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和抉择——关于人类下一个文明和发展战略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困境论文,人类论文,文明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待超越的人类困境
20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科技革命,这场新科技革命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引起了生产力的革命,它不仅表现为实体性生产力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更新,也表现为结构性生产力要素(分工协作、经济管理、产业结构)的更新。在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社会的阶级结构、政治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亦处于艰难的嬗变之中。所有这一切都呈现着后工业社会文明的新图景。新科技革命一方面极大地突出了人类的主体性地位,体现了人类依靠科技生产力所表现出的极大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也把人类可能面临的毁灭性灾难,亦即全球问题,现实地摆到人类面前。
全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不协调问题。由于现代工业生产以及它带来的物质文明,是一种追求高投入、高增长、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模式。本质上是以过度消耗资源,无控制的排放废物,总之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生产方式。这就带来了工业创造力和破坏力的同步增长。另一类是人类社会自身矛盾的不协调问题。其中覆盖最广的是和平与发展问题。人类至今不但未能摆脱战争的威胁(而且是处于高杀伤、高污染的核武 器的阴云之下),而且也没有摆脱贫困的威胁。工业文明的高增长、高消费、高浪费,破坏了地球,其实也只是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高水平享受”。虽然使一些地方“富裕发达”,但却在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口中加剧了贫穷和落后。在这些地方的人类,在发展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及其恶性循环中难以解脱,使全球政治、经济、社会陷于动荡不安,人类总的生存环境仍在日益恶化。
前一类全球问题,要求人类探索新的物质文明形式;后一类全球问题,要求人类探索新的制度文明形式。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人类物质文明(生产力为基础)的转换,并不一定要以制度文明(生产关系为基础)的转换为前提,但物质文明的历史转换的完成,还必须有制度文明的历史性转变为最终保证。因此,在两种社会制度并存,而且大多数人类还生活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内的情况下,人类仍然可以“同舟共济”,在解决全球问题(特别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上进行合作,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以利于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下一个文明--生态文明
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从自然分化出来以后,人同自然的矛盾就成为人类生存发展永远要面对的根本矛盾。“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9页)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了几个历史阶段:一是原始社会的屈服和顺应自然阶段,人类以采集、渔猎为生,人类几乎象其它动物一样把自己溶化于大自然之中。二是利用和强化自然的农业文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人类的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都是利用动植物的特征,创造适当条件强化动植物的机制或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风力、水力、畜力……),生产人所需要的产品,基本上是利用或强化自然过程,很少对自然实行根本性的改造,人同自然处在低水平的平衡中,在农业文明的初级的生态农业下,自然也较少受到破坏。三是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对矿产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高效化石能,利用冶炼的金属,制造机器,进行机械化生产。工业生产是把对象作为死物,任意分解组合,实行根本改造。工业社会中的农业也是工业化的,大量使用机械、农药、人造肥料。总之视自然为可无限提取的原料库和可以无限容纳工业废物的“垃圾箱”。这就不能不直接干扰、破坏自然界水圈、大气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的内在平衡,终于爆发了全球性环境问题(最突出的是温室效应和气候反常;臭氧层耗损;生物物种锐减),在当代人类虽已屡屡提出环保问题,某些局部状况亦有所改善,但在全球范围内,不但未减轻,反而有增无已①。这一切证明,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本质上是反生态的,是不可持续的,是不可能用修修补补的方式解决的。
人类既舍向自然索取便没有生存发展之路,然而现有的工业文明的索取方式,又必然会使人类自取灭亡,(当然也不能再倒退到农业文明的田园生活去),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扬弃传统的工业文明,依靠科学技术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和保护生态开发新资源的能力,建立人同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新文明,即开发自然又保护自然的新文明。我们称之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是:
(1)生产技术的大转变。一切现有的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的大转变。象当代主要的制冷剂氟氯烃(CFC)那样,逐步受到限制以至最后淘汰。作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的支柱的无害环境技术、环境协调技术,将大发展并占领所有生产的领域。
(2)经济观念和行为的大转变。传统经济观念缺乏环境观念,经济行为缺乏环境意识,甚至仅仅按供求关系来分析经济发展和指导决策,因而在处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上显得无能为力。客观现实要求经济观念由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转变;资源的正确配置与综合利用必须在宏观、微观经济活动中落实;必须摆脱为增长而增长的发展模式,研究人类从“不可持续的发展”到“可持续的发展”的规律和理论,以指导人类的经济行为。
(3)自然观的大转变。人类的自然观在天人关系上经过朦胧阶段(天人合一)、对立阶段(天制人)、掠夺阶段(人制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正向和谐阶段(天人协调)复归。在生态文明时代,新的天人观将以自己新价值观(以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视角)和新的伦理观(扩大正当行为的伦理准则于不会说话的生物和非生物)指导和规范人的行为,并把人类精神文明提升到新的高度。
下一个经济--信息经济
生态文明的到来不但具有工业文明矛盾的自我否定的必然性,也具备了在经济和技术上实现的现实可能性。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生态文明将合乎规律地在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和全球问题激化的交叉点上,在下一个产业革命的果实-信息经济的基础上产生。
当代正发生的新技术革命,本质上是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革命。它以劳动资料的信息化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生产过程、经济活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为基本目标,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社会效益。这场技术革命将带来人类新的产业革命,并建立起新的经济-信息经济。与传统的经济相比,如传统经济是以物质生产为基本内容的话,那么信息经济则是把物质生产同知识生产紧密结合,并以知识生产为先导的经济。它充分依靠和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集约化程度;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信息经济财富的增值空间,将越出某一经济地域而至於一国甚至覆盖全球。
