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东南部台地桉树恢复生态机理的研究

澳大利亚东南部台地桉树恢复生态机理的研究

张艳华[1]2003年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台地桉树恢复生态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澳大利亚东南部台地桉树疏林地退化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过程、阶段和恢复桉树种群的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讨论,总结出人为干扰因素(开垦和放牧)是导致桉树疏林地植被种类结构及功能下降的直接原因,并通过与自然干扰因素(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的交互作用使桉树种群在其天然分布区恢复和更新受到阻碍。系统分析了在开垦和放牧等人为因素干扰下的6种植被状态类型和桉树幼苗更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开垦条件下,在乡土多年生草本占优势和轻度放牧的植被状态类型中,桉树天然更新的效果最佳。在年降雨量700~800mm的地区更新幼苗的数量最多,温度和土壤类型对幼苗的更新没有显着的影响。在低平地桉树更新好于坡地和山脊,在桉树天然更新中,乡土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疏林地中的比例对幼苗更新数量影响较大。桉树更易于在低盐化的土壤上更新,酸化对桉树整体的更新影响不显着。单蒴盖亚属和双蒴盖亚属的桉树更新效果相比,双蒴盖亚属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更新,双蒴盖亚属的E.blakelyi,melliodora和E.bridgesiana可以作为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台地恢复更新的先锋树种,应扩大其更新的面积和规模,吸引乡土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疏林地中更新,并为其他种类的桉树更新创造适宜的条件。对那些在局部地区占优势的种类要进行保护,减少人为干扰,使退化的桉树疏林地生态系统尽早恢复到进展演替的轨道上来。

陈英瑾[2]2012年在《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文中研究说明2003年,我国提出“统筹城乡发展”。2008年起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标志着城乡统筹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以城乡统筹规划为先导,我国乡村迎来空间和功能的巨变。城乡统筹发展的举措——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园区化、专业化)、乡村的城市化和休闲化,导致了景观风貌的同质化和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我国乡村文化景观具有高度异质性、自然性和人工调控性。乡村景观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乡村发展的结果,而应被看作一种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资源,在传统景观风貌的传承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应建立一种共赢的发展模式。乡村发展应该做到综合发展,即在促进乡村经济优化、宜居宜游、生态保护的同时,维护和创造具备地域和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用景观概念引导乡村建设,综合在城乡统筹过程中所出现的现代农业、第叁产业、农民聚居方式的发展,共同谋划地区未来的景观愿景。论文在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和景观特点后,提出我国乡村宜构建基于地域文化景观特色的多功能乡村景观,使乡村成为区域的绿肺、传统文明的教室和生活休闲的乐土。论文建议使用新兴的景观特征评估工具,建立“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乡村景观政策分类——乡村景观要素分类——乡村景观规划内容”的结构框架。然后,以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的乡村功能分类为基础,提出叁类乡村景观政策——适用于乡村文化景观的景观保护、适用于功能性乡村景观的景观优化和适用于城市边缘区的景观创新政策。而乡村景观的异质性、自然性和人工调控性可根据具体乡村地域的功能要求来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最后,利用论文所提出的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框架,对不同的景观政策分类提出未来农业景观与绿道景观的愿景,并综合与景观相关的领域,如农业的土地产权、土地整理、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技术、旅游业的特色与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指导。论文主要在以下叁个方面有所创新:一,使用新兴的景观特征评估工具,建立景观规划框架;二,结合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我国乡村景观分类发展的策略;叁是提出乡村景观规划的规划内容——分别对乡村的景观要素和行为体系进行规划设计,必须对这两项措施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地改善乡村景观。

