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曹 刚

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曹 刚

重庆市开州区郭家镇津关中心小学 曹 刚 405400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自主学习;精教多学;兴趣;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下“依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学习特点科学安排课堂中教与学的最佳时间配置并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等的教育教学的实质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会学、爱学、善学、乐学、多学”的目的。”如何做到“精教”?如何让学生“多学”?我想关键是如何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让学生具备自主性学习能力。

一、引导学习兴趣,为精讲多学打下基础

培养学习兴趣是激发自主性学习的动力。只有对学科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让小学生在知识领域中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并从活动中获得知识的认知过程,为精讲多学的教学目的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进行。

(一)创设数学情境,诱发自主学习动机

创设情境,让学生处于具体的情境中,可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但由于小学生年纪小,对于他们的认知规律来说,应尽量多的采用实物情景进行直观的教学。所以创设的情境应联系实际,贴近学生。不论是问题的引人,还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可爱有趣的卡通人物、动物,情节生动、有趣的故事,精美的图片,数学游戏,身边的人物、事例,把学生引进直观形象、真切现实、图文并茂的乐园。如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安排学生动手拉用木条钉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亲自感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然后举例说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运用,并出示相应的实物画面。

创设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情境,即在特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相对结合的境况,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学习情境,二是社会情境,三是教学情境,四是规定情境,五是戏剧情境。教学情境,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综合考虑相关的教学环境、设施设备,从而创设教学情感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积极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潜能,这是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

教学不应光在固定的教室进行,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一些如测量、竞猜、比赛、游戏之类的活动,操场、田边、山上都可作为教学的场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课时活动化,内容游戏化,不论新课还是练习课多以活动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形式的活动里学习新知、巩固新知,给学生提供了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满足学生爱动的特点、好胜的心理,及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

二、引导改变学习方式、引导自主学习与探究

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精讲多学的教学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学习的感性材料,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认识圆”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自己准备半径不同的圆形纸片。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教师在设计课的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友爱、协作、大方、守纪、开朗、公道、自尊、集体观念、竞争意识、责任心、组织能力、服从精神、领袖能力、牺牲精神等等因素。教师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交往技能,要教给学生技能的同时也要教授有关的交往技能,通过严密的设计合作学习过程来引导学生去实践有关的交往技能;并且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分享、学会互相帮助。

(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应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和解决问题。在无意识中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师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学生主动精神的逐渐形成。如:在学习了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后,可以出示这样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饲养场买来绵羊9只,小牛27只,”并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想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思考之后学生提出:绵羊和小牛一共多少只?小牛比绵羊多多少只?绵羊比小牛少多少只?再买多少只绵羊就和小牛同样多?小牛的只数是绵羊的几倍?同时要求他们在提出问题时也给出问题的答案。

三、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师要创建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机会。关爱学生、注重情感,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没有评价,就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难以成为下一步教学活动继续新的动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想提高教学课堂的高效性关键途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论文作者:曹 刚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曹 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