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在500kV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应用论文_焦宇

信息化管理在500kV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应用论文_焦宇

(山西晋缘电力化学清洗中心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行业发展的同时,社会进步越来越快,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用电需求随之提高,为电网建设带来了沉重的负荷。电力工程规模越来越大,相应的设计技术层次也越来越高,500kV输电线路在电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500kV输电线路架设的环境较为恶劣,很容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或是遭到人为破坏等,严重制约着500kV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影响电网运行效率。由此看来,加强信息化管理在500kV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应用研究,对于后续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因此,本文对信息化管理在500kV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信息化发展时期,输电线路运行管理也要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将信息化技术在运输线路运行管理中加以应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如此才能提高电力服务质量。通过从理论层面,对信息化管理的应用研究分析,就能促进500kV输电线路运行的质量效率。

1当前500kV输电线路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工作不协调

500kV输电线路由于自身特性,线路跨区域架设,这种现象很容易造成电力企业生产员配置不合理,影响资源利用效率。电力企业负责区域内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工作,但是针对500kV输电线路跨区域线路架设问题来看,运行管理工作将涉及多个电力企业工作的协调,所以,很容易出现协调困难,电力企业之间互相推诿,难以对故障问题及时有效地抢修,影响500kV输电线路检修或者抢修效率和质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电网建设。500kV输电线路在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开展中,相关人员需要前往较为恶劣的野外环境,所以每次检修或者抢修工作开展都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体力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携带相关检修和抢修工具,还需要携带一些数据资料,所以对于工作人员体力要求较高,能够负担大量负荷前往维修地点,尤其是部分工作内容缺乏实用性,所以在作业过程中需要填写维修记录,有些记录在填写之后却并未被充分利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工作人员的维修质量和效率,严重制约500kV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工作成效提升。

1.2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

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严格遵循相关制度要求,确保能够有效提高运行管理工作成效,但是就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制度建设现状来看,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很容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工作难以落实到实处,影响电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甚至对电力系统稳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电力企业由于自身特性,内部人员数量较大,工作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对于输电线路运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常会出现专业技能同实际工作内容相悖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体系,500kV输电线路在运行管理过程中难以有效进行维修和养护工作,加之一些工作人员自身管理经验不足,在实际运行管理工作开展中难以更好的保证运行管理水平。

2信息化管理在500kV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应用措施

2.1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在针对500kV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应保持高度重视的态度,无论是从上层领导、管理人员,还是下层的组长基层员工,都应明确500kV输电线路运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建立安全管理网络,落实相关责任制度,促使运行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对于其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问题及时有效的检查和维护。对于一些雷区和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应强化巡视工作力度,提高500kV输电线路运行信息化管理工作成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优化信息化管理模式

就当前我国电力企业500kV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现状来看,总体成效偏低,主要是由于500kV输电线路架设环境较为恶劣,容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同实际情况存在着明显的相悖,难以取得良好成效。针对不同的线路运行阶段和不同的故障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合理的改善,优化创新运行管理模式,有针对性的做好维护管理措施。基于此,为了更好地保证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线路出现的故障做出准确的判断,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做好监测工作,为后续检修和抢修工作开展充分的参考依据。

2.3进一步完善在线监测系统

将监测装置安装在具体输电线路铁塔上,可以有效地通过集中监测与管理手段来获取输电线路自身运行及周边环境状态,为输电线路管理、运行维护、状态检修、应急防灾等提供动态信息,实现输电线路安全预警和辅助决策,提高运行维护、生产管理的精益化水平,推动智能电网输电环节工作的开展,从而为“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和辅助决策支持,提高500kV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及信息化管理水平。

2.4智能巡检系统

定期进行线路巡视是保障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有效手段。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是巡检人员外出巡检时,携带上缺陷记录单和笔,沿着线路进行巡检、查看,当发现缺陷后,巡检人员把缺陷内容记录到缺陷单上,当巡检完毕后,将缺陷单汇总,然后按照流程进行相应的缺陷汇总、处理、验收等工作。这种传统巡检方式无法确认人员是否真正到位,对缺陷的描述也不尽规范。

基于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简称线路巡检系统)将GPS和掌上电脑技术(PDA)相结合,确保了巡检人员到位率、巡检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缺陷记录管理也更加方便和准确。它取代了人工巡检、手工记录与维护等管理工作,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漏检或错检问题,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5加强500kV输电线路运行信息化管理软件研发

加强500kV输电线路运行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提高,就要有相应的科学技术作用支持,其中软件的支持是比较重要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设计就要能和整个开发过程相结合,阶段性的实施。500kV输电线路运行信息化的管理软件开发,主要分成三个设计层次,对于每个设计层次都要保障其质量。其中的内层设计中,主要是数据存储层的设计,在逻辑上就是数据库,主要是为了保障输电线路运行数据以及数据冗余矛盾的问题解决组成。再有就是处理层的设计,数据库的相关数据能处理后生成各种查询以及修改屏幕等,处理层是为下年度设备备品提供依据的保障。再有就是外层的设计,也就是对用户接口层的设计,主要就是进行提供下拉菜单的,对于比较重要的数据就能进行编辑修改。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搭建更加高效、智能的信息网络平台,使500kV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工作真正得到优化和升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将逐渐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秩序,这种转变对企业成长有着全方位且深远的影响,在未来几年,它将彻底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和模式,通过借助信息化为载体的各类系统,必将实现输电线路专业由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

参考文献:

[1]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吴伟,廖志斌.科技创新导报.2017(33)

[2]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管理[J].曾伟峰.科技与企业.2014(07)

[3]分析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思路[J].康驰.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9)

[4]关于500kV输电线路运行管理问题及对策的探究[J].罗刚,张灿,钱金伟.中国高新区.2017(19)

论文作者:焦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  ;  ;  ;  ;  ;  ;  ;  

信息化管理在500kV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应用论文_焦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