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城市住宅使用寿命问题论文_谢善鹏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89

摘要:在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住宅的拆除重建本应是城市更新的正常现象,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城市住宅拆建频繁,许多城市住宅尚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被拆除,使用寿命明显较短,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城市住宅使用寿命的长短,不仅关系到社会资源与环境的节约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环境污染、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相较国外注重住宅使用寿命的研究而言,我国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从城市住宅使用寿命的内涵出发,系统研究我国城市住宅使用寿命的相关现状,最终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住宅;使用寿命;对策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住宅的拆建表面上是住宅使用寿命的结束,但更深层次的给城市带来了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另外,相较国外重视住宅的使用寿命而言,我国在住宅使用寿命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有待从理论和实践中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城市住宅使用寿命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1城市住宅使用寿命的内涵

1.1物质寿命是城市住宅使用寿命的基础

住宅物质寿命中的物质是指住宅的整个工程实体,是建筑物质材料这种自然属性的体现。这种物质实体是我们可以触到和看到的,是由不同的具有明确空间形态和功能作用的物质系统构成的,它的存在与安全构成了人类生活起居所依赖的物质形态场所,随着时间的发展,当这种工程实体由于质量和安全问题不能继续使用时,这个住宅的物质寿命也就结束了。因此,住宅的物质寿命表现为住宅物质系统安全运行的时间效应,它是城市住宅使用寿命的基础。

1.2功能寿命是城市住宅使用寿命的核心

住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居住目的而产生的,它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居住需求的功能空间,这是住宅功能属性的体现。随着人们对住宅功能需求的变化,住宅原有的功能由于不能满足住户新的功能需求,从而导致住宅功能价值的丧失或退化,住宅的功能寿命也就结束了。因此,住宅的功能寿命是指住户接受住宅功能价值的时间效应,是城市住宅使用寿命的核心。

住宅作为一个系统,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它的核心问题是住宅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变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布汉姆?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需求根据不同的条件会形成不同的需求结构,如果把人的需求反映到居住需求上来看,也可以形成不同的居住需求结构,即有居、安居、择居、乐居、适居。

1.3社会寿命是城市住宅使用寿命的关键

城市住宅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建成的那一刻起,已经作为城市的一个细胞而存在,它的形式、地理位置等都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特征。反过来,城市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的发展变化势必也对存在着的住宅产生影响。当住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或者是城市发展对住宅的影响是一种积极作用时,那么城市住宅的社会寿命就会一直延续下去,而当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种消极作用时,那么城市住宅的社会寿命就会被终结。因此,城市住宅的社会寿命是制约城市住宅使用寿命长短的关键。

通过对城市住宅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住宅社会寿命主要是表现为城市住宅的形式、容积率、地理位置等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而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控制性手段,它往往法定限制了住宅的形式、用地容积率、地理位置等内容,进而影响已经存在的住宅是否符合城市的发展,因此,城市规划作为调控城市空间的手段,是影响住宅社会寿命的直接因素,而政府作为城市规划的决策者,与住宅的社会寿命也有密切的关系。另外,住宅的社会寿命势必受到城市发展背景因素的影响,这些背景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城市规划来影响城市住宅的社会寿命。

2延长住宅使用寿命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

充分考虑住宅规划设计与住宅物质寿命、功能寿命和社会寿命之间的关系,建立延长住宅使用寿命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方面维修、改造和更新的设计。在住宅设计的方案阶段就考虑住宅维修、改造和更新的方便性,使住宅的物质系统和功能便于调整,满足住户的需求。

2.可以长久使用、灵活多变和反复使用的设计。首要在设计中考虑住宅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其次,考虑设计的可变化性和反复使用,考虑便于调整的结构体系和平面布局,给住户提供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功能需求的机会。

3.对环境影响小、自我提供能源或者是能源消耗低的设计。在住宅的设计阶段,考虑住宅的经济性能,合理的运用绿色节能技术,包括绿色能源的利用、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

4.适于地方特色文化的设计。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城市的文化、环境和气候,在住宅的外观造型上,考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等。

5.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设计。在住宅规划设计阶段,对住宅的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精细化设计和人性化设计,考虑不同年龄阶段住户室外空间的功能需求,设计合理的空间尺度。

6.公众参与的设计。这项内容在前面相关内容中有所提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住户在设计师的协助下参与住宅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设计;另一方面是在设计时对住户的各种需求进行调研,住户积极参与,在各项调研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延长住宅使用寿命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不管怎样制定,最终都要由人来设计完成,所以,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极为重要,所以设计师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另外,开发商、政府决策者、住户等都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才能确保这些延长住宅使用寿命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图1 住宅社会寿命的影响因素组成

3结束语

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下,我国城市住宅使用寿命短暂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和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从城市住宅使用寿命内涵出发,针对性的从物质寿命、功能寿命和社会寿命三个层面上的解决对策,并构建延长住宅使用寿命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

物质寿命层面的解决对策包括建立完善的住宅安全性和耐久性技术保障措施、完善住宅工程质量规范体系、完善住宅维修制度。

功能寿命层面的解决对策包括建立完善的住宅适用性和环境性技术保障措施、住宅内部功能空间的重新塑造、住宅功能空间的动态性设计、营造宜人的住宅外部空间环境。

社会寿命层面的解决对策包括增强城市住宅与城市环境的协调性、增强城市住宅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构建土地价值与资源环境效益的平衡、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总之,通过对我国城市住宅使用寿命的系统研究,目的就是希望引起国家决策者、开发商、规划设计人员和居民对住宅使用寿命问题背后所涵盖的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高玉波.可持续性住宅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2]陈健.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建筑寿命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论文作者:谢善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  ;  ;  ;  ;  ;  ;  ;  

浅谈我国城市住宅使用寿命问题论文_谢善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