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麻醉复苏的观察和护理论文_陈海燕

患儿麻醉复苏的观察和护理论文_陈海燕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 湖北谷城 441700

【摘要】总结了150例患儿麻醉复苏的观察和护理。主要包括对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循环功能不稳、呕吐、误吸、非计划性拔管等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和护理,保证了患儿麻醉的安全性。

【关键词】患儿;麻醉;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091-01

小儿手术绝大多数需要全身麻醉来完成手术,手术结束数小时内,由于麻醉药、肌松药神经阻滞作用尚未完全消失,保护性反射仍未充分恢复,常易发生气道阻塞,通气、换气不足、或循环功能不稳定、呕吐、误吸、躁动等并发症,使麻醉风险大大增加。因此,为了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儿全身麻醉术后复苏进行观察和护理可以极大减少麻醉及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严重意外的发生[1]。现将观察、护理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50例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年龄均小于12岁,男110例,女40例;术前无呼吸道感染、心肺疾病和贫血。腹部手术、腹股沟疝、鞘膜积液、隐睾共70例,骨科手术40例,五官科手术25例,其他15例,最长复苏时间240 min,最短复苏时间30 min,平均60 min。

2 观察

患儿全身麻醉后复苏期应注意观察:①患儿皮肤,甲床、口唇颜色,如发绀意味着缺氧,红润意味着供氧充分。②用手感觉患儿呼出的温暖气流,同时观察胸、腹的呼吸动作幅度,连续观察SpO2变化,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口鼻有无分泌物,以了解呼吸状态。③密切观察患儿的循环状况,如脉搏、血压、心率、心电图等变化。④注意体温变化。⑤观察手术部位的引流及出血情况。以鼻、咽、喉、口腔部手术尤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护理

3.1 呼吸道梗阻

临床表现:患儿有鼾声或痰鸣声,重者有辅助呼吸肌活动,无气体进出呼吸道,有明显三凹征。皮肤、口唇发绀,常见原因是舌后坠和分泌物过多引起,应及时吸痰,清洁呼吸道。向前上托下颌解除舌后坠或头偏向一侧后仰,背稍垫高。喉痉挛是少见的呼吸道梗阻原因,多由麻醉变浅、缺氧、刺激咽喉部引起,面罩正压给氧能缓解,反之要立即静脉注射快速起效的肌松剂,行气管插管。

3.2 呼吸抑制

多由大手术、麻醉深或时间长、术后麻醉药肌松剂残余引起,表现为呼吸浅慢,SpO2<90%,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SpO2、血压、心率,辅助呼吸。

3.3 循环功能不稳

本院小儿手术多是短小手术,一般失水少,术后循环异常多由于心率增快或减慢。心率增快可由刺激、疼痛引起;心率过缓提示存在危险因素,如严重缺氧,应及时寻找原因,对症处理。

3.4 呕吐、误吸

小儿全身麻醉后呕吐并非罕见,尤其是未清醒时发生,呕吐易发生痉挛、误吸,严重吸入可致肺损伤,危害极大。呕吐时常伴有口腔分泌物增多、反复吞咽动作、痉挛呼吸、面色苍白、心动过速等。及时发现非常重要,立即协助患儿取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经口腔明视清除异物,牙关紧闭可经鼻腔反复吸引,同时给予止呕药(如恩丹西酮),立即面罩正压给氧。

3.5 非计划性拔管

是指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其原因是搬动、改变体位、气管固定不稳、患儿躁动,对于躁动患儿给予适当的肢体约束相关研究也认为,约束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措施之一[2]。给予短效的镇痛镇静药,以免意外拔管的发生。

4 体会

小儿全身麻醉复苏期易产生相应并发症和意外,防止其发生主要是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苗头最为重要,同时,熟练的护理技术以及抢救设备能随时使用是全身麻醉复苏期间并发症成功救治的保证,从而大大提高了患儿围手术期间麻醉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孟庆云,柳顺锁.麻醉苏醒室及术后护理[J].小儿麻醉学,1998(1):148-149.

[2]步惠琴,王黎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防止非计划性拔管[J].护理与康复,2007,6(2):133-135.

论文作者:陈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  ;  ;  ;  ;  ;  ;  ;  

患儿麻醉复苏的观察和护理论文_陈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