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时期的研究进展_语义分析论文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时期的研究进展_语义分析论文

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键期论文,研究进展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关键期概念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它已经被应用于动物和人的行为发展的各个方面。它是指在生命周期中的一个时间阶段比其他时候对一定类型的周围环境刺激有更大的敏感性[1]。

语言获得的关键期假设是由Lenneberg[2]在196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自然语言获得只能在关键期发生,即在2岁至青春期(12岁左右)发生。在2岁前,大脑还没有发展语言获得所需要的能力,而在青春期后,因为大脑优势过程的完成,或者语言功能的侧化,大脑丧失了灵活性。Lenneberg并没有否认在关键期后个体有获得语言的可能性,但他认为在关键期外的第二语言学习不同于关键期间的学习,也更少自然性。“语言学习障碍”在青春期后迅速增加。从接触一种给定语言的自动获得也似乎在这个年龄消失,外语学习变成有意识的和费力的过程。依据第二语言关键期假设的观点,在第二语言研究中观察到的年龄相关效应是用于学习和加工语言的脑结构成熟变化的结果。

自从Lenneberg提出关键期假设后,语言获得的关键期间题成为发展心理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国外研究者已经在第一语言获得领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他们也对关键期假设能否从第一语言扩展到第二语言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介绍国外对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的研究进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语言学习是否存在关键期,是语言获得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查可以为语言学习是由环境条件决定还是由生物程序控制这一问题提供证据。在实践方面,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可为第二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第二语言教学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

2 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的研究

2.1 第二语言获得年龄与第二语言学习速度的关系

大多数关于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的早期研究主要探查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初期获得年龄和学习速度的关系,研究内容集中在语音和句法。Snow等[3]探查了136名5-31岁的英语母语者学习荷兰语发音的年龄差异,结果发现年龄大的学习者学习发音有初始优势,但是一年后年龄小的儿童开始超过年龄大的学习者。这表明年龄较大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速度优势是短暂的。Krashen等[4]的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语言接触时间后,不管是自然接触还是正式的课堂学习,年龄大些的儿童习得句法和词法速度快些,但是一年以后年龄小的儿童就赶上和超过年龄大的学习者。获得速度研究对接触时间和接触环境进行了控制,得到了年龄大的学习者比年龄小的学习者学得更好的结果。但由于在学习的初期,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并不能表明对更难的内容,年龄大的学习者也会比年龄小的学习者学得更好。

Slavoff和Johnson[5]探查了汉语和朝鲜语儿童的英语词素和句法知识,所有被试在7-12岁到达美国,已经在美国居住了6个月到3年。7-9岁组和10-12岁组在语法判断任务中的成绩无显著差异。而居住时间长度是测验得分的主要预期变量。Slavoff等认为,这些学习者学习英语的背景非常不同于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的背景是一个重要因素。年龄较大的和较小的学习者对更困难的句法结构的掌握是同样的差。最终,这些困难的句法结构可能很少能被年龄较大的(和小的相比)学习者成功获得,然而,容易的句法结构可能在任何年龄被获得。Johnson等[6]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因此,年龄大的学习者的初始优势并不能构成反对关键期假设的证据。

2.2 第二语言获得年龄与第二语言最后达到水平的关系

2.2.1 第二语言的不同获得年龄和最后达到水平间的关系

为了探查第二语言获得是否存在关键期,关键期的起点和终点在哪个年龄点,研究者们采取了两种检验方法,一种是不连续性检验。如果在关键期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被试的成绩显著好于在关键期之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被试的成绩,则表明第二语言的获得存在关键期,如果没有出现不连续性,则表明第二语言的获得不存在关键期。(2)另一类是相关研究,即探查青春期前和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成人的学习年龄和第二语言成绩的相关。如果青春期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成人的成绩和获得年龄相关显著,而青春期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成人的成绩和获得年龄相关不显著,则表明第二语言学习存在关键期。许多研究者同时使用两种检验方法对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问题进行检验。

