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汉中供电公司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事业有了显著的进步,电网技术也在逐渐的实现智能化。智能化电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电网发展的指导方向,因此要重视和加强智能变电站组建以及关键技术的实际运行质量。本文就针对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对智能化变电站的概念、优势、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我国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之后重点对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以及构建方式做了详细、深入探讨,在为智能变电站提供衡量标准的基础上,推动我国智能电网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优势;特点;关键技术;构建方式
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快速的发展。人们在电力的需求上也有所增长,这就给电力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变电站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形成智能化电网的重要基础。作为智能电网系统当中分配与调节电能的重要组成,加强对其的关键技术以及构建方式的研究能够有效稳定与提升电网性能,促进我国电网事业长足发展。
一、智能变电站
1.1智能变电站概念
智能变电站,是通过数字化变电站演化而来,主要体现在一次设备简单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实用化、通讯规约标准统一化,使其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从而满足电网建设发展的一种新型变电站模式[1]。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将有助于智能电网发展建设工作的推进。在当前智能电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智能化变电站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已经实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但由于智能变电站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智能变电站各方面要求较高,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是需要重视一些关键问题,如果能处理好这些问题,将更有助于智能变电站的发展。
1.2智能变电站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具备集成性高及可靠性强等显著优势。其一,集成性高。 在智能变电站中,科学、合理应用了计算机、网络通讯、电子电力及传感等众多现代化技术,这些技术的有机结合不但促进了微网兼容及虚拟电厂的实现,而且将采集变电站设计的方式进行了充分简化,为智能电网的建成与覆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2]。其二,可靠性强。 电网得以正常运行的条件便是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其中,智能变电站及其内部智能设备的可靠性均比较强,因而就要求变电站的诊断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展开及时有效的预防工作,从而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3]。
1.3智能设备的作用
为了与智能电网的建设相适应, 我们提出了智能设备这一概念。 智能设备的出现,取缔了传统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之间的划分,并集合了间隔层、过程层包含的各项功能。 人们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便可对智能设备的具体运行状况展开分析与评价。 在智能变电站中,智能设备的应用为站内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提供了充分保障,并能对站内的状况展开及时的监管;其次,还可有效评估并判断一次设备的使用周期及故障情况,从而为变电站内部技术在运行检修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 除此之外,智能设备的使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变电站的投入成本及安全隐患的发生。
二、智能变电站发展现状
IEC61850协议经过近几年在国内各地、各个电压等级的实践和应用,已经有大部分站投入运行,为智能变电站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实施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站控层和间隔层之间的MMS网络;MMS和GOOSE两个网络[4],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上,重点实践了间隔层设备间联系,包括保护、测控间的GOOSE联闭锁、保护测控和智能终端的俩系;MMS、GOOSE和SMV 三个网络。智能变电站常见的三种对时方式:SNTP、IRIG-B和IEEE158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
3.1 在线监测技术
分析当前环境当中,智能变电站的在线监测技术发展已经相当成熟,针对变压器油色谱以及铁芯接地与压力等综合信息的监测已经能够通过智能在线监测很好完成,其测量结果比较精准。但是监测开关以及断路器接头等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同时,因为当前技术水平程度有限,在智能变电站当中采用在线技术的程度相对普通[5]。这种情况的主要表现就是监测可靠性相对较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传感器很容易发生损坏。在长期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监测发生疲劳造成了精确度会不断下降,最终可能造成数据失真。与此同时,变电站当中的相关设备与通讯设施等也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原因发生损伤,到目前为止,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仍然属于测试阶段。
3.2 电子互感器
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开始应用电子互感技术。当前采用的互感技术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方面是分压原理互感;另外一种是光纤式互感技术。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电子互感器在性能的可靠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光纤式互感装置当中存在电流较低情况发生噪音问题;其次,电压互感装置的高压传感部件当中具有电子电路设施。为此,应当结合外部完成供电。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二次调理电路设备完成兼容。
3.3组网分析
组网过程中需要结合“三层两网”设计思路完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汇控柜位置情况专门设置合并单元以及终端智能系统。确保测控实现一体化,并完成二次智能设备保护。结合 110KV 的主变压器配置情况形成保护。对星型双网结构的应用设备锁定在交换机当中,也就是通过直跳方式完成系统保护。
四、智能变电站的构建方式
4.1 科学体系的构建
为赋予智能变电站良好的性能, 就需要设置完善的体系构架,加强软件技术的应用力度,并与变电站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进而展开科学合理的配置与调节。 此外,在智能变电站的控制体系中,为构建起安全、灵活的功能体系,就需要加强软件固件及硬件集成等技术的应用力度。 经相关实验研究显示,采取上述措施构建出来的智能变电站结构体系,可极大程度上促进变电站信息化及自动化程度的改善,在简化系统维护措施,为电网与变电站之间的联系提供便利的同时,对投入成本进行了合理控制。
4.2 继电保护及信息资料的安全性
对我国传统的变电站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其继电保护的水平均不是很高。 因此,在构建智能变电站时,就应当采取开放的防护措施,并以电网数据的变化为基准,对继电保护进行控制与调节,从而为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提供充分保障。 在智能变电站的构建过程中,为确保信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通常采用网络自动化的控制技术,只有构建出信息资料安全的评估系统,才能为智能变电站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源。
五、结语
总之,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对于我国智能电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智能变电站在各项技术的的发展和推动下,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阶段,在这期间,电力工作者就要不断对 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及构建方式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在促进智能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司为国. 智能变电站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D].上海大学,2010.
[2]钟庭剑,闵尊南.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1-4.
[3]曹楠,李刚,王冬青.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05:63-68.
[4]尚兴明.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D].燕山大学,2014.
[5]王宗山. 智能变电站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
论文作者:燕翀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5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在线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技术》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