重要的还在于,信息经济本质上又是“低耗高效”型经济,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必定大大降低物耗、能耗,使大大节省稀有资源而尽量采用可再生资源等替代资源成为现实。而围绕信息流来合理组织社会生产、流通,可以实现经济活动调控的最优化或满意化。在传统工业经济中,国民生产总值总是和不可再生的能源和原材料(如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的消耗同步增长,是难以为继的。但在信息经济下,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却是下降的。如正向信息经济过渡的发达国家,美国在1977年到1986年间,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下降了2.4倍,日本则下降了2.6倍。人类发展和环境、资源的矛盾,在传统工业经济形式下不可能解决,而在信息经济下则有可能解决。在这个意义上,信息经济将无疑会成为未来生态化文明的现实基础。
下一个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战略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发展战略却是历史的、可变动的。人类长期没有意识到工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矛盾的深刻性,却沉醉于高速增长的胜利喜悦中,把这种“高增长、高浪费、高污染”的发展战略视为当然的、不言而喻的和可持续的,而不思改弦另张。环境的全球恶化的事实和罗马俱乐部等学术团体的呐喊,为人类敲起了警钟,使人类正处于超越性的大觉醒之中。80年代后,针对原有工业经济普遍奉行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它最初出现在联合国的环发文件中,以后在学术界也不胫而走,并已体现在一些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蓝图中,成为当代最有希望、最有前途的一种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基点上,立足于人类子孙后代的深刻的发展概念。它的本质曾被联合国的专门文件(1989年9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定义为,“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即留给我们子孙后代一个美好的地球,是今日人类的奋斗目标,也是今后人类的永久目标。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要处理的基本矛盾是保护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保护环境和促进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的消费和发展,不顾及资源和环境,则难以持续;同样,孤立地就环境论环境,离开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环境资源保护就没有物质技术基础。因此,必须在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的模式)中寻求保护环境资源的最佳途径,将环境资源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可持续发展战略还要处理好国家和全球的关系。人类生产的越来越社会化、国际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越来越社会化、国际化。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必须立足国内,又必须全球协调。要在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良好自然环境这一根本长远利益基础上,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差异,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同舟共济。要在公正地、实事求是地确定各国有区分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发展社会经济技术合作,保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有效参与,才能更好地协调行动,才能最终做到在一国之内和全球范围均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1世纪将是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科技生产力更加显示其主导作用的世纪,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竞争、科技教育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加白热化的世纪。许多国家早已运筹帷幄,争取21世纪大竞争的主动权。然而经济增长的潜力越大,其“趋利”与“取害”的两面刃效应也越大。因此,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同时实行发展战略的转轨,及早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自觉地、积极地推动人类文明第三次伟大的转变。在这方面,决策者谁高瞻远瞩,谁就将领世界之潮流,谁眼光短浅,行动迟缓,谁就定会成为潮流的落伍者,而犯历史性的错误。
“大转变”的世界动向
只要研究分析世界上大量新信息,就会感知到人类迎接发展战略大转变的各种世界动向:
(1)无害环境的生态技术的兴起,特别是高技术“绿化”,代表了技术发展的时代方向。这里“清洁”的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能……)的研究开发,使用“清洁”能源的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的研究开发,节省天然稀有资源的人工合成材料的研究开发,可生物分解的塑料的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等,对生态型工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在这基础上,可能生长出庞大的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交叉的新的环保产业。
(2)“生态农业”的兴起,特别是生态良性循环的有机农业系统的研究推广,“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利用天然基因或运用生物工程创新品种、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改善人类食物结构等,将导致新的“绿色革命”,并同破坏环境的“石油、化工农业”的旧时代告别。
(3)在国家和舆论的指导下,“绿色市场”正在发育之中。“绿色市场”系指销售“绿色产品”的市场,其标准是:在生产过程中不破坏生态,不含农药、化肥或其它对人体有害杂质,使用后又不污染环境的产品。其“绿色产品”标志须由政府指定的权威机构订可。由于它的特殊使用价值为公众所肯定和接受,终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排挤、淘汰污染性产品。有识的企业家正瞄准这未来必将风行的广大“绿色市场”,而加紧策划,努力进行技术创新,以图领导市场新潮流。
(4)生态学化的大学科群正在崛起。从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诸角度出发,以生态为中心的研究已经崛起,除了综合性的环境科学外,还有生态工程技术、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医药学、生态美学、生态文化学等等,它们将汇合为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其意义将不亚于本世纪中叶系统科学的崛起。马克思预言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将汇流为“一个科学”的前景,将在这个领域率先实现。
(5)“绿色政治”、“绿党”活动,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独特面貌登上政治舞台。生态环境的纲领将同政治、经济、社会政策一样,成为政党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吸引公众。随着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普及,“绿色”纲领将在政治活动中成为权力分配的又一重要因素。
(6)生态环境意识的教育走向普及。它将作为未来世界新人,地球村的好公民的基础文化知识,成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和成人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成为考核国家公务人员履行职责状况和管理决策能力的重要内容。
中国作为占世界约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对保护地球和支持人类未来发展有重大责任。我们面临的挑战不是一重的(现代化),而是双重的(加上生态化文明)。我们在世纪之交的大竞争和发展战略的大转变关头,必须把握时代的方向,吸取西方工业化文明的经验教训,完成自己的双重的时代任务。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后,我国政府已根据大会的宣言和公约,以及《21世纪议程》的全球行动纲领,制定了我国的对策,并综合平衡纳入我国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在这方面为人类作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美国的世界资源研究所在其两年一次的报告中(94.3.)说:穷国与富国之间经济差距更加扩大,使“对环境有破坏性的消耗资源方式”进一步恶化,“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土壤流失、森林被毁、物种灭绝和污染仍在加剧”。(1994.4.4.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