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侨藏品”概念的思考
邹丹丹
(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黑龙江 黑河 164399)
【摘 要】 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前提,也是博物馆开展各项业务的基础。华侨类博物馆作为新兴类型博物馆,具有鲜明的特色,对传统意义的藏品概念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使得“华侨藏品”更具有针对性、鲜明性以及特殊性。“华侨藏品”这个概念虽无明确的法律意义上的界定,但却让华侨类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藏品有了新的解读和理解。
【关键词】 藏品;“华侨藏品”;收藏
近年来,国内的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技博物馆、生态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等开阔观众的视野,而华侨类博物馆作为新兴的一类博物馆,最早建立的是陈嘉庚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创办的厦门华侨博物馆,自此国内先后建立了如福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黑龙江省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等等相关华侨类博物馆以及研究中心20 余家。
华侨类博物馆依据各馆自身性质和主题从各个方面、各个方位、各个层面向世人展示了华侨华人的奋斗史、创业史和报国史,但是直至近些年才通过博物馆、纪念馆等向众人展示出来,华侨华人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也从此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逐渐得到各界学者专家的重视与深入研究。
3.3.3 直流电源方案结构简单,利用率更高。以场景二中的站点为例,如采用3KW直流电源,直流电源效率可达到95%以上,每年耗电464度,相比UPS可节省510度电。
充分理解“华侨藏品”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及涵义,首先应先了解华侨华人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历史,以及博物馆藏品的基本涵义和相关内容。
什么是华侨华人?华侨华人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样区分华侨华人之间的联系?关于华侨华人的问题,海内外学术界存在各种分歧意见,在中国史籍中,海外中国移民有多种称谓,而“华侨”这个称谓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1911年后才广泛流传。时至今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华侨华人有了明确的规定: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则可以理解为有外国政府允许的永久居住权但尚未加入居住国国籍的中国人称为华侨,而华人则是加入了居住国国籍的具有中国血统的中国人[1]。由此可见,华侨华人当中不包括因公在外工作者、留学生和对外援建的工作人员。虽然华侨、华人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现在经常将两词连用,是因为华侨华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有着历史传承的关系。
“华侨藏品”其次要能体现出基本藏品的涵义。博物馆的藏品有着自身特殊的性质和含义,也不是任何实物都能成为藏品,它必须具备博物馆藏品的基本性质和特征,才能成为藏品。而“华侨藏品”除满足博物馆藏品的基本涵义外,外延还应扩展,内涵亦应广泛。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藏品的承载体不只限于“实物”,还应有信息载体,如影像资料、文献资料、各种记录等等,它们也是最好的历史见证信息载体,不能排除在外。
“华侨藏品”首先要与华侨华人有关,涉及到华侨华人领域的实物,或是华侨华人使用的,或是华侨华人收藏的,这是最基本的首要条件,如果缺失了“华侨华人”这个定语,那么这个藏品就失去了“华侨藏品”的基本涵义;如果一旦脱离了这一限定的条件,与“华侨华人”这个界定没有相互关联的基础,那么这个藏品就失去了“华侨藏品”的基本属性。华侨类博物馆不仅仅具有普通博物馆的功能,同时也是借此平台与华侨华人建立联系、展开互动。华侨类博物馆展示的不仅是华侨华人的移民史,还有开拓史和他们对居住国的贡献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相交融的特色历史。
(1) 基于最小平方法的主观权重的确定。根据各评价因子的重要性,将其进行两两比较,由比较结果可确定判断矩阵,见表4,最终得出各指标的权重Wz={0.349,0.064,0.206,0.065,0.121,0.074,0.121}。
华侨类博物馆则是充分、全面地展示了这些华侨华人历史。而“华侨藏品”则是最好的展示华侨华人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的见证物。但什么是“华侨藏品”呢?它是怎样界定的?是任何实物都可以作为“华侨藏品”吗?这些都是华侨类博物馆所需要掌握并且高度重视的问题。
“华侨藏品”现今为止并无明确的定义,但随着华侨类博物馆的兴起,华侨博物馆工作人员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和特点结合博物馆藏品的基本涵义,进行专业化、行业化的总结与工作经验相结合,逐步形成初步且不完善的概念。
而现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对传统博物馆的藏品观念提出了挑战,如科技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新类型的博物馆收藏品与传统意义的“博物馆藏品”有着显著的区别[4],而华侨博物馆的藏品更是与“博物馆藏品”这个基本概念有着更显著的区别,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华侨藏品”概念的提出
博物馆藏品是经过历史的积淀,几代人的付出、努力和实践,逐渐形成了现有的博物馆藏品管理理论,但华侨类博物馆和“华侨藏品”则是新兴的、具有着鲜明特色的,这些都是华侨类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面对解决的新课题。
博物馆工作日益专业化和规范化,对博物馆藏品概念逐渐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新生的“华侨藏品”是否需要定义?确认“华侨藏品”的身份是否需要有明确的专门的法律法规文件?对于“华侨藏品”的界定和取舍标准又是什么呢?
