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的区域特征与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政策论文,特征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在对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评价,都是采取全国统一的标准,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演进建议。我认为,这种做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做出科学的探讨。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决定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竞争力扮演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反映了区域经济体创造有效财富的能力。学术界对“竞争力”的定义或表述虽然存在较大差别,但却都强调竞争力是指:特定利益主体能否比其他利益主体更合理配置要素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以更低的价格、更高的质量、更优的服务、更好的信誉来占领市场并由此获取收益。这就是说,竞争力实际上是比较生产力,它既具有一般生产力的效率含义,更强调与竞争对手相对的比较意义。因此,区域产业竞争力就是一个特定区域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通过培育和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主要产业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由于区域产业竞争力来自于区域的比较优势产业,因而一个区域是否具有产业竞争力就取决于该区域比较优势产业的选择和培育。
比较优势可以区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在一个或几个产业上具有绝对比较优势,那么该区域比较优势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就变得非常简单,这也正是发达区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原因之所在。但是,对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区域而言,比较优势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就必须依据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正如李嘉图所说,即使一个国家所有商品的成本都比另一个国家高,但只要这些商品的成本相对于贸易伙伴而言并不完全一样,那么该国就能通过专业化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从而在贸易中获益。这就是说,一个区域即使在所有的产业上都落后于其他地区,它也可以通过选择和培育本区域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第二,总体比较优势与局部比较优势。如果某个区域的任何一个产业就总体而言都不具有绝对比较优势或相对比较优势,那么,该区域可以通过产业细分,找到自己具有绝对比较优势或相对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进行优势产业培育,以点带面式地发展区域经济。这就是说,任何区域都可以通过以上比较优势的细分,选择和培育出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优势产业,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力,走出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个区域选择和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的结果,就会形成各个区域不同的产业结构。这就是说,从可观测和可比较的角度看,区域产业结构状况直接反映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水平和状况。由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是区域选择和培育优势产业的结果,那么,各个区域优势产业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区域产业结构状况。例如,一个区域的优势产业是工业,那么其工业占区域GDP的比重就会高;在工业结构中,如果优势产业是重化工业,就会形成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竞争力——区域优势产业——区域产业结构的以上分析框架提出了一个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这就是一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与路径是否适合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或者说,一国合理的产业结构评价标准是否适合于对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
显然,以上理论分析框架表明:一国合理的产业结构评价标准不能直接应用于一国内各个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否则,就会直接导致国内各个区域之间产业结构的同构化,进而爆发各个区域之间的同质化竞争,这不仅是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会形成区域的市场分割,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全国统一市场背道而驰。目前我国出现的区域产业结构同构,以及区域间贸易不发展,就是区域产业政策缺失的结果。因此,从各个区域的角度来看,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产业结构,而不一定是各个产业平衡发展的产业结构。
一国合理的产业结构评价标准既然不能直接等同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那么,一国产业政策的着眼点与一国内各个区域的产业政策着眼点就应该是不同的。一国的主权独立依赖于国家经济的独立,而要实现经济独立,就要形成独立和完善的产业结构,并依据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特别是对一个正在努力实现和平崛起的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就更加重要。但是,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就不能沿用国家产业政策的这一理念,这是因为,第一,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国家战略向全球战略的升级。这体现为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将从一国扩展到全球,一国内部区域之间的竞争将升级为全球范围内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内部各竞争主体之间的分工协作。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又是由四组因素决定的,它们是要素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第二,从区域经济的层面来看,我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个区域之间的自然禀赋等条件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统筹发展就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统筹发展就要求各个区域放弃以往的孤立发展,转向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通过由此而形成的广泛联系实现区域之间的联动发展。可见,国家的产业政策,不仅要促进国家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国家在全球的产业竞争力,而且还要统筹安排产业的空间合理布局,促进区域之间产业的分工协作;而区域产业政策,就要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的统筹安排,根据本区域的发展条件,选择和培育区域优势产业,提升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二、区域产业政策的分类设计
依据我国对主体功能区的统一规划,以及各个区域的产业比较优势,促进我国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统筹发展,我国区域产业政策就大类而言,应该分为以下几类:
