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
摘要:隧道与地下工程作为一个极其复杂和有一个系统的工程,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许多安全风险。本文根据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一般风险评估目的、评估体系、分析影响因素,为施工和管理多个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隧道与地下工程;风险评估;研究
前言
隧道与地下工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对于其他工程建设特点的复杂性、隐蔽性和投资风险大,在设计、施工和在决策方面,会遇到许多困难。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在任何一个链接,分析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并进行量化指标,以帮助相关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减少风险因素对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影响。
1隧道与地下工程风险评估研究目的
隧道与其它工程项目相比,因为隐蔽的特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施工风险是非常大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风险分析和评估理论的帮助是有效手段,风险评估可以分析这些不确定性,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量化指标,来帮助完成最后的决策,以达到安全、经济和高效的管理目标。风险评估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各种决策提供依据的政策制定者,从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它的值可以反映信心当决策者决策、控制项目进度和有效控制资金的流动。对决策者来说,决策的风险评估是简单、准确和专业。在施工阶段,主要是施工过程中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估,明确风险来源,避免风险大的施工计划,制定、完善风险控制措施和计划。
2隧道与地下工程风险评估体系
2.1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
(1)风险的定义
国际隧道协会将风险定义为:灾害和事故可能导致损害的个人安全和健康可能性。隧道和地下工程,风险是指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目标正常运行过程中,如果一个活动就足以导致承险体系统承受各种各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就称为该事件存在风险,造成这一活动的后果被称为事故的风险。
(2)风险的本质
针对工程项目风险分析,风险具有以下三个属性:a.损害性,无论个人或团体,都意味着风险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工程项目风险研究的目的是如何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使项目在轨道上顺利运行。b.不确定性,即风险发生不良后果,无论是在空间、时间、强度、和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c.复杂性,由于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使风险系统变得异常庞大和复杂,有时很难用准确的概率分布或状态方程表达,在这一点上,问题适当简化,并采用分析与模糊数学的工具等。
2.2风险评估的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是使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和概括,了解事情,揭示其内在规律,得到评价结果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对对象的特征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和灵敏度分析从而了解其本质,揭示内在规律,得到评价结果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采用工程类比法,结合当地地质条件进行隧道的风险分析,分析其结果、原因等。根据原因、结果和类似工程施工措施,提出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本质。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隧道与地下工程的重大安全风险事件反应来源进行重要度排序,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施工提供参考。
2.3风险评估的流程
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 风险辨识、重要度排序、风险控制及应急救援预案,风险评估的流程如图 1所示。
3隧道与地下工程中主要风险因素的分析
3.1超前地质预报
由于我国山区分布较为广泛,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频发,也由此,地质超前预报更是隧道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 但是,超前地质预报却也存在着不准确预报的风险。
3.1二次衬砌
在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隧道边墙与拱部的二次衬砌浇筑来说,使用移动液压托盘模板台车和泵送混凝土进行整体浇筑,为了确保二次衬砌的密实,每个应连续铸造模具内衬混凝土,一次完成。二次衬砌施作时必须先浇筑仰拱和矮边墙,然后立模进行拱部混凝土浇筑,矮边墙与拱墙模筑混凝土间的纵向施工缝宜位于电缆沟盖板以下。就实际施工方面来看,进行二次衬砌施工的风险主要包括:未能一次性连续完成浇筑;未能在应留注孔浆的拱部进行预留,导致无法在二次衬砌后进行重填注浆;拆模时二次衬砌强度未能与设计强度的100%相符等等。
3.2防排水
铺设衬砌背后的塑料防水板前,应在防水板内侧(靠近围岩侧)先铺设 300g/m2无纺布,无纺布用暗钉圈固定在喷层上;防水卷材的铺挂应采用热风双焊缝无钉铺挂工艺, 防水卷材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cm并应保证接缝质量,防水板的搭接质量应采用气压测试进行抽检:两条焊缝间生成2.5巴的气压,在 15min内,气压下降值应小于0.25巴;隧道沉降缝和施工缝设置橡胶止水带,纵向施工缝采用单液型遇水膨胀密闭胶;所有排水管路交叉部分,原则上均应采用市售成品;而在此施工中,主要存在如下几点风险:材料以及工法选择的不当、搭接质量不合格等等。
3.3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通常来说在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不免涉及到有大量弃渣的外运,这也就会造成如下几点主要影响:将弃渣运往处置地的过程中,会对城市路面造成污染,同时由于风的作用,扬起干、细颗粒物,还会对城市大气造成污染。
3.4洞内环境对施工级施工者的影响
在隧道的施工中,使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法,加之由于洞内作业环境恶劣, 会造成以下几点影响:(1)由于钻孔、爆破等施工产生的粉尘;(2)内燃机的废气及废烟排放;(3)有机溶剂产生的有害气体;由于洞内通风差,易使工作者发生缺氧症,而由于大量粉尘的产生,会对施工者造成健康风险。
4隧道与地下工程风险控制
4.1超前地质预报
该方法作为基本的地质分析方法,必须加以强化,促进其预报水平的提高;在施工地质灾害的超前预报中,长期地质预报作为一项重要组成,应积极发展与应用。
4.2施工工序
注意以下几点施工工序的风险整治: 隧道洞口开挖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尽量采用零开挖进洞技术,确保洞口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开挖爆破作业要点;初期支护。
4.3支护施工
隧道初期支护拱墙采用湿喷工艺喷射混凝土;隧道初期支护的仰拱采用模筑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物严禁重复利用;新喷射的混凝土应按规定洒水养护。隧道爆破开挖后,应坚持先喷后锚的原则,隧道系统锚杆为有压注浆中空锚杆,以保证注浆质量,锚杆必须设置垫板,并灌注早强水泥砂浆,锚杆孔内注浆应密实饱满。
4.4防排水
为了促进围岩止水性能的提高,将透水系数提升上来,必须要做好下列几点风险控制措施:(1)做好整个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对使用材料的管理、选用技术的管理以及水质管理;(2)严格依据施工目的、实际的地质条件选择压注材料。
4.5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对施工进度进行详细、合理、规范的安排,做好对弃渣运输的环境保护举措, 尽量将由于弃渣运输而造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小;弃渣还应做好临时的覆盖保护工作,避免诱发水土流失的问题;依据当前节能、环保的基本观点,合理处理、管理产生的渣土。
4.6洞内环境对施工级施工者的影响
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 在洞内恶劣条件下施工时产生的粉尘浓度进行长期、持续、严格的测定,实际掌握粉尘情况,以便于做出相应的应对举措;同时,严格控制好在洞内所有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
5结语
在当前的风险评估研究的工程实践来看,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实施步骤、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都有了初步检查应用程序和实践,这些特点使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可操作性的得到验证,提高风险评估技术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使利用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何发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若干问题探讨[J].现代隧道技术,2011(1)
[2]罗云,樊运晓,马晓春.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高建民,杨建安.技术风险评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2)
论文作者:孙青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1
标签:隧道论文; 风险论文; 风险评估论文; 地质论文; 地下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不确定性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