和而不同”就是要利用差异性来达到整体最优。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可以将跨国公司定义为,能够利用并且明确估计出差异性的价值的公司,而不仅仅是包容这种差异性。
对这种差异性的利用又可以分为两个认识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简单利用阶段,跨国公司不同员工对应于不同地方市场上的偏好和文化,跨国公司利用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性来开拓不同的目标市场,管理不同的员工,以增强公司的文化适应能力。如利用中国人来辨识中国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开拓中国市场,管理中国员工,经营中国公司。第二个阶段是学习提升阶段,跨国公司不但是简单的利用这种差异性带来的文化适应方面的好处,而且鼓励开放的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和体会,将不同文化的优势转变为整个公司的竞争优势,将文化差异变成公司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如美国的管理者和中国的管理者充分沟通,以了解、学习以及吸取对方优秀管理思想和商务惯例,真正使系统达到1+1>2的效果。
跨国公司要利用文化差异获得竞争优势,需要具备以下的条件:
(1)鼓励开放沟通的环境
开放沟通的机会越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彼此接触的机会就越多,也就有更多的分享思想和经验的机会。这种文化逐渐养成人们对争论的良好的容忍性,并鼓励有关问题的建设性冲突,这样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广阔的视角,以及减少思维的一致性来提高公司的创造力和整体的竞争优势。当然这种沟通交流必须建立在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
(2)营造学习的氛围
首先鼓励跨国公司的经理在文化环境中学习,他们必须能够不受已有的文化视角的约束,在实践中学习目标市场的文化。他们不但要学习目标市场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手段,而且要学习目标市场的文化、社会特点,熟悉当地的传统和习俗。其次还要鼓励文化间的学习交流,这意味着自我意识的开放,能够卸下自己文化中的包袱和累赘,学习异质文化新的思想和优势,博采众长,从而达到整体最优。
(3)加强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学习、对自己民族文化和异质文化的认识、文化的敏感性训练、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等。一个方面通过全面系统地讲授对方文化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法律制度等,提高他们对文化的认识和文化敏感性,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减少文化冲突以及提高文化冲突的解决能力。另一个方面跨文化培训还包括发展员工的观察能力和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使他们能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理解、解释和学习对方的文化。
综上所述,对文化差异的处理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以和为贵”构成系统的内循环,主要是通过理解、尊重、信任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和冲突,而良好的沟通又可以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和而不同”构成子系统的外循环,强调的是通过学习和培训将文化差异变成公司的竞争优势,而良好的学习和培训的效果必须建立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同时通过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增进了对文化的理解、尊重和信任,进而进入内循环。这样“以和为贵”和“和而不同”构成了互为促进的循环系统,既降低了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和冲突,同时又利用了文化差异带来的竞争优势。
图2 文化差异管理系统
标签:跨文化管理论文; 文化论文; 文化差异论文; 以和为贵论文; 跨文化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沟通管理论文; 竞争优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