刘美英[3]2009年在《马家塔复垦区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平衡施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质量是现代土壤学研究的核心,土壤质量评价是土壤质量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之一。以马家塔矿区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对矿区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室内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质量指标的土样分析入手,结合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复垦区土壤质量的基本特征,建立了由土壤物理指标、化学指标以及生物学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确立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根据马家塔矿区特点确定了土壤质量指数分级标准,并进行了评价,同时建立了有实际意义的土壤综合质量数学模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平衡施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颗粒组成均为细砂粒最多,粘粒含量最少,在0~40cm剖面中各对应层次中粘粒含量均表现为复垦土壤大于原状土壤;研究区微团聚体组成均表现为以0.01-0.05mm和0.05-0.25mm较大粒级含量为主,含水量表现为表层含水量显着低于下层,且复垦地平均含水量显着高于对照。2、研究区0-40cm土壤养分中,整体含量较低,有效养分供应并不充足,pH值显示研究区为碱性。研究区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全钾、pH值、电导率均表现为复垦土壤显着大于原状土壤,而CEC和C/N比却表现为复垦土壤显着小于原状土壤。3、复垦土壤的表层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磷均显着高于下层,且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磷均在夏季达到最高。土壤微生物菌类总体数量细菌>固氮菌>放线菌>真菌,细菌占绝对优势,对有机物质分解起着决定性作用。4、粘粒与质地粗化度和特征微团聚体比例、细粉粒和容重间呈极显着相关。11项土壤化学指标间相关性整体较好,特别是有机质。从粒径上看颗粒相对较大的细粉粒和粗粉粒对土壤化学性质的亲和性较大,更具有吸附性。四种酶的酶活性协调性较好,特别是蔗糖酶,四种菌之间的相关性也较好,四种菌只与脲酶的相关性不显着。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同时受四种菌的影响,过氧化氢酶则主要决定于放线菌。5、筛选出有机质、C/N比、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粘粒、细粉粒、蔗糖酶、真菌、放线菌、pH值、细菌、固氮菌、MBP、含水量和脲酶17项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整体上复垦区综合土壤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建立了复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复垦工作的成效给予总结。6、复垦土壤保水增肥试验研究表明,污泥、腐殖酸、羊厩肥的添加均显着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均增强了栽培基质的保水能力,同时显着提高了栽培基质的有效氮、磷、钾含量,叁者的作用效果依次为羊厩肥>污泥>腐殖酸。7、林木施肥后表现出生长速度加快的特点,总体上,复混肥比单一肥料的效果好,有机肥对各种树木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应该推荐使用。树种之间,桧柏比侧柏和油松对肥料更敏感,油松效果最差,说明影响矿区树木生长的因子除了肥料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同时也说明,在林业上实现配方施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完成。

付增娟[4]2005年在《黑荆和银荆的生物入侵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两种典型亚热带外来树种黑荆(Acacia mearnsii De Wild.)和银荆(Acacia dealbata Link.)为研究对象,通过繁殖扩散特性、群体交配系统和遗传结构、以及对当地物种的影响3个方面评价其入侵性。通过黑荆和银荆的林分与单株土壤种子库、幼苗扩散,以及银荆单株结实量调查分析这两个树种的繁殖扩散特性,结果如下:黑荆以种子繁殖为主,繁殖体数量大,银荆以根蘖繁殖为主,繁殖成功率高,都具有较高的入侵潜力。两个树种林分内土壤种子库数量都很大,分别达28 882 粒·m~(-2) 和1 475 粒·m~(-2),银荆平均单株结实量为249 513粒,树种建群能力强。但能够萌发并存活的幼苗数量相对较少,黑荆林缘幼苗扩散数量0.8株·m~(-2),大约平均每年向外扩散1.67 m;银荆林缘幼苗为1.0 株·m~(-2),平均每年向外扩散1.04 m。黑荆单株周围幼苗数量为1.2 株·m~(-2),平均每年扩散1.51 m;银荆单株周围幼苗数量为0.6 株·m~(-2),平均每年扩散0.85 m。两个树种向外扩散速度中等。黑荆和银荆的自然扩散主要是近距离的扩散,土壤种子库的水平分布在树高的2 倍以上,幼苗扩散最远距离是树高的1.5 倍。使用同工酶分析黑荆群体交配系统和遗传结构,发现黑荆群体内遗传变异很高,群体间遗传分化小,多位点异交率变化在0.905~0.992 之间,表明引种的黑荆遗传基础广泛,适应环境的能力强。通过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林窗竞争调查,发现不同黑荆和银荆群落Shannon-Wiener 指数变化范围为1.0939~2.7578,与当地云南松人工林群落相比,除黑荆-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群落和黑荆纯林外,其余群落都高,说明黑荆与当地造林树种混交,未对其林下物种产生不利影响;在林窗内,黑荆和银荆的更新能力强于云南松,但没有对其构成威胁。这两个树种目前没有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还没有形成入侵。使用《外来树种侵害性评价技术规程》(待颁布)评价这两个树种的入侵性,得出入侵能力中等,与调查结果一致,需要对这两个树种的栽培面积和地点加以适当控制。黑荆和银荆都是多功能、多用途的好树种,值得在南方各省推广应用,但在引种栽培时要因地适宜,加强管理,谨防危害当地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澳大利亚东南部台地桉树恢复生态机理的研究[D]. 张艳华. 东北林业大学. 2003

[2]. 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D]. 陈英瑾. 清华大学. 2012

[3]. 马家塔复垦区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平衡施肥研究[D]. 刘美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4]. 黑荆和银荆的生物入侵研究[D]. 付增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5

标签:;  ;  ;  ;  ;  ;  ;  ;  

澳大利亚东南部台地桉树恢复生态机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