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水电;导流方案;决策
引言
导流可避免水流破坏水利水电工程,营造安全、适宜的施工环境,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导流施工中的影响因素,对相关导流技术进行分析,为其应用提供参考。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工程,在调配水资源,促进农业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国家职能部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上的投入不断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涉及较多施工环节,其中导流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应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具体实际,应用合理的导流技术。
1导流技术简介
导游技术是在水利水电施工建设时,为了减少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用适当的施工措施改善施工条件,比如使用围堰来维护基坑从而改变水流方向,将河流引导到围堰下方。导流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施工区域的含水量,这样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可以提高施工进度。导流施工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施工过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要综合考虑水量、汛期、地势、施工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在确定这一系列因素与工程之间的关系后,合理制定改变河道水流的施工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导流施工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2我国水利水电施工的特点
针对我国的现实地理情况而言,大的江流还有其支流和内陆河流是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主要集中的地方。自从建国以来,大规模的水电水电建设在我国就从未停止。工程旨在对水力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对河流自身带来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河流所处的地理环境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有着一定的联系。而且不同的地质条件会造成工程难度的差异,工期的调整以及质量的优劣。就拿长江以及黄河的源头来说,在高原地区发源的河流,因其具有地势阶梯的落差,所以其中蕴含的水能非常丰富。然而这类水力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需要面临来自地理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困难。
3水利水电施工影响导流因素
3.1水文条件的影响
水文因素是影响导流施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水利水电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文条件,在设计导流施工方案时要把洪水、结冰和水流量等因素考虑进去。在较宽敞的河道施工建设时,一般采取分段围堰方式进行导流;在水文变化较大的河道施工建设时,一般采取基坑淹没的方式进行导流。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施工流域是否有枯水期,如有枯水期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段迅速开工。
3.2地形条件的影响
地形因素也是影响导流施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水利水电施工的河域有通航的需求,一般采用围堰的方式进行导流。若河道中存在坚硬的落石或河道较狭窄,可以利用隧道导流的方式进行施工。
3.3地质与水文地质因素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可能会遭遇多样化的地质面貌还有水文地质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河道两岸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那么在处理时可以直接采取隧洞导流的方式。如果河岸出现较为严重的风化情况,同时沉积层具有较大的厚度,此时只能选择明渠导流的方式。过水断面的面积以及水流流速是由河床的束窄程度所导致的。为了防止河床出现过分冲刷,从而导致围堰基础被掏空的情况,河床的束窄程度应由河床的实际地质条件所决定。岩石河床的抗冲刷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岩石河床在允许束窄方面就相对宽松,而具有较厚的河床覆盖层时,就削弱了抗冲刷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度汛存在的问题
4.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度汛技术人员能力参差不齐
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相关的技术人员个人的能力参差不齐。其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教育教学水平不够。我国很多的大学虽然有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专业,但是却没有专门的讲解导流度汛工作的专业,导致导流度汛工作都是选修内容,因此专业的人才不多。第二个方面就是实践经验不足,我国的建筑团队较多,但是大部分的建筑团队都没有经历过多次的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从而造成导流度汛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实践经验较差。
4.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度汛流程不够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往往是一次性的,很少会拆除重建。因此,很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是第一次,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流程规划,所以,在进行导流度汛的过程中,往往存在问题。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也代表了我国工程行业当前的不足。
4.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度汛技术不够先进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的公共基础工程内容之一,因此当前很多的内容已经实现了科技化的建设,但是在导流度汛方面,往往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如地理条件、施工工艺等),导致导流度汛技术不够先进。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导流度汛工作一般都需要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建设,所以一些全新的技术到底要如何改革应用,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方向,不能实现创新的手段进行施工,还需传统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单一。
5施工导流方案模糊优化决策
由于在整个施工导流方案中,设计到的各个环节与因素众多,因此在对导流方案的选择的时候,特别要注重对各个环节进行相关的论证、评价和规划等工作的开展,比方说,在导流工程中,基本上所有的建筑物都是临时的,要保证风险率的降低,就需要提高导流的标准;要对工程的所有施工参与人员进行相关的规划论证工作,并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将人为地因素降低到最小;此外,要保证施工技术的合理和丰富性、施工计划安排的合理性、施工人力物力资源的充分性等等;明确施工资料的精准性,对整个施工工程的造价估算要明确,做好相应的财务计划。模糊多属性的决策能够对模糊现象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在整个施工导流系统中,施工导流方案的最优化选择就属于多属性决策的范畴,这就需要在施工中明确评价的指标以及目的,对每一个指标进行系统的考虑分析工作,考虑相对应的施工成本大小以及导流风险发生的机率,实现最终结果的定量化,从而保证整个决策具有可操作性与实际性。
结语
总之,我国当前大部分的地区都在积极的进行公共工程的建设,其中核心的内容就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水利水电工程能够确保人们的生活更加的舒适,除了解决水利方面的问题,而且能够给人们提供大量的电能。但是在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地区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时候,都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核心的内容就在于每一个地方的水利情况都是完全不同的,一味的使用传统的技术,往往在导流度汛的时候就会发生危险。因此,笔者提出了上述内容,希望我国的相关部门能够谨慎的参考其中的内容,更好的完成导流度汛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于倩.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10).
[2]白杨清.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22):142-143.
[3]杨廉海.关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分析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138-141.
[4]杨清清.水利水电施工导流方案风险分析[J].四川水力发电,2011,30(3):78-80.
论文作者:庞博璋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因素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河床论文; 工程论文; 围堰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