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校联动的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论文

基于校校联动的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金宜洛

(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 洛阳 471934)

摘 要: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和教育产业化的深入推进,高校师范生的就业能力不仅成为衡量一个专业存在与发展的新标准,也成为反映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近年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兴专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小教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状况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否一致,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挖掘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经验和优势的基础上,总结出专业发展中的不足和欠缺,联合联动建立校校合作的形式,从学生大学入学建立校校联动的机制、将校校联动机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运用于学生见习实习管理体系中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从而有效存进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促进师范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 校校联动;就业能力;提升机制

近年来,高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性生源逐年减少,各中小学教师处在定编的阶段,就业岗位出现萎缩的趋势。另外,由于教师准入制度的放开,非师范类毕业生只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也可以通过参加招教、特岗的教师招聘考试竞争上岗,非师范生的就业宽范围选择无疑给师范生就业带来了一定冲击。小学教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新兴产业,由于受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范教育体制的影响,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激烈的就业竞争局面对师范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与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中,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相较于非本专业学生而言教学业务能力很强,但就业能力较弱,在面临就业竞争时不能很好地展现自身教学业务能力。为此,笔者认为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建立校校联动的培养模式,加强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紧密合作,着力培养与基础教育相适合的教师,无疑是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如何突出师范教育专业的特点,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高等师范院校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推进,大量中资企业走出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注入生机与活力,带去了能源、电力、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大大提高相关国家的发展速度。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消纳问题也逐渐突显。由此,在做好充分风险防控的前提下,企业不妨大胆一点,紧抓海外投资“战略窗口期”,保障企业在海外投资中能拔得头筹,取得先机。

一、研究调查基本情况

本研究选取某高校2013级至2017级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其中2013级、2014级学生为已毕业学生。调查时间为2018年10月,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9份,回收率为97.9%,其中有效问卷为492份,问卷有效率为98.4%。对学生的调查包括小学教育学生的就业意向、对就业能力的认知度、对自身实习的评价等方面。

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问题调查与分析

(一)对职业认同度不够。调查发现,当问及在校学生是否了解未来教师岗位招聘的基本程序时,近60%的学生表现出很迷茫的状态,此类学生很少关注本专业就业前景和招聘渠道。而关注教师岗位招聘程序的学生仅占3.16%。通常,教师招聘考试的程序大概包括笔试、面试以及教学能力测试三个环节。求职前如果不了解就业的基本流程,则求职准备是盲目的、不全面的。为此,从学生入学就进行专业引导,引导学生熟悉本专业,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显得格为重要。

调查中发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大部分学生认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就是能够写好“三笔字”(粉笔、钢笔、毛笔字)、普通话标准、会制作授课的课件、会讲故事等。当被问及到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哪些方面更为重要时,大多数学生均选择教学能力。同时,对其他几项比较重要的能力,比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等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持漠视的态度。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不应只是局限于单一的某种技能的训练,而应将技能训练综合运用于教案编写、教学设计、课堂授课、德育等综合能力的训练上。

一杭不着急,活动了一下脖子和四肢,说:“你有枪,怕什么,至少可以吓唬他,万不得以的时候,还可以正当防卫!”

入学教育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专业教育外,更应当对学生进行有针对行的未来职业启蒙教育。为更好使学生树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可以在学生入学初邀请校外中小学的教学名师入校开展专题讲座,举行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就业指导活动。通过国家就业相关政策的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现实状况,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教师职业相关知识。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能从心理上、情感上建立职业认同感。此外,学院还可以邀请本专业优秀校友开展小学教育就业专题宣讲会,让他们结合自身求职及工作的经历讲授自身对本专业的认知,讲讲自己在大学时是如何制定学业规划、如何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以及分享求职时的经验和教训等。校外优秀教师和优秀校友对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相对于大学就业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而言,前者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他们的就业指导更贴近学生实际,因此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对学生的指导效果更好,学生也更乐于接受。接下来学生可以根据汲取的宝贵经验从开学就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今后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计划性和目标性,学生在一入学便能通过中小学一线教师的专业讲解获取本专业前沿的就业指导信息,提前体验本专业的就业竞争力和职责责任所在,从而为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石。

《行动计划》提出了五方面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二是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三是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四是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五是提升农业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执法。

课外见习实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目前许多学校小学教育的专业课程主要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课程教学论这三门传统课程为主,因此专业课教师欠缺对基础教育领域的长期实践,授课时教学理论与教学实例的结合度不够。在课外见习实习环节,学生并没有校外实习指导老师,也缺乏所在实习学校有针对性的理论和现场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三)见习实习期内缺乏有效反馈和指导。在对于学生校外见习实习环节反馈实习质量渠道的调查中,79.3%的学生表示对自己实习期内的效果的渠道主要靠自我反思和总结。12.4%的学生表示会与大学专业课教师定期沟通交流,根据自己专业课老师的反馈改进实习质量。而仅有8.3%的学生表示实习学校的老师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实习的指导,采用这种方式的反馈使得学生实习能力提高较快。

