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能是一种环保资源,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电力,变电站的输送使得人们更易使用和获得电能。电能来自变电站,电能的传输需要变电站设备的共同作用,因此,变电站中变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成为了主要问题。在电力生产活动中,因人们的所在地及生产活动所需的电力电压不同,所以需要变电站对电力进行升压或降压。由于变电站是串联的继电器,易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需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进行标准化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能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供电过程中必须注重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管理。变电站作为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连接了末端用户和电源,对于电压的等级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设备有效管理,可不断提升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部分复杂工作仔细对待,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成为当前要务。
1变电站的主要设备
变电站主要是由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防雷设备构成。其中,变压器可分为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满足电力系统送端变电站和受端变电站需求;互感器可分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开关设备,顾名思义就是对正常运行的设备进行接通或断开的装置设备;防雷设备包括避雷针和避雷器,避雷针可将正对变电站的雷击中的雷电引入大地,避雷器可将超过限值的电压对地放电,从而降低设备的电压,在保护设备的同时还可在放电后迅速灭弧,保证变电站系统的正常运行。
2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不足之处
2.1设备方面的不足
2.1.1自动化综合系统不足
随着当前变电站在配网自动化改造过程中,其涉及到系统的升级以及设备的更新,这就使得多家商家产品型号被应用到变电站之中。这些复杂的型号难以进行统一管理,由于型号之间的差异给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另外一部分商家的产品自身也存在着问题,更使得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故障频发问题,所以配网更新过程中造成了变电站设备安全管理运行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
2.1.2新设备质量问题
变电站建设过程中一些等级较低的单位在选取新型设备的时候由于缺乏话语权,难以选取设备质量较好的产品,这就造成了厂家难以满足设备单位的验收要求和意见。一些商家为了获利,在新设备的组件上大做文章,从而影响了新设备的质量,难以保障新设备的安全有用性[2]。所以,一些变电站级别较低的单位,话语权成为了其验收设备的重要影响因素。
2.2人员方面的不足
随着设备不断更新,专业技术维修人员在新设备的理解和研究上存在着不足,造成了日益智能化的变电设备维护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当前设备变得更加智能化,一些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对于异常信号的把握不足,导致了对于一些异常现象处理存在着明显的经验不足,造成故障处理缓慢。如此,便形成了一些技术人员对于厂家产生了依赖心理,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异常,在自己无法判断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就会与商家联系,这种也会贻误故障处理时间,造成变电站长时间工作不畅。
2.3体制方面的不足
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对于变电站的标准化巡视体制建设非常重要,通常变电站的巡视体制分为了特殊体制和日常巡视体制,即所说的早巡、夜巡以及交班巡视;特殊巡视则主要是在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巡视,通常为雷雨、大雪、大风天气下若变电设备出现故障和异常,需要针对设备进行特殊巡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日常工作中由于存在着工作人员的麻痹大意,极易忽略正常天气的白天和夜晚巡视,随着时日增加,巡视的内容不变极易造成设备安全性出现问题。所以在日常变电站设备管理过程中巡视工作,建立其有效的巡视体制将会非常重要,这就会直接影响到设备安全运行的稳定性。
3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对策的思考
针对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现状中暴露的问题,为了实现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的与时俱进,需要我们在建设对策上不断地优化和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需要。
3.1切实标准化建设投入,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现代变电站设备具有较高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其在性能水平上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同时在安全运行管理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更好地实施标准化建设,就必须在标准化建设中加大对其的投入,在标准化建设内容上进行不断地拓展和优化,以适应智能化、数字化变电站设备运行的需要。且在整个标准化建设中需要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全程,在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加大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为避免投入的盲目性,在标准化建设中,应对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和五十年的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在标准化建设和完善中做到循序渐进,避免提高安全运行标准之后导致现有设备难以适应的问题出现,同时还能有效的降低成本。
3.2完善标准化建设内容,提高标准化建设科学性
1)倒闸操作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倒闸操作是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的一项工作,一般有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和结束阶段。但是不同的阶段,需要在操作标准上进行规范,才能更好地确保操作动作更加标准,预防由于随意操作导致操作故障出现。所以需要对这方面的不规范情况进行优化和完善。尤其是在操作阶段的危险点,需要结合操作任务进行重点优化,要求结合操作环境和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的实际,做好倒闸操作票的填写和倒闸操作标准措施的建设。且整个倒闸操作过程必须有规范的标准进行支持,对于容易出错的还要对其进行重点指出和规范,要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GB26859-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26860-2011)等国家标准和《电网调度规范用语》电力行业标准,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对标本单位制定的标准,实现管理上的标准化。2)组织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手册》依据《组织管理手册》建立《属地管理手册》规定人员的职能要求,工作权限,工作计划及巡检路线、操作标准、工作标准和应急标准。任何操作都以图文展示,在操作和巡视中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
3.3建立标准化巡视制度
为了提升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质量,促进变电站稳定运行,提升其巡视化制度落实性非常重要。因为,巡视任务对于变电站不仅仅是单一的检查是否出现故障,还应对于故障的可能发生进行及时预测,在应用日常巡视经验的时候,还应加强基础监测。为了实现规避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的安全隐患,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变电站设备管理安全运行档案,在近年来的安全运行故障处理等问题及时进行记录,为巡视人员提供相应的变电设备故障预测指导。从而有效实现变电站的标准化巡视工作的建设,改善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现状,进一步提升其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建设有利于变电站设备安全、有序地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及作业都离不开电力,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标准化建设,可构建安全、稳定的输电环境,保证对合作用户的供电。笔者认为,变电站标准化建设需要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支持,为使变电站的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有序进行,需要每一位员工的支持与配合。
参考文献
[1]郭建军,廖荣鹏.提高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的相关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5(02):231.
[2]王顺毕.如何提高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J].科技展望,2015,25 (02):86.
论文作者:鲁晓辉,高煜,荣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标准化建设论文; 操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