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筑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与此同时各大建筑公司随着建筑项目规模和数量的增大,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又会出现一些问题。建筑业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本篇论文,就建筑工程中的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进行细化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到位程度既决定了施工企业的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又决定了施工企业的信誉形象和竞争力。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内容多样化,规模要求大小不一,且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此外,我国现下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更新速度较快,且建筑工程结构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建筑工程管理者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准确把握整体建筑,做好对工程的整体管理,最终保证工程质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的管理即从通过对建筑施工的尖端起步,对计划、工程实施等进行管理,尽可能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顺利优质的完成。基于我国发展比较缓慢的缘故,建筑施工管理实施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加上没有进行全面的探究,所以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管理技术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下文将为读者简要阐述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困难。
2.1建筑质量管理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在一些工艺技术方面已经步入世界先进水平,可是尽管如此,这些工艺建筑工程在管理方面仍然缺乏科学性,达不到世界生产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建筑实施的过程中很多需要理性作出判断及决定的问题大多都是通过直接的主管思维解决的,例如及具针对性的建筑工程质量的评定、信息的假想监测、某些计划的建立等;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处理感性的难题时必须要通过客观的信息以及大量数据的分析探讨之后才会下结论,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的管理缺乏客观理性的处理原则是造成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的原因之一。
2.2缺乏全面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系统仍然没有得到完善,虽然一些建筑项目设立了管理系统,但由于没有达到客观实际的要求,最终导致半途而废,没有真正实施下去。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没有高素质的管理小组,没有专业的、全面的建筑工程监管团队,没有最新的建筑工程的监管软件,没有全面的建筑施工管理步骤和操作手册。此外,大部分建筑施工项目为降低资金的投入,很多部门已经被解散,这样就导致建筑实施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大量缺乏,从而出现一些人担当多份职业的现象,使得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分配严重不合理,阻碍建筑工程的发展。
2.3不重视人才管理
建筑行业施工量大,操作程序繁杂,因而对高端专业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然而,在我国建筑行业市场上,专业人才十分欠缺。一方面,企业出于资金成本的考虑,放弃了需要高薪的高端建筑人才,而选择了对薪水要求较低,但同时专业技能不够扎实的人员。另一方面,建筑管理方面的人才本来就比较缺乏,而我国对建筑管理人才的资质认定又跟不上国际的步伐,使得当今的国情之下,多数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匹配上国际的建筑施工水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无论任何企业,它的管理都是其科学有效发展的基础,那么,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建筑工程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其发展的根本保障,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优劣对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非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快速进步,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期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科学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是当前建筑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难题。
3.1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需要有据可依,因此,应尽快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较为广泛的分包现象。因此,应要求各施工部门、施工环节相互协调,同时,对施工责任和施工范围进行明确,实现施工过程中的权责统一,细化施工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以保证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够快速找到负责人员。同时,要求在分包过程中,不应使分包过于细碎,以免对协调工作造成阻碍。同时,加强施工中的工序管理,尽量减少施工中的人为失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2提高施工企业的人员综合素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保障工程质量需要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努力,他们是决定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强化企业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必须牢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心系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心系工程质量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心系自己的职业道德与神圣职责,牢记科学规范地完成本职工作是合格的员工基本要求,工程质量人人有责。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保证施工质量,就要从优从严选择、科学培训施工人员,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人员综合素质,使施工企业的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技术指导以及质量检查的能力;使施工人员具备精湛的技术技能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树立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使企业服务人员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通过出色的工作质量,来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3.3 提高科技水平在建筑施工中的利用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提高科技水平在建筑施工中的利用率,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中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加快施工工程建设的脚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当加大对科技水平的研发力度;重视技术改造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推行鼓励科技创新政策;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的资金投入,使得建筑行业在技术水平中不断发展。
应用BIM技术,BIM技术在2004年前后引入我国,作为建筑领域的一项新兴的先进技术在我国发展至今,仅在沿海城市及发达城市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应用较多。并且基本集中在设计院及大型的公司使用,多用于大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而其它城市的应用相对较少,还有待进一步推广。国家体育场、凤凰卫视总部基地、世博会演艺中心、上海中心是成功的案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利用BIM软件及在设计阶段完成的三维设计模型数据,对整个项目或建筑进行虚拟建造。虚拟建造最重要的目的是对建造过程进行预演,发现实际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防患于未然。如在进行结构检测时,一旦发现构件之间的碰撞,可以及时调整设计数据或方案,进而避免施工过程中再进行方案变更的繁琐程序,不但保证了质量,节省了工期,一定程度上也为项目节约了成本支出。
3.4加大质量监管部门监管力度
工程建筑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范建设程序进行。政府应当为建筑行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为建筑施工行业建立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监管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监管人员应当尽职尽责,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环节进行监管,在遇到不符合建筑施工规范的情况时,应当积极汇报并对此问题做出汇报,督促建筑施工行业对此进行修改,并且避免此类质量问题的再次出现。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监督管理制度的有序进行,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减少出现,并且及时发现做出相应的弥补,不会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发展愈演愈烈,有效地提供了建筑施工行业质量问题的保障,政府对建筑施工行业的有效监管和制约。
结束语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所以,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管控工作,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对施工人员和建筑材料的管理,从各个方面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完善质量控制监管体制,为建筑在后期的使用中提供安全保障,从而有效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靳丽.分析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1066.
[2]杨本红.浅析建筑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4(12):138.
论文作者:叶勇,林智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