1.去工业化产业政策。国际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一般规律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产业结构中的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会沿着“一二三”、“二一三”和“三二一”这样三阶段向前发展。但这是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就国家内部某些区域而言,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路径会表现出从第一产业直接跨越到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不发展,或者在GDP中只占较小的比重。这就是去工业化的产业发展政策。例如,在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的产业政策就应该实施去工业化的产业政策。在这一产业政策下,虽然我国积极推进工业化,但这些区域搞工业化就是错误的,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也就不是看其第二产业的比重。
2.工业化产业政策。我国就总体而言尚未完成工业化,工业化产业政策自然成为大多数区域产业政策的必然选择。但由于各个区域的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产业不同,工业化产业政策就应该具有不同的亚类型,形成不同的工业结构。例如,一个区域就不一定要追求轻重工业之间的发展平衡,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产业是重化工业,如果为了追求轻重工业的平衡而大力发展轻工业,就会贻误东北经济的振兴。同样,由于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的发展阶段,许多地区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都把重化工业作为发展重点,但重化工业的发展也可以分解为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等。
3.再工业化产业政策。“再工业化”是指已经工业化或具有较高工业化程度但面临经济衰退的国家或地区,以已有的工业化成果为基础,以重振传统制造业为核心,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政府帮助为手段,实现一国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全面振兴的过程。可见,“再工业化”的前提是已经有了一次工业化过程,“再工业化”是二次工业化过程,但二次工业化不是一次工业化的继续,它是由于一次工业化所建立的制造业已经丧失了竞争力,引起了一国或地区经济的衰退,从而为了重振产业竞争力所采取的新的工业化进程;二是“再工业化”仍然是工业化,而不是“后工业化”,这就将产业锁定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强大的工业。以我国东北经济区域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就符合“再工业化”的基本要求,而且国外如德国鲁尔地区的经济振兴采取的也是“再工业化”的产业政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采取“再工业化”的政策,就会使东北的产业结构表现出重化工业比重高,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呈刚性的特征,但不能据此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结论。
4.后工业化产业政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如深圳的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演进,因而其产业政策也转向鼓励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就是实行后工业化产业政策。
5.知识化产业政策。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知识经济成为一个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独立经济形态,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这是当今经济结构诸多变化中最根本性、最基础性的变化,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知识的生产、流通、分配和使用(消费)的基础之上,从而对已经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而言,面临着进一步知识化的新任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则需要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推进知识化。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强国之梦,就必须探索知识经济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需要发展知识型产业,但我国现在无论从产业上还是从区域上还都不具备全面发展的条件,而只能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这就要求那些具备条件的区域如北京、上海等实施知识化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知识产业的发展。
三、区域产业政策的实现途径
区域产业政策要能够得到顺利制定和有效实施,就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走区域特色发展道路。“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立足中国国情”。同样,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层面来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立足区情,开辟出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依据本区域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选择和培育优势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体现。
2.积极推进区域间的分工协作。李嘉图依据相对比较优势所设想的国际分工理论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利益对抗或冲突。但就一国内部各个区域的发展而言,依据比较优势构建区域分工的设想完全可以成为现实。这是因为,在一国的各个区域之间虽然存在着利益矛盾,但在国家整体利益的基础上,这些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这就为李嘉图的分工理论在区域之间的应用扫清了障碍。因此,国家完全可以依据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行整体规划,推进区域间的分工协作。
3.实施产业的区域整合。在国家的整体规划下,各个区域依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对相应的产业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整合,形成产业的区域整体优势。区域内的产业整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确立产业龙头企业,并给予重点支持和发展。美国经济学家杰格迪什·谢斯和拉金德拉·西索迪亚在他们所著的《3法则》一书的导言中写到:“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规律,就是在每一个行业中,占统治地位的企业数目限制为3个,任何大于或者小于这个数目的数字都是暂时的。”而且还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3法则在欧洲和亚洲市场中发生的频率比以前大得多,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这就是说,一个区域要形成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就必须有能进入行业前三名的大企业。第二,依据龙头企业所要求的产业链内在联系对区域内的相关产业进行整合,建立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避免区域内同行业企业的相互竞争、相互残杀,形成一致对外的竞争合力。第三,依据企业间的分工协作链,积极推进产业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第四,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的产业基地或产业中心。
4.完善区域的基础设施。制定或实施区域产业政策,扶持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间不同的产业结构,强化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就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间的产业贸易,这就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做支撑。
5.构建新的区域发展评价标准。既然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是不同的,选择和培育的优势产业是不同的,产业结构的状况就应该是不同的。因此,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状况,真正使评价能够促进区域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也就是说,凡是能够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结构就应该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