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三环绿化养护有限公司 710038
摘要:近几年水景景观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水景建造也能独自成为园景景观中一个完整的项目,在其设计与施工中会涉及到多个不同的技术与项目。本文中分析风景园林水景施工技术,旨在提高风景园林的可观性。
关键词:风景园林;水景工程;施工技术
通常情况下,水可以给人们一种较强的灵动性。在景观设计中对其进行使用,不仅可使人们体验到平静与安宁,其自身也具有较强的可静性与可动性,这样使得其可塑性相对较强。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风景园林水景的作用
水景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往往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是水景可以很好地反映地域特色。成功的园林水景不仅仅是与周边建筑、景观等进行完美融合,更要实现彰显地域特色的目的;其次,水景可以对园林景观起到完美烘托的作用。水景通过与山石、植被的交相呼应,可以给人以美的观感。通常情况下,水与山密不可分。因此,水景大多会和筑山连接在一起,若是合理搭配山水,可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想境界;最后,水景还有活化环境空间的妙用。一方面由于水景自身具有水流无形的特点,可以模糊空间界限、起到拓展空间的效果。另一方面,水景可以引导空间。不同水景会对空间产生截然不同的引导效果,像是线式水景,其一般采取活水来对人的视线进行引导,从而能够形成明确轴线来清晰地划分园林空间界限。
2、风景园林水景的分类
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分为以下3种:
(1)自然式水景,就是不需要任何人工雕饰而形成的水景,比如西湖、瘦西湖等,有动有静、有曲有直,可以自然形成一个景点。(2)规则式水景。水体以规矩的几何形状为主,比如,北海静心斋、南京煦园等,我国传统园林中应用较多,一般都是作为景观的构图核心。(3)混合水景。自然与规则的穿插使用,营造一种协调之感。以上是按照水体形式分类,还可以依据水流状态进行分类,包括静态水景,湖、塘、井等都是这种风格,可动可静,给人以幽静致远的感受;动态水景,喷泉、溪流、瀑布等,给人一种欢乐、清新之感。
3、风景园林水景工程的施工技术
3.1管道施工
在对选定区域进行水的灌输之前,管道的选择和布置需要经过慎重地设计,为了能够展现出比较自然的风貌,管道的抗冻性和耐腐蚀性就需要优先考虑,因为管道长期埋在土中或长期在水中浸泡,而且水景景观的建造都是长期使用的,为了尽量减少后期对于管道的维修和替换,其性能应尽量偏重于耐腐蚀性能。比如花园中管道的选择就可以选用UPVC管,因为这种环境下的热度不会太高,正好规避了UPVC管耐热性差的缺点。管道的质量应该由设计师和现场工作人员严格把控,而且管道的放置也应该科学合理,这样能够保证水景景观在使用的时候尽可能降低发生问题的频率,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减少后期维修费用,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水源和水质施工
我国现在大多水景景观用水多采用的是自来水,极少数会采用比较清洁的地下水、雨水及中水。跟城市外围的水系不同,风景园林景观中不能够直接排入居民生活中的废水,因为它没有一定的自我清洁再循环能力,整个水体是静止的状态。但是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没有自然水系的流通情况下,风景园林中水景景观很难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而且没有二次处理的水直接排入水景观中很容易导致整个水景景观系统的瘫痪。因此要在园林景观用水系统水源处做好水质监管措施,配置相关管理人员监督排入水成分含量,并定期抽查园林中各池塘水的样本,时刻做好防水体营养化等问题的准备。所以园林景观在设计水景景观之前要做好相对应的用水政策,做到节约用水,同时避免水体被污染,提升并加快完善水处理技术是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园林城市予以构建的基本要求。因为水景景观的建设最基础的要求就是用水,只有把握好源头才能够确保这个系统的有效运行。而且水位的控制也是水源施工中需要考虑的,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持续的高温曝晒会导致水位的持续下降,这样很容易影响湖泊这种水景景观的生态环境。可以安置自动补水装置,根据季节的变化对水位的高度进行合理调节,增加水景景观的灵活性。
3.3电气施工
音乐喷泉、水帘、水幕电影、喷泉等都采用的是在水下使用灯光的技术手段,随着水景在风景园林工程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水景的功能性开发不只是满足于欣赏阶段,更多地希望增加一些娱乐项目可以供人们与水接触,比如电气施工可以应用在气泡水池、涉水小溪、戏水早喷球等。这些娱乐健身设施都会让参与者或多或少与水体完全接触,而设备长期在太阳光下裸露曝晒,老化速度较快,喷泉中安置的灯和喷射水的仪器在外力影响下极容易发生漏电等安全问题,从而导致水生动物甚至是游客的生命受到威胁。所以对于电器的选择应该注重密封性能和可靠性,这样在这些水景景观在运作的时候才能既提高园林的档次又增强这些景观的实用性,开发越来越多的功能也能提升水景景观在园林景观中的价值。
3.4水中建筑物施工
现在许多设计师会依据水体的地势和形状对水中建筑进行创新,旨在提高对于水面以上的空间的利用率。比如桥体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到功能性、美观性和安全性,使得风景园林工程中的道路与水景工程中的水路科学完美地对接起来,并且设计师对于桥体的设计还可以结合周围环境进行创新改造,多一些设计感,达到景中有桥、以桥衬景的效果,从感官上增强整个环境的层次感。
水中建筑物的设计也要尽可能地增加功能性。风景园林水景工程应该坚持资源节约的设计理念,积极利用中水,收集雨水,利用吸水性强的地砖或者设计草地将雨水补充到地下,也可以运用雨水管网对落在建筑物上的雨水进行收集,经过排水管的系统运行将其作为风景园林工程中的备用水源,减少干旱季节植物对于水资源的消耗。风景园林水景工程也可以设计中水处理系统,将雨水或者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再用于对园林中植物的灌溉。还有一类水中建筑物在水景景观布置中较常用———水池饰面。它主要运用在水池边界处,园林水景工程本就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一个优秀的园林水景工程必须能够让建筑物与周围环境融洽结合,这些细致的装饰物正是影响整体环境效果的关键。细节决定成败,有些石板路就会凸显出整个园林环境的气氛,比如周围景观布置比较偏向突出年代久远的特点就需要专业人员对石板路的边角进行细致化做旧,这样从多个角度都能为游客营造完美的视觉体验。
4、结语
总之,水景会直接影响整个园林景观。为了保证水景能够与园内其他景观交相呼应,工作人员在进行园林景观施工时,要高度重视驳岸、喷泉、瀑布、人工湖等水景的施工,通过严控细节来为周边居民塑造优美的水景景观。
参考文献:
[1]赵学军.分析风景园林水景工程的施工技术[J].门窗,2017(12):103.
[2]马冰.风景园林水景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7(11):93.
[3]刘彬彬.风景园林水景工程施工技术浅析[J].现代园艺,2017(12):217-218.
[4]夏志波.风景园林水景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低碳世界,2016(33):274-275.
论文作者:李会,刘姗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水景论文; 园林水景论文; 景观论文; 风景论文; 水体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管道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