对L2最终达到水平的许多研究发现获得第二语言年龄的增加与第二语言的最后达到水平的降低显著相关。一些研究者探查了第二语言的口音等级和到达目标语国家的年龄之间的关系。Patkowski[7]的研究中被试为第二语言获得年龄在5-50岁间的成人,他发现在口音等级和到达年龄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对15岁前和后的被试的口音等级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成人组的回归线显著低于年轻组的回归线。在15岁前到达的儿童取得了母语或近似母语的口音等级,33人中有29人获得了4+和5的等级(5表示发音不带口音),而成人学习者很少达到接近母语水平的成绩,34人中有1人获得了5的等级。这些结果表明15岁前后两组被试来自不同的群体,他们的语音获得具有不连续性。Thompson[8]以第二语言获得年龄在4-42岁间的成人为被试,他发现获得年龄是预测第二语言最终达到的口音等级的最强有力的因素。同时他还发现,10岁前到达美国的学习者虽然口音得分显著高于成人组,但没有达到完全母语的水平。这些结果表明到达L2环境的年龄越小,最终在那种语言取得母语或近似母语发音的可能性越大,支持第二语言的语音学习存在关键期。

另有研究者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年龄和整体的听力理解、词素及句法的最后达到水平间的关系进行了探查。Oyama[9]以6-20岁移民英国并且居住了至少5年的意大利母语者为被试,结果发现在听力理解方面有显著的年龄效应。11岁前到达美国的意大利移民在听力理解任务上获得了母语一样的成绩,16岁以后到达美国的被试听力成绩显著低于英语母语者。

Johnson和Newport[6]采用非连续性检验和相关检验两种方法,以第二语言学习年龄为3-39岁的朝鲜语母语者为被试,发现在青春期(17岁)前句法合理性判断的成绩与到达年龄相关显著,在青春期之后,成绩低而多变,与到达年龄无关。测验成绩在7岁时出现转折点。3-7岁组的成绩和母语组没有显著差异,其他各组被试的成绩都显著低于母语组,但青春期前获得第二语言的被试成绩显著高于青春期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被试成绩。另外,Johnson等对各组被试在12类句法规则的错误率进行分析,发现各组被试错误率的规则类型效应显著。除母语组和3-7岁组在各规则的错误率都不超过10%外,其他各组在限定词、复数规则的错误率超过了30%,但在词序和进行时规则的错误率非常低,和3-7岁组的成绩比较接近。17岁后的晚学组的错误率显著高于青春期前开始学习的各组。这意味着不同的句法类型难度不同。Johnson等的结果表明,虽然在青春期前获得年龄和句法合理性判断的成绩显著相关,但和母语组相比,第二语言句法获得在7岁而不是青春期就开始下降了,比Lenneberg提出的语言获得的关键期终点要早。

Flege等[10]对朝鲜语-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年龄与英语语音和句法规则的关系进行了探查,他们使用了多种方法对关键期假设进行检验。首先他们使用不连续性检验发现在L2获得年龄和外语口音等级间的函数表现出不连续性,但不连续性的点不是在青春期,而是在6岁。同样,在L2获得年龄和语法性判断成绩间的函数也表现出不连续性,转折点出现在7岁。其次,他们使用相关方法对关键期假设进行检验发现,不管朝鲜语被试在青春期前或后获得英语,获得年龄与语音和句法的相关都显著,这一结果不支持第二语言获得存在关键期。最后他们控制了与获得年龄混淆在一起的无关变量,包括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年限、对L1和L2的使用、在美国的居住长度,结果发现,学习年龄更早的双语被试的外语口音等级(1为外语口音非常重,9为母语一样的口音)显著高于更晚的双语被试,表明学习年龄早的组发音更接近英语母语者。Flege等用多种检验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一致,这意味着对第二语言学习是否存在关键期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受到研究方法的影响。

以上这些研究得到的结果虽然不完全一致,但表明第二语言的语音,还有句法(或者句法的某些类型)可能存在关键期,而且,第二语言的不同方面对获得年龄的敏感性不同。但这些研究也发现第二语言的同一系统的关键期的终点不一致。因此,以后的研究还有待使用多种方法对第二语言的各子系统进行更全面的探查,以进一步澄清这一问题。

