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中如何实施人文性教育论文_王英

浅谈在小学语文中如何实施人文性教育论文_王英

王英 (四川省黑水县卡龙镇中心校 四川 阿坝 623500)

【摘 要】 人文性教育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作者对此感触颇深,特结合自身多年教育教学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成果基础之上,特作以下探析,全做引玉之砖,以期为语文人文性教育进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表现形式 生命关怀 人文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1-010-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人文性,顾名思义,分为两个层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从感性上而言,是对人的一种呵护,从理性而言是对某种价值的追求。因此,在全社会日益关注人文教育的关键时期,探讨语文教育人文性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结合语文教学现状,作者认为:培养学生人文性,唤醒学生人文需求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人文教育必将贯穿语文教育始末,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被束之高阁。语文人文教育已经严重偏离正常轨道。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作者对此深感惋惜,特结合自身多年教育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成果,特作以下探析,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语文教育人文性提升进献微薄之力。

一、语文人文教育偏离的主要表现形式。

1无法精准把握教材内涵。当语文教学任务完成后,一些教师会人为性拓展教材内容的外延。此时,学生思维被极大调动,他们会各抒己见和踊跃发言。课堂日常活跃。对于这些教材内容人为性拓展,不难发现:教师在身体力行的倡导语文教育个性化。尽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勇于表现的氛围,进而实现个性发展和彰显人文性。然而我们不可不问,这种人为性教材内容拓展的个性化就教育究竟能给学生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好处?众所周知:一些丑陋性事物不会因我们主管欲望而有所改善。而那些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事物也不会因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黯然失色。作者认为:想象至于理性。理性就是师生对教材内涵的精准把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特体验和思维方式已经严重背离教材内涵。表面上看,学生思维得到深度和广度拓展,课堂氛围也活跃了,但与此同时,师生也丧失很多原本可以拥有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理性思索,是多教材内容真谛的一种感悟。标新立异固然重要,但假如以丧失求真务实为代价,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2 在师生情感交流中缺乏对生命人文性关怀。在分组教学中,固定的人数围在一起,只有一两个学生掌控者话语权和主导权,其他学生只能盲目附和或者被动跟随。这种单纯合作形式,学生主体性被严重忽视,语文教师迅速组织和简单完事。具有显著的形式主义。此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所想、所感和所悟,语文教师遵循发展理念,过多和过量的使用赞美性字句,在这些赞美性字句中,学生很容易丧失自我评价。语文教育人文性丧失被许多有识之士视为现代教育最大的悲哀。各级教师都尝试通过自身努力来转变这一不利趋势,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时刻关注学生情感,在强化生生交流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大量赞美性词汇面前,语文课堂视乎充斥着人文性。然而推本溯源以后,我们不难发现,师生的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日益凸显。

二、在体现生命关怀中彰显人文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综上所述,在这样表面感悟教材内涵、单一小组合作、不切时宜的赞美和丧失真情实感的语文教学中,微乎其微的人文性无非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遗弃那些不合时宜人文性,构建一种切合时宜的语文人文课堂呢?

1 在精准把握教材内涵中体会人文性。在日常教学中,作者依据教材中的某一关键词汇,引导,作者在完成文章中,必定融入个人情感,才能统领全局和遣词造句。每篇文章都彰显着作者特殊情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自身需要首先审理体会文章中的寓意深刻的人文性,才能传递给广大学生。比如:在讲解某一内容时,作者结合其他教师的一些个人见解,通过互动的形式,发现很多学生的一个共性。作者由此渲染人文性,在刨根究底中,树立一种认识全面性。由此一来,绝大多数的学生改变了原有认识。只有建立在那种合情合理人文性,才能指导学生建立高尚道德品质,彰显语文教育人文性。

2 在一种享受中构建人文性。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均衡发展。每位学生都拥有不同的个性,拥有自身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态度。在日常教学中,作者时常关注他们差异性,对待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只有贴近学生个体差异性才能呵护每位学生,才能构建浓郁人文性。才能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比如;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一个竞争对手,在互相竞争中,促使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敢于挑战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此时,语文教师李应给与充分激励,此时可能学生的一些言行不规范不正确,此时,语文教师切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要因势利导,当学生获得进步时,那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语文教师也要给与充分肯定,尤其是对于那些后进生,更要给与更多的关心,进而促使他们在语文教师人文关怀下产生旺盛的斗志来面对学习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此外,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一种以互动和标准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可以显著活跃课堂氛围,同样也会来课堂秩序带来严峻考验,很容易陷入表面热闹实质混乱,表面学生和发展实质形式,因此,语文教师急需要建立一种切合时宜规章制度,在约束中促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学习习惯。此外,小组内部成员应职责明确,此时,语文教师也要根据形势发展灵活应对,以便在通力合作中又快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言而总之:以上两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体会,其他老师在借鉴时应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不同、学生客观实际不同和教师自身特点而灵活运用,效果方能凸显。然而,语文课堂人文性教育费一蹴而就,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积极革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那么我们语文人文性教育一定会为学生均衡发展发挥自身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菊;;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年03期

2孙兆英;;小学语文人文性教学四法[J];考试周刊;2007年02期

3童黎雯;;让语文课堂放射出"人文性"[J];中国农村教育;2007年10期

4江苏省射阳县洋马小学 周必清;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策略思考[N];学知报;2010年

5戴隽瑶;让人性在关心的沃土中健康成长[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论文作者:王英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浅谈在小学语文中如何实施人文性教育论文_王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