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论文_谢言强

活血化瘀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论文_谢言强

(山东省昌邑市卜庄卫生院东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潍坊261311)

[摘要] 目的 探究活血化瘀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残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病残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活血化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残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脑出血;活血化瘀;病残程度;生活能力

脑出血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进展快、发病急、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即便进行规范性的治疗,患者也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神经功能缺损等症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极为重要。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活血化瘀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31例,女9例;年龄48-83岁,平均(62.23±5.46)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16例、脑叶出血10例、小脑出血6例、脑干出血8例。观察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47-85岁,平均(62.46±5.59)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15例、脑叶出血9例、小脑出血8例、脑干出血8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内科综合治疗,给予患者吸氧、脱水、控制血糖血压及降低颅内压,积极防治并发症,采用依达拉奉(扬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07)治疗,将30mg依达拉奉溶于500mL0.9%的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活血化瘀治疗,药方组成:牛膝、生地黄、当归、红花各9g,桃仁12g,桔梗、川芎各15g,水蛭5g,甘草6g。用水煎服,早晚各一次,1剂/d,连续治疗2个月;另外对于出现意识障碍患者给予20ml醒脑静注射液(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1639)治疗,溶于250ml氯化钠注射液中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3]评估两组患者病残程度,总分5分,评分越高表示病残程度越严重;(2)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4]进行评估,包括进食、穿衣、洗澡、行走等,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病残程度 治疗前,观察组MRS评分(3.34±0.45)分与对照组(3.32±0.47)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4,P=0.846);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MRS评分(1.20±0.31)分低于对照组(1.97±0.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56,P=0.000)。

2.2活动能力 治疗前,观察组(56.49±9.83)分与对照组(57.81±10.23)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8,P=0.597);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85.63±2.47)分高于对照组(72.60±5.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072,P=0.000)。

3 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是指脑实质中非外伤作用下造成的血管破裂出血病症。目前,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脱水、吸氧、颅内压降低及对症治疗处理等西医综合性疗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缓解及控制,但患者在其治疗后预后效果往往不理想[5]。

脑出血是脑卒中的一种,“卒中”与风善行数变特点相似,顾称其为“中风”,其病机主要包括两点:一是血瘀阻滞或痰瘀阻滞,脉络受阻,气血失于流畅,筋脉失养:二是阴阳失调,风痰上扰,出血致瘀,气血逆乱,直冲犯脑。两种病机均有“瘀”的因素存在,瘀滞不去,脉络不通,造成瘀血阻滞,导致再次出血,血溢脉外,血肿进一步扩大。活血化瘀治疗能够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抑制,改善脑代谢,发挥微循环作用,有效使患者的颅内压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残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活血化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残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活血化瘀药方中桃仁、当归具有破血消积、祛瘀止痛、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作用;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生地黄收敛止血、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水蛭、甘草能补血、祛邪不伤正。诸药联合共奏化瘀止血,消积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治疗能够增加患者脑血流量,增强凝血功能,对脑组织的缺氧及缺血状况进行改善,抑制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生成,使脑水肿情况减轻,降低颅内压等作用,防止自由基大量产生,延缓或减轻脑组织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将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提高[6]。另外,对于出现意识障碍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具有解毒泄热、醒神开窍的作用,能够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刺激中枢神经,进而保护脑组织。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病残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降低死亡率,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 彭形,罗超.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05):845-847.

[2] 陈敬敏.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GFAP、S100β蛋白、血红素加氧酶1及非结合胆红素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5):2810-2812.

[3] 刘桑,吴晓丹,林冠宏.针刺联合活血化瘀汤对脑出血患者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陕西中医,2017,38(03):394-395,400.

[4] 卢明,杜宝新,黄燕,等.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刍议[J].中医杂志,2015,56(05):444-445,448.

[5] 汤凯,刘莉.益气活血化瘀汤联合康复运动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4):3183-3186.

[6] 丁锐,王家琳,唐晓敏.活血化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09):1678-1680.

论文作者:谢言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活血化瘀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论文_谢言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