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其对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和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其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将会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降低工程的使用期限和使用性能,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土木工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其重要的环节,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将会直接建筑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应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从而确保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一、混凝土结构施工概述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包括混凝土的养护、施工工艺和设备的应用、混凝土材料的选用等,如果没有科学处理好各环节,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一般而言,结构裂缝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是钢筋的锈蚀,在使用混凝土材料过程中,如果使用方法不当或使用条件不良时,会出现钢筋锈蚀而碳化混凝土结构,导致结构的破坏。其次是混凝土自缩,结构在硬化时处于无水分交换和恒温条件时,其宏观体积会有所减小,导致裂缝的产生。最后是温度的变化,完成结构施工后,如果外部温度具有较高的变化,且与结构内部温度较大,则易出现结构裂缝问题。
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应用
1、具体应用
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预防与控制混凝土裂缝;二是混凝土泵送与运输技术;三是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施工技术。
1.1裂缝的预防控制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常出现裂缝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裂缝问题,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养护条件、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施工环境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结构裂缝的出现,因此需要施工人员重视各环节的施工,从根本上做好裂缝防止工作。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由低到高的顺讯,一次性完成浇筑工作,科学处理施工缝;同时在填充后浇带时,应保证使用的混凝土强度超过原有的混凝土强度,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
1.2混凝土的泵送与运输
一般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运输路程和运输方式会使混凝泥土发生离析情况,影响混凝泥土的使用性能与整体质量,因此需要重点考虑泵送路程与时间,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混凝土的强度与配合比。同时施工企业应从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设置运输的路程与时间,促进混凝土转运次数的减少,确保混凝土初凝前达到施工现场,便于后期施工的正常实施。
1.3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混凝土浇筑质量直接关系到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进行相关的清理工作,用清水进行湿润,保证模板内部的整洁与干净,强化混凝土浇筑的效果与质量,使其能够满足施工的相关标准。同时应认真校核模板的尺寸与标高,使其能够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并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浇筑,认真完成钢筋的安装与绑扎,确保各施工环节能够达标,促进工程质量与效果的提高。此外,养护施工技术作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养护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方面:首先应在浇筑的一周后进行拆模工作,完成拆模后利用麻袋包裹混凝土,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洒水养护,从而保证混凝土养护温度的均衡性,避免其结构出现裂缝问题。其次在浇筑完混凝土结构后,应在4天之后进行洒水措施,这是因为混凝土核心温度基本降低,适当洒水能够强化养护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应用策略
2.1重视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控制
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控制能够避免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首先需要对水泥质量加以控制。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通过水化反应产生热量,如果没有正确处理这些热量,将会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因此在选用水泥材料时,应积极测试水泥的水化反应程度,选择优质的水泥。其次需要对混凝土温度加以控制。外界温度的高低会对混凝土浇筑温度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其产生温度应力,因此在浇筑前应对外部温度加以确定,避免结构在高温环境中进行浇筑。当然如果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浇筑作业时,需要采取科学的降温手段,保证浇筑温度的相对稳定。
2.2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力
在实际工作中,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也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若地基的约束力作用在混凝土结构上,也会降低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2.2.1进一步降低混凝土内部约束力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不受混凝土内部约束力的影响,在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一定要估算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如若出现温度超过估算范围时,应当采用覆盖法或蓄水发法等来降低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
2.2.2减少外部地基约束力
在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作用在地基上的作用力较大,会增加地基需要承受的压力,相应的地基约束力将会作用在 混凝土结构上,促使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降低。对此,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时尽量采用滑动层浇筑,通过滑动浇筑,缓解低级所承受的作用力,相应的降低地基外部约束力,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达标。
2.3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改变原材料的材质,实现原材料的最大限度的融合。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在实行的时候要非常的注重相 应原材料的搭配使用。(1)在原有原材料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增强材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这种材料在 市场上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金属纤材料和无机纤维材料等。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使用 这种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有效的提高抗裂性能。其次,对混凝土 的相关材料进行比例的调整,将比例控制在 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就要求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在科学的配比实验下,并经过多 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之后,制定相应的配比比例。使用这种验证后的配比比例进行混凝土的 制作,就能够达到工程设计中所应有的强度。同时,在进行相应的搅拌过程中,相关人员应 当按照正确的规章程序进行,确保搅拌工作不会出现材料分离的现象。(2)在原有混凝土原材料的基础上掺加添加剂,降低混凝土收缩的程度。这就要求相 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在科学规范的指导下,进行混凝土膨胀率实验,对膨胀率限制的额度进行 有效的分析。通过实验中对相关添加剂的选择,寻找出最适合降低混凝土膨胀率的添加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3)适当的添加配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在钢筋混凝土的形成过程中,在原材料的 基础上添加相对直径较小和分部间距也较小的配筋,可以显著的改善混凝土抗裂的效果。这种方式的使用,主要是由于土木工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就缺乏相应的配筋,其间的 薄弱部分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在这个部分相应的添加一些温度筋,就能够有效的加强对这一部分的管理,实现整体混凝土结构抗裂性的增强。在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中,混凝土材料一直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带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建筑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愈发严格。这导致了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有了更严格、更规范的趋势。所以就目前来说,只有尽量排除会对对混凝土结构施工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严格规范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管理,强化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满足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要求,才能稳定地发展下去。
三、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工程施工的进度与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由于钢筋锈蚀、混凝土自缩和温度变化等因素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因此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应有效预防和控制裂缝,科学运用混凝土泵送与运输技术,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重视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控制,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力,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顺利实施,提高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促进土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乔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风,2014,19:167.
[2]汤斐.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17:101+105.
[3]王波.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5:56-57.
[4]严小敏.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01:108
论文作者:李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