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环境意识深入人心,园林工程建设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现在园林工程建设更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如何将园林景观与建筑物完美融入为一体,成为现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主流。在这一主流的基础上,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完善,使城市的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好。
关键词:新技术;新工艺;园林工程
引言:园林工程对改善环境和构建景观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实际的园林工程中,受到相关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影响,导致园林工程建设效果不够理想。致使园林工程功能不明显,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亟需改进与完善。基于此,本文对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运用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园林工程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运用价值
园林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工程项目,构建良好的城市环境,营造美观的城市景致。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运用,可以改善园林工程的建设效率,并提升园林工程的整体节能效果,降低园林工程的能源消耗,推动园林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生态作用凸显。如:园林工程的建设,结合新工艺、新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园林工程的水土保持作用,并实现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完成废弃土地的综合治理。园林工程中的新技术和工艺,是在传统园林工程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展开对技术创新和改进。现阶段,园林工程中的创新方法,主要以自然模拟法为主,并有效与联想法等结合,从而达到对园林工程的相关工艺和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改进。由此可见,园林工程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有效应用,对改善园林工程的施工效果,和应用效果具有显著作用,有效提升园林工程的整体性,推动园林工程的环境效益凸显。
二、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运用
(一)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现代园林工程中较为新型的园林技术类型,选择雨水花园可以用于控制雨洪和降低径流污染的效果,从而实现滞留、渗透雨水和净化水质的效果,在降低雨洪影响的基础上,可以改善园林雨水环境的效果。雨水花园是由蓄水层、树皮覆盖层、植被及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和砾石层几部分构成。其中蓄水层主要起到涵养水资源的目的,尤其是大规模降雨,可以为雨水提供一个存储空间,并使部分沉淀物得到沉淀的环境,具体的高度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布置,一般为100~250mm。树皮覆盖层,这一层主要承担避免表层的土壤板结、保护土壤湿度作用。并为土壤提供一个良好的微生物环境,推动微生物生长和有机物降解,最大深度一般在75mm。植被和种植层,主要选择多年生的植物类型,结合土层厚度选择适宜的植被,起到过滤、吸附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借助雨水花园的园林工程,可以改善园林工程的整体抗涝水平和抗旱水平,实现对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园林工程功能性和生态性。
(二)EPDM技术
这类技术主要是借助EPDM构建EPDM薄膜水池,其中薄膜主要为黑色肉状橡胶材料,具有较高耐温性、韧性和撕扯强度,且具有良好的施工性。在园林工程中,可选择EPDM薄膜水池,并建设在园林构筑物的顶端。在具体的水池建设中,需要衬垫薄膜和水池底铺设保护性垫层。这些材料可以选择细砂、废旧报纸和纤维材料等。
(三)合成材料技术
合成材料技术在园林工程中可以得到大范围应用,合成技术也是一种新技术。园林工程中,常见的合成材料有三维垫网,依靠全新的土体合成材料构建垫网,完成对植被的固定,达到提升园林工程的整体保持水土和提升土壤肥力的关键技术。在三维垫网的保护下,植被可以得到较好的生长空间,并避免周边杂草对植被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促使植被可以顺利扎根,从而提升园林工程中植物的生长水平,推动园林工程的绿化效果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微灌溉技术
微灌溉技术是现代园林工程的整体浇灌水平,且能够实现降低园林工程水资源消耗,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具体的微灌溉技术是选择滴头的方式,结合植物的生长特点,展开植物根部小量滴灌的方式。能够满足植被的生长需求,从而推动植被的整体生长效果。由此可见,微灌溉技术可有效改善园林工程灌溉用水,通过相关研究表明,能达到20~30%,效果显著。
(五)塑山与假山的施工工艺
传统的塑山与假山的施工工艺,往往会因其施工的难度因素,对园林整体景观的艺术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或是因为重量原因,或是因为造型制造的困难度。传统的塑山和假山材料多采用钢材,会形成较大的自重,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因此,将新型的塑山与假山材料——树脂和玻璃纤维应用于园林塑山与假山工程施工中,首先,大大减轻了其质量;其次,树脂和玻璃纤维结合,具有较为理想的使用年限,期间很少会出现风化损坏的现象;再有就是树脂和玻璃纤维材料的造价成本相对较低,能够节约园林工程的造价成本;最后就是树脂和玻璃纤维材料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可塑性,可以实现更加逼真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园林假山的形象更加接近真的山体。
三、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途径
(一)改良设计
设计对实际的生产施工影响重大,园林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3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至关重要。无论是哪种设计都应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进行高效率的施工,从而达到所需的设计效果。现今的园林工程设计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如在园林工程中经常利用CAD进行工程平面处理,进一步使得工程设计更加具有现代化气息;利用3DMax进行立体建模,使得整个工程设计更加立体;利用Photoshop对立体模型进行染色。
(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首先应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进行施工设计,如假山、瀑布、植物和建筑等都应结合相应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设计。在面对不同的施工环境时应当灵活地应用相对应的施工技术,比如在平地中施工建设假山等景观可以利用GRC技术。与此同时,在多样灵活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时,应当注重对生态环保技术的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园林工程建筑水平[1]。
(三)重视科学配置资源和后期养护
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进行空间上和整体的资源配置。一是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和施工需求,合理安排建筑、假山和植物等的区域位置,从而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效果。二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景观功能和作用,从而实现科学有效地配置资源。对于园林设计建设完后应当注重园林的后期保养。首先,园林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园林工程中的植物和假山等维护周期较长,从施工设计起到施工完结后,园林工程都需要不断地管理养护。因而,在后期的养护管理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相应的技术实现园林的管护。例如,病虫防护技术、修剪整形技术和更新改造技术等的运用[2]。
结论
简而言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和新工艺正在悄然崛起,更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在园林工程也是大势所趋。在不断迎合现代人的审美的同时,也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观,低碳,环保的理念。并且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也要总结经验,完善一个又一个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创新是为了促进现代园林工程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园林工程必将更加完美[3]。
参考文献:
[1]董亚军.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152-153.
论文作者:杜雄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园林工程论文; 新工艺论文; 新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假山论文; 园林论文; 植被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