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业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为恢复在GATT中的缔约国地位进行了14年艰苦的谈判。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议,之后又同欧盟等许多国家进行了双边谈判,现在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WTO的大门正向我们打开。
一、我国为什么要加入WTO
首先,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1999年底,我国是全球第9大贸易国,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接近35%。
WTO成员的贸易额目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0%。我国同WTO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已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90%,世界经济离不开中国市场,我国改革开放也离不开世界经济。这就迫切需要一个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来协调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以便建立互惠的和非歧视的多边经济贸易关系。因此,我国必须参与国际贸易规则。WTO是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管理贸易政策的国际机构,目前成员已有135个。我国于1997年就进入了世界第10大贸易国家的行列。但是,在WTO这样一个国际性的经济贸易组织里却没有合法的席位,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身份不相称,因此,我们必须加入。
其次,加入世贸组织可以获得组织成员的普惠制,即互惠互利,非歧视原则。否则,没有这种待遇,要受歧视。
第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WTO还将享受特惠制,就是在税率、待遇等方面有一个过渡或保护期。
第四,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利用该组织对一些不合理的待遇提起诉讼,国际贸易组织应受理和仲裁,对方如有问题将要受到处罚。
第五,中国要走向世界。我国原来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多,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有些产品可以不受限制地进入国际市场。如我国的家电和轻工行业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
第六,通过加入WTO有利于最终解决中美正常贸易关系问题。
二、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和挑战
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将享受国民待遇。银行业五年以后,对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不再有地域和客户的限制。在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方面,除审慎性业务外,不能有其他新标准等歧视行为。这将对我国金融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首先,我国银行业目前的利润是由20%的企业创造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后,将争夺优质客户,这部分企业是争夺的焦点。这是对中资金融机构的最大挑战。
其次,外资金融机构不会同中方争设网点,争存款。可能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提供优质的服务,争取客户。
第三,外资金融机构将主要经营批发业务,利用同业拆借放给优质客户,可能很少在柜台吸收存款。
第四,目前国外银行实现利润主要靠中间业务,如结算、贴现、信用证等。而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少且落后。
第五,投资银行的业务争夺激烈。
第六,外资金融机构将同我们争夺优秀人才。国外银行除管理人员外,其他工作人员主要在所在国招用,他们的管理机制灵活,待遇丰厚,员工收入高过我们许多倍,竞争优质很大,一旦人才被挖走,优质客户、利润也随之而去。
三、我国银行业如何应对
(一)要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最大的问题是资本充足率不足。1997年国家通过发行债券补充2700亿元,但随着贷款的增加,自身的亏损,无法弥补资本金的差额,已成为国有银行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要研究股份制改造和上市问题,以此取得资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同时要解决好人员出入问题。
(二)建立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董事长、监事长、行长职责要清晰,分工要明确,相互制约。董事会、股东代表大会、监事会要真正行使职责。从体制和运作机制上保证按市场经济运转,彻底摆脱行政干预,参与国际竞争。
(三)要改革现行的劳动、工资和分配制度。我国现在的国有银行还是机关,都有行政级别,只对政府负责。要变成真正的企业,还企业真正的自主权,彻底改革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
(四)改革现行的财务、会计体制,同国际接轨。要打破现行的核销呆坏账和补充资本金都须财政批准的做法,给商业银行提取“贷款呆账准备金”和核销呆坏账的自主权,使商业银行能够根据自己的资产质量,核销呆坏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补充资本金。
(五)商业银行内部经营要以防范风险为目标,完善内控机制。对资金的使用要以安全和效益为目标,要研究边际利润,研究市场状况,减少风险程度。
(六)利率要逐步市场化。本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贷款先浮动,后放开;存款先大额,后一般的原则进行。存款利率放开要具备商业银行真正市场化、以利润为目标条件的形成,不然易形成高息揽存。
(七)改革监管体制,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外资银行进入后,要享受统一的国民待遇,要在同一个标准下实施监管。监管的标准就是国际化和现代化。目前,我们的监管队伍总体素质较低,手段落后,不适应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要求。而国外银行全部是电脑程序化、评估模式化、办公无纸化、网络银行、一卡通等,我们要尽快适应这些变化,提高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