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医院 江苏 南京 2111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处方的合理用药状况,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儿科输液处方2000张,依据药理知识和药品说明书,联合文献资料,分析临床用药状况。结果:2000张儿科门诊输液处方中,抗菌药使用处方1658张,使用率为82.90%;抗病毒药使用处方220张,使用率为11.0%;激素类药使用处方122张,使用率为6.10%。同时,联合给药中,2种联合占比36.56%,3种联合占比24.78%,4种及以上联合5.46%。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中,保证输液处方的合理性,侧重相关处方管理,是保证其用药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儿科门诊;输液处方;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2-0249-02
药物治疗作为儿科疾病防治首选方案,确保用药合理性不仅是保证患儿康复的前提,更是现代临床药学思考的焦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内分泌系统、中枢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且在生理结构特殊性的基础上,对药物存在极强的敏感性、反应性,而这也成为药物处方治疗的难点。静脉输液是现代儿科疾病救治、体液补充的首选方案,但因各类因素的限制,使患儿面临极高的安全问题[1]。对此,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儿科输液处方2000张,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处方的合理用药状况,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儿科输液处方2000张,即共有患儿2000例。涉及男患儿1054例、女患儿946例;最低年龄为4个月,最高年龄为8岁,中位数为(3.8±0.75)岁。而在处方中,包括抗菌药(青霉素、阿奇霉素、头孢、红霉素)、抗病毒药(喜炎平、热毒宁、炎琥宁、帕拉米韦)、激素药(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
1.2 方法
在静脉输液患儿中,应于输液前向家属阐述输液期间注意事项,告知其患儿何种行为会引起输液风险,需严加防护;穿刺期间应全面落实无菌原则,若器具掉落至地面或操作台,应将其丢弃;穿刺手法应保证准、稳、快,若患儿血管较浅则应通过两侧手臂间的协调比较,取最佳血管予以穿刺;若为哭闹患儿,则应通过情绪安抚的方式,待其处于平静状态时穿刺。另外,依据患儿用药处方,对其予以回顾性分析,且探讨相关内容,例如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和剂量、给药时间及用药间隔等[2]。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00张儿科门诊输液处方中,抗菌药使用处方1658张,使用率为82.90%;抗病毒药使用处方220张,使用率为11.0%;激素类药使用处方122张,使用率为6.10%。见表。同时,联合给药中,2种联合占比36.56%,3种联合占比24.78%,4种及以上联合5.46%。
表 儿科门诊输液处方用药情况
3.讨论
针对研究结果,可知在儿科门诊输液比例相对较高,其原因为:部分医师认为静脉给药疗效更佳,显著优于肌内注射、口服给药;家属因医学常识的匮乏,在心情急切的前提下主动要求医师输液。但是,由于儿科静脉输液风险较高,若未有效护理则会加重输液副作用,诱发急性肺水肿、静脉炎、毛细血管堵塞性小栓塞、变态反应及热原样反应等。
另外,于静脉输液用药种类思考中,也存在诸多风险,例如:①抗菌药虽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首选治疗药物,但应依据感染类型的不同,融合PCT、病原学检查和C反应蛋白等结果,对诊疗方案予以科学拟定。如阿奇霉素对于Q-T间期延长患儿需慎用,可能会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另外由于肾毒性、耳毒性,庆大霉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需慎用。②抗病毒药和抗菌药联合给药,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医师尚未有效证实病毒感染的基础上,频繁或大范围使用药物。以中药炎琥宁为例,虽可抑制病毒复制,强化机体免疫力,但但由于中成药易发生输液反应,仍是医疗机构首要关注的对象;利巴韦林则为广谱性、高效性抗病毒药,需尽早用药,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病初3日内给药一般有效,不宜用于未经实验室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3]。
为加强我院临床医师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可多次反复予以相关课程培训。定期考核医护人员药品使用情况、管理情况,且该考核结果和自身业绩相挂钩,不仅可强化其学习积极性,还可从根本上预防用药不合理现象。而在新兴药物使用中,应于引进前做好市场调研,如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毒作用等,以责任意识强化的方式,预防药物使用不合理,用药不安全等事件[4-6]。
综上,在儿科门诊输液中,保证输液处方的合理性,重视处方管理,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瞿小红.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5):14819-14820.
[2]许晓强,廖莉,任白鹭.基于合理用药系统的儿童门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与干预[J].浙江医学教育,2017,16(1):44-47.
[3]孙丽,高雷,何晓光,等.我院口腔专科2016年门诊输液处方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2):1-3.
[4]何关生,周娟,冯霞,等.综合干预前后门诊静脉输液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2):248-250.
[5]陈尔阳,蔡天进,魏昌泵.基层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处方不合理用药浅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1):28-29.
[6]朱华林.基层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6):29-30.
论文作者:张俊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处方论文; 儿科论文; 门诊论文; 患儿论文; 静脉论文; 药物论文; 给药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