2.2.2 青春期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与最后达到水平的关系

为了揭示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存在与否,一些研究者专门对青春期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个体在第二语言能否达到母语者一样的水平进行了探查。他们假设,如果第二语言学习有关键期,那么,在青春期之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个体在第二语言上就不可能达到母语一样的水平。反之,则在青春期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个体能在L2上取得和母语者一样的成绩。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和句法两个方面。

一些研究者[11-13]以12岁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晚学双语成人和目标语的母语者为被试,使用语法性判断任务探查双语成人的句法获得是否能达到母语一样的水平,他们发现5%-31%的欢语成人被试的成绩达到了母语一样的水平,落在母语者成绩的正负两个标准差的范围内,表明在青春期之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个体仍有可能在句法方面达到目标语的母语一样的水平。

Birdsong[13]检验了英语母语者获得法语连音辅音的情况,20个被试开始学习法语的平均年龄为23岁。结果发现母语组的错误率为0,非母语组的错误率为22.5%,但4个非母语者的语素和语音正确率为100%,达到了母语水平。Bongaerts等[14]在三个实验中要求12-18岁间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荷兰语母语者读英语或法语的句子和单词,然后请英语和法语的母语者对他们的发音口音进行评定,结果发现第二语言高度熟练和不十分熟练的两组被试的平均成绩和母语控制组的平均成绩差异都十分显著,但在第二语言高度熟练的荷兰语母语组有30%-50%的被试能在英语和法语发音上达到近似母语者的水平。但第二语言不十分熟练的荷兰语母语者没有一个在英语或法语的发音上达到母语一样的水平。

关于后青春期学习者的个案研究中,不清楚他们的L2最后水平是否满足完全母语一样水平的标准。目前,对母语一样水平的标准也没有一致看法。Parkowski[7]和Thompson[8]使用了比较严格的母语标准,即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成绩必须达到或接近最好的等级,即完全母语一样水平的等级,而Bongaerts[8]等使用的母语标准是母语者成绩的两个标准差范围内。其次,相同的被试在完成不同的语音任务时,得到的等级是不同的。Thompson的研究发现4-10岁组被试在自发言语产生的口音等级评定成绩最好,其次是阅读段落,最差的是句子阅读。这表明,测验任务的难度,测验内容是否包括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最难学会的语音等都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音评定成绩。再次,各研究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在L2达到母语者水平的被试的学习年龄。是否在L2达到近似母语水平的被试比那些没有达到近似母语水平的被试更年轻,他们的学习年龄都在某一年龄之前。如果是这样,这些证据就不能否定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存在,而只能说,Lenneberg提出的关键期的终点在12岁并不完全正确,而应该是更晚。最后,对需要多少母语一样学习者来证伪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的存在是有争议的。因此,成人学习者在L2能够取得完全母语一样水平的证据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明确的,意味着这一类证据对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的这一挑战不是致命的。

2.3 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

关于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主要探查第二语言的获得年龄是否影响被试表征和加工第二语言的神经系统。Weber-Fox和Neville[15]要求学习第二语言(英语)年龄不同(0-3、3-6、7-10、11-13以及16岁以后)的汉语被试判断包含句法和语义违反的英语句子是否符合语法,目的是探查他们在加工不同类型的句子违反时大脑的ERP活动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对语义预期违反的N400反应的幅度和分布不受第二语言学习年龄的影响,但N400的潜伏期在11岁以后浸入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更长(将近20ms),意味着加工更慢。对于句法违反,11岁前接触英语的早学组加工句法违反时和母语组在相同的位置(左侧颞叶和顶叶)产生了最大的N400。11岁后开始接触英语的被试产生的N400左半球特异化减少,右半球卷入增加。而且句法违反的不同类型对接触第二语言的时间的敏感性不同。短语结构比具体性限制(specificity constraint)对开始接触的时间更敏感。

Weber-Fox和Neville[16]发现双语者加工英语实词和虚词的神经子系统在时间和分布上明显不同,被试类似Weber-Fox[15]中的被试。对所有组闭类词引发的N280在左额部电极点达到最大。然而,在7岁后接触英语的双语组,峰潜期慢了至少35毫秒,意味着这些双语组加工的减慢。另外,由语义违反引起的N400在大于11岁的被试身上表现出增加的峰潜期。Weber-Fox和Neville的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加工语义和句法的神经子系统对接触第二语言的年龄敏感性不同,而且负责加工句法的不同方面的神经子系统受到接触第二语言延迟的影响不同。

