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中医医院放射科 河北保定 071700
【摘 要】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的低场强MRI表现、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与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1月间经X线或CT、临床证实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病人50例,观察椎体形态及信号、椎弓根形态及信号表现。结果:50例中有150个椎体表现为压缩变形,69个表现为椎体信号异常。结论:低场强MRI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有特征性表现,根据压缩椎体形态、信号改变及临床临床资料能够较准确的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MRI表现特点;诊断;鉴别诊断
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以绝经后妇女为著,以往主要依赖于X线、CT检查诊断。近年来随着MRI的普及,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愈发重要。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1月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50例,MRI检查前经X线或CT检查及临床证实,汇集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低场强MRI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间55岁以上女性,60岁以上男性患者50例,所有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除外脊柱外伤及脊柱转移瘤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最小者55岁,最大者88岁,平均年龄6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痛。MRI检查前所有患者均有相同部位X线照片或CT平扫作为诊断依据。
1.2检查方法
采用贝斯达0.35T核磁共振仪,脊柱表面线圈,自旋回波成像和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常规矢状位T1、T2扫描及压脂扫描、横断位T2扫描,T1WI采用TR450、TE19,T2WI TR4000、TE130,扫描层厚5mm,激励次数2,矩阵256x307.
2、结果
2.1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的个数及分布[1]。
50例中椎体压缩个数共计150个,主要分布于胸腰段,分别为:T71个、T83个、T94个T109个、T1121个、T1225个、L126个、L223个、L319个、L413个、L56个,单个椎体压缩21例,2个椎体压缩4例,3个椎体压缩9例,四个椎体压缩8例,5个椎体压缩6例,7个椎体压缩2例。
2.2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形态的改变、椎间盘形态的改变。
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形态的改变可表现为凹陷形、楔形、扁平型三种形态[2],主要分布于胸腰段,同一病人压缩椎体形态相似且过渡自然。50例中,单凹变形40个,双凹变形43个,分布于T7—L5椎体,相应椎体终板内陷,高度减低,以中部明显。楔形变39个,其中30个位于T10—L3。45个凹陷形及楔形变椎体后上角突向椎管。扁平形28个,其中24个位于T7—L1,椎体高度均匀减低。本组50例中40例伴有腰腿痛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凹陷形、楔形变椎体可同时伴有临近椎间盘的改变,椎间盘膨凸到椎体凹陷区,部分患者形成Schmorl[3]。所有患者椎弓根形态正常。
2.3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及椎弓根信号的异常改变。
150个压缩椎体,其中69个椎体信号异常,表现为T1WI上不同范围、不同形态的低信号,异常信号的形态、部位可有三种不同表现:一是椎体异常信号呈条带状位于椎体终板下,共31个椎体;二是不规则形、条片状低信号,位于椎体中部共计16个椎体;三是椎体大部分呈低信号,椎体后缘信号则正常[4],共计22个椎体。在T2WI呈等或稍高、高信号,其中19个高信号范围与T11WI范围、形态一致,其余则与临近椎体信号等高或稍高。压脂像中有19个与T1WI、T2WI信号范围、形态较一致。所有椎体异常信号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症状。椎弓根单侧信号异常3个,双侧信号异常4个。
3.讨论
3.1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的MRI表现特点。
骨质疏松是骨矿物质和骨基质同时减少,骨微结构被破坏,骨小梁吸收、变薄,骨脆性增加的一种疾病。椎体压缩表现为凹陷形、楔形、扁平形变,主要位于胸腰段。部分凹陷形、楔形变椎体临近椎间盘呈与椎体变形相一致的外形改变,这是由于脊柱是人体的承重结构,椎体疏松后在长期重力作用下,可造成多个椎体、椎间盘外形相一致的椎体压缩、变形,而使椎间盘嵌入变形椎体内,部分椎间盘压迫椎体,而使椎体后上角向后翘起,突向椎管,造成椎管狭窄,成为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较为特征性的改变[5]。压缩椎体信号的改变,T1WI 表现为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高信号,分析资料,T2WI及压脂像呈高信号者,腰背疼痛症状多明显加重,可能是椎体压缩变形初期,骨小梁断裂,局部骨髓水肿、出血所致,随着时间延长,骨髓水肿消退,信号就降低了或消失。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合并椎体陈旧性压缩,则未见到信号的变化。
3.2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的鉴别诊断
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变形与外伤、转移瘤所致的椎体骨折均可表现为椎体形态、信号的异常改变,应注意鉴别。外伤性椎体骨折,外伤史明确,见于不同的年龄,多为单个椎体,累及多个椎体则少见,椎体多成楔形、不规则形,骨折可同时累及椎弓,引起椎弓变形,骨折急性期椎体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压脂像呈高信号,与原发性椎体骨质松椎体压缩变形初期信号改变相同,结合临床不难区分。转移瘤所致的椎体病理性骨折,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相应位可见软组织肿块,椎体不规则变形,椎弓根常受累,根据病史、椎体形态及信号的改变,不难区分。
综上所述,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的MRI表现包括椎体外形、信号的改变。椎体压缩变形可呈凹陷形、楔形、扁平形,可伴有椎体压缩变形,临近椎间盘的嵌入,椎体后上角向椎管突出是其特征性表现。椎体信号异常出现在椎体压缩、变形初期,呈椎体终板下条带状低信号、椎体中部低信号或椎体大部低信号,低场强MRI能对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的新旧做出诊断。
参考文献:
[1]史大鹏、窦社伟等.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的MRI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11:768—770.[2][3][4][5]。
[2]赵薇、滕国春、白志勇。脊柱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MRI诊断.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07:802-03.[1]。
论文作者:樊树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椎体论文; 原发性论文; 信号论文; 脊柱论文; 骨质疏松论文; 形态论文; 楔形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