三、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二)将校校联动机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校校联动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校校联动指的高校和中小学联合联动建立合作模式,它能够打破小学教育专业高校教育的自我封闭、相对脱离社会的局面,让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与中小学一线教师有更近距离的接触。校校联动也应观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来,建立高校与中小学教学过程双向互动的专业模式,使得校校联动成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提升职业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学习平台,使得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真正适合社会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黄斑色素主要存在于黄斑区视网膜,它包括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二者均属于含氧的类胡萝卜素,需从体外摄入,人体自身无法合成[58,59]。黄斑色素不仅能够吸收高能的短波蓝光,而且还能够抑制ROS对视网膜的氧化损伤。有研究发现[60,61],服用叶黄素对AMD患者的病情有一定延缓作用。

对于小教专业学生对就业指导形式的期望调查中,倾向于通过校校合作建立校外导师制进行针对性就业辅导的人数比例为42.8%,期望邀请中小学教学名师进行就业形式报告会的比例为38.4%,期望中小学名师进行就业专题辅导讲座的比例为18.8%。学校当前就业指导形式主要是网络授课的形式,而学生更倾向于加强校外合作,让中小学教师分享交流经验参与到实际就业指导中。

(二)就业课程缺乏针对性指导。对于小学教育师范生认为开设的就业课程是否有效的调查中。60.5%的学生认为学校现在开设的网络就业指导课程没有针对性,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对自身没有帮助。有37.2%的学生认为有帮助但效果不明显,仅有2.3%的学生认为有帮助。这反映学生的职业规划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开设的就业课程对师范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并未发挥很大的作用。

(一)从学生入学建立校校联动的机制。大一是高校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初期,也是一个关键期。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而言,有的学生的报考意愿是小学教育专业,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而有的学生则是经调剂录取的本专业,对于这个专业并不熟悉,至于对今后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有些迷茫,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在毕业时强大的就业压力冲击下,如果不关注教师职业动态,不了解本专业的未来就业发展方向,择业的时候就会出现盲目从众。如何抓住学生入学这一关键期,引导学生熟悉专业前景,从而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则至关重要。

高校应该坚持把中小学“请进来”战略,邀请中小学的校长、教学名师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法学法指导等提供支撑服务。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中将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联合联动创建为契机,实行“双导师制”教师队伍。中小学教师作为校外导师进入高校课堂,他们相对高校教师而言,更熟悉中小学教学和管理模式,因此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从学生课堂听课、班级管理、课外活动等方面给予指导,指导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参与高校职业规划课程内容的讲授。与此同时,学校可以组建由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组成的教学研究团队,共同参与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研究、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资源的建设和维护等。另外,可以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中,学生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qq等平台定期在群里展示自己的“三笔字”、课堂实践等内容,校外导师定时进行点评和指导,并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给予指导。实行校外导师参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过程的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毕业和就业的良好对接,培养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和中小学人才需求的需要。

(三)将校校联动机制运用于学生见习实习管理体系中。学生进行校外见习实习是师范生就业能力成长的必要和基本渠道。从学院实习时间上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习集中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加之有些选择自主实习的学生由于考研、个人兴趣等主客观原因,见习实习并未贯穿于就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为了获取对教学实践、教学科研活动系统性的认识,从而将课内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学院在大一大二阶段也会安排学生到周边中小学进行见习活动,但高教专业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校外见习观摩时,学生仅是以观摩者的身份介入见习活动,缺乏身临其境和直观性的感触。学生大三下学期会进行校外实习,实习结束后最终以提交实习报告的形式来参与实习成果评定。这两者使学生得不到情感的共鸣,也认识不到自己见习和实习阶段自身需改进的地方。

学院应加强对学生见习实习环节的管理,改变以往“单向”管理考核实习生的模式,建立校内校外结合共同管理实习生的“双向”管理模式。首先,在学生进行校外见习实习的过程中,学院应该为学生所实习的学校设立校外见习实习导师,参与学生的见习实习管理中。在见习实习之前,校外导师根据实习活动内容提前给学生布置实习思考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摩教学和进行中小学课堂教学训练。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校外导师应全程监管,对学生的见习实习质量进行检测,引导学生进入导师的课堂,发挥校外导师榜样示范作用,学生可以学徒式地观摩指导教师的授课内容,以此增加自身教学感悟。校外导师同是也是一个合作者,他们根据学生见习实习的实际操作技能,帮助其分析教学实践中的优点所在,也协商式指出需改进的地方,激发学生“学教”的兴趣,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持。最后,校外导师参与学生实习后的评价和反馈,学生根据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意见反馈,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真正提高实习的时效性。

四、结语

高校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高校与中小学的通力合作,只有加强校校联合联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沟通融合,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从而推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

[1] 马萍.新形势下师范类本科生就业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5):29-30.

[2] 李静,谢辉,王秀兰.“校外导师”指导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18):100-101.

[3] 周鹏.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51-52.

[4] 张利博.以就业反馈为导向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探究[J].探索者,2019(2):90-91.

[5] 甘启颖.就业能力视角下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困境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2):11-12.

作者简介: 金宜洛(1989-),女,回族,河南洛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政、就业。

标签:;  ;  ;  ;  

基于校校联动的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