Wartenburger等[17]使用fMRI探查了第二语言获得年龄和熟练程度对双语被试进行语法和语义判断的大脑皮质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获得年龄主要影响L2语法加工的皮质活动,学习年龄早(6岁前)的被试加工L1和L2语法时大脑活动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学习年龄晚(12岁后)的被试在加工L2语法比加工L1语法激活了更广泛的脑区;熟练程度主要影响语义加工的皮质活动,学习年龄不同但高度熟练的两个组在加工L2语义时激活的脑区没有差异,他们和熟练程度低的组有显著差异。

Kim等[18]使用fMRI发现L2(英语)学习年龄早(从婴儿期开始,同时性双语者)的被试在产生L1和L2时,激活了重叠的大脑区域Broca区,而L2学习年龄晚(青春期后)被试在产生L1和L2时激活了Broca的分隔的区域,这表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年龄是影响皮质表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有研究者Perani[19-21]发现L1,L2的皮质表征受到L2熟练程度而不是L2获得年龄的影响。但这些研究中的任务都是语义理解任务,没有涉及句法,结果发现熟练程度高而第二语言学习年龄不同的被试在听故事或进行语义判断时,激活了重叠的脑区。Perani等[19]发现第二语言获得年龄晚而且熟练程度低的被试在加工第二语言时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从完全的左侧化到完全的右侧化,这意味着大脑成熟对第二语言获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于第二语言获得年龄和负责加工L2的大脑皮层激活的关系,不同的研究采用了不同的脑成像方法和实验任务,但是,不难看出,大多数结果支持第二语言的获得年龄影响加工第二语言的皮质活动,而且获得年龄对负责加工第二语言的不同方面的大脑皮质的影响是不同的。加工L2句法的皮质对获得年龄更敏感,而加工L2语义的皮质受到L2获得年龄的影响要小些。这可能意味着负责第二语言不同于系统表征和加工的不同脑区的可塑性不同。

3 小结

综合以上关于第二语言获得的行为实验证据和认知神经心理学证据,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结论:(1)更成熟的学习者一般在获得L2的词汇和形态句法方面的开始阶段进步更快。(2)开始获得L2的年龄的增加与最后达到的语音和句法水平的下降相关。对于第二语言是否存在关键期,虽然目前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但是一部分行为证据和认知神经心理学证据发现第二语言获得可能存在多个关键期,语音、句法等的关键期终点和Lenneberg提出的青春期也不完全一致。这一观点还有待更多的实验来证实。

关于第二语言获得是否存在关键期问题没有取得一致结果,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AOA与其他变量的混淆,如实足年龄、对L2使用的自我评定、L1使用的自我评定、居住在L2母语国的时间、以及在L2语言国接受教育的年限,以及动机和态度等都可能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速度和第二语言的最后达到水平,但大多数研究没有对这些变量进行控制。另外,第二语言的不同年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同,认知发展的差异是否是影响第二语言最后达到水平的一个因素[22],还有待探查。(2)不同研究中使用的年龄标准不同。第二语言的获得年龄(age of acquisition)、第二语言的学习年龄(age of learning)、到达目标语国家的年龄(age of arrival)、接触目标语的年龄(age of exposure)、浸入第二语言的年龄(age of immersion)等概念被不同的研究者使用。(3)母语一样(native-like)水平的确定没有统一标准。(4)不同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材料和被试在语言的不同层次对第二语言获得的关键期进行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差。(5)国外关于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的研究主要是探查在第二语言的目标语国家生活过的被试的第二语言获得,那么在没有第二语言自然获得环境的条件下,在青春期前和后学习第二语言的个体的第二语言最后达到水平是否也有不同?在青春期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个体能否在第二语言达到母语一样的水平?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将来的研究还有待控制与年龄相关的变量、第一和第二语言使用、学习环境等变量,从行为和大脑机制两方面对语言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进行更系统的、整合的研究,为第二语言获得的关键期问题提供更丰富的证据。

标签:;  ;  ;  ;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时期的研究进展_语义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