博物馆的藏品是依据自身性质有目的地征集保藏的,有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物。它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实物资料,也是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教材”[3]。
“华侨藏品”概念的提出,将为华侨类博物馆的工作提供依据和准则。
采用同样的办法获取正常轴型车辆的通行记录,并按总重进行升序排列,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该车辆在3—5月份的通行记录均为1127轴型车辆,由其总重可判断,不论是20 000 kg以下的轻载情况,还是20 000 kg以上的重载情况,该车辆的轴型均为1127。因此,可判定车牌为PF5168的车辆为真实的1127轴型车辆,而车牌为CR2721的车辆为疑似假轴车辆。
二、“华侨藏品”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性质
针对新兴的“华侨藏品”所包含及扩展延伸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华侨华人历史是一部充满冒险精神、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一部苦难史和血泪史,他们没有国家和政府的支持,纯属私人或群体行为,寻求改善生活、经商发财为目的。同时华侨华人历史又是一部与所在国人民友好相处的历史……但是华侨无论漂泊何处,内心都渴望祖国强大,时刻关心祖国和家乡的一草一木,祖国的兴衰和民族的枯荣,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他们无论贫穷富有,不论地位尊卑,爱国爱乡的情怀是不变的。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凡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而华侨形成的原因则比较复杂,一是下层民众因生活极端贫困而被迫离乡背井出国谋生,成为华侨;一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王朝更替,战乱频繁,农民起义连绵不断,人民不堪战乱、祸害而逃亡到海外,成为华侨[2];他们在异国他乡没有后盾,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谋生、创业,受到侨居地当地政府、资本家的剥削和压榨,备受歧视,但是华侨却依靠坚强不屈的忍耐力、艰苦奋斗的决心在世界的历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易于流动:结合新疆地广人稀的特点,适宜进镇入村开展流动培训,因此需要培训设备适于搬运、拆装,如拖动控制训练可采用 40cm×60cm木质接线板及低压电器元件。
藏品具有特定的客观因素,并且符合博物馆相应的藏品管理标准,才能确认其藏品的身份。因而“华侨藏品”也应符合这一特定的因素和标准,才可以确认其华侨类博物馆藏品的身份,即“华侨类博物馆依据自身性质和社会需求有目的地搜集起来,根据自身特色,按着博物馆藏品的管理程序进行管理、保存和利用”。
第三,培养健康的人格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基础。学历等级与人格的高低与人的素养不成正比例关系,没有“人品”的学历不是最高的学历,所以,每位有志青年不仅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成绩优秀,更要在“道德”的试卷上答满分。所以大学教育课程设置应当将人格教育纳入总体规划并加以落实。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导致其亵渎生命的案例颇多。所以除进行必要的人格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新时期青年的生命观教育,将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国家利益层面。生命之于任何人、任何家庭都是珍贵的,青年代表着民族未来的希望,青年的生命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是可贵的。
三、“华侨藏品”必须与博物馆的工作相结合
“华侨藏品”必须与博物馆自身的主题和性质相结合,不能脱离华侨类博物馆的环境,要满足其华侨类博物馆的工作基础、工作性质和工作资源,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只有通过“华侨藏品”来体现“华侨华人”,才能生动地再现华侨华人艰苦奋进的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华侨华人历史。同时华侨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应该不断的学习、深入研究,对于“华侨藏品”的认识深刻程度也影响着藏品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制定符合自身华侨博物馆的藏品标准,建立规范的符合华侨博物馆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与工作要求,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做好华侨博物馆的藏品工作。
四、结语
博物馆藏品概念的深入理解,为藏品管理工作提供了标准和方向,而“华侨藏品”的提出,则是更深入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的逐渐完善,针对相关的华侨类博物馆行业制度会越来越细致化,为华侨博物馆工作人员提供指导方向,同时也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充分理解华侨历史与藏品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的做好华侨博物馆的工作。
[参 考 文 献]
[1]周南京.华侨华人问题概论[A].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总论卷)[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1.
[2]任贵祥.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关系概论[A].周南京: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总论卷)[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90-92.
[3]姜 涛,俄 军.博物馆学概论[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110-176.
[4]宋向光.博物馆藏品概念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6,(02)2.
【中图分类号】 G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36(2019)06-0160-02
【作者简介】 邹丹丹(1983-),女,黑龙江海伦人,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馆员,研究方向:华侨历史与藏品管理。
□编 辑/徐霄天
标签:藏品论文; “华侨藏品”论文; 收藏论文; 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