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岩洞寺小学 445400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一直以来都是每名教师与每所学校的共同目标。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全方位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观念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课堂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可是,有的课堂效率仍然不太理想。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多方面提出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方法,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36-01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关键,对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推动作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贴近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探究式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坚持新课改理念,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探索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激发小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1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淡薄,不容易记住所学的概念公式,从而不能及时拓展自己的思维,因此,一些学生对学习数学有畏难情绪。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准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幻灯片,或者结合例题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有时做些小游戏,使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对数学感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要和蔼亲切,对学生的参与多表扬、多肯定、少批评,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得到成功的情绪体验而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学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时,先出示小黑板,再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小黑板提供的信息,能帮助售货员阿姨算出每件商品的总价等问题来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趁着他们热情高涨,有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适时导入新课。这样设计,学生不但会很快进入角色,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的思想,体现出数学的工具性。
2深入解读教材,构建学习情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联系紧密,解读教材成为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要吃透新课程理念,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深入解读教材,把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和态度相结合,构建开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比如,讲“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学重点是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小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熟练掌握数数方法。教师首先构建情境,出示一个装满黄豆的瓶子,让学生估计瓶中有多少粒黄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估算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注重对1000以内数的讲解,教学时引导学生用小棒从一个一个地数,到十个十个地数,再到一百一百地数,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接下来借助教具,突破教学难点,用计数器带领小学生学习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使学生掌握接近整百数的数法。
3灵活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构成内容,能起到把知识系统化处理,实现知识的网络化、层次化,进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降低其记忆负担的作用。灵活总结课堂内容对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目标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达成课堂教学效果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或者是设置悬念,或者是进行扩展延伸,或者是开展教学游戏等,扩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教学完《加减法》一课以后,教师可这样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和家长一同到超市买一些生活用品,让学生运用加减法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钱,第二天再在课堂上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就在生活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转换到数学文化的感受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妙之处。又如,在教学完《四边形》这节课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生活中的图形来扩展视野。
4生成动态课堂,组织实践活动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一直是数学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在新时期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更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把握,着眼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积极组织实践活动,生成动态课堂,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应用经验。比如讲“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示圆的特征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把数学知识、数学思维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小学生对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活动,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可采取以下方法:1.通过多种方法画圆。实物拓圆、线绳画圆、尺规画圆等,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小学生应该不断尝试,进行适时的总结。2.为画好的圆涂色,将优秀作品粘贴到班级学习园地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3.设计生活问题。如:一个池塘的周长是251.2米,池塘周围是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在路的外侧围一圈栏杆。水泥路的面积是多少?栏杆长多少米?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提高对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小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还要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不断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促进智能转化,为小学生有效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结语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非只是一个环节,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我们应不断地探讨,不断地摸索,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建立数学高效课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念,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寻找更多的教学方法,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走向全新的阶段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建平.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
[2]刘云权.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的策略解析[J].亚太教育,2015(20).
论文作者:程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小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效率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