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世界观改造——重温毛泽东关于世界观改造的重要论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观论文,论述论文,治党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15)08-0053-07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治党的重要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要求。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并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必将成为党建新常态。和平条件下的长期执政,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部分中高级干部世界观发生了偏移。因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加强共产党员,尤其是中高级党员领导干部的世界观改造。 一、世界观改造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着先导作用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特别是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狠刹“四风”,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狠抓反腐败斗争,使党的精神面貌和政治生态为之一新。习近平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掀起了一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党建新浪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世界观改造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先导作用,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三个关键词,既注重党的建设的全面推进,又突出从严治吏这一重点,以紧抓党的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坚持管党治党相结合,充分展现了习近平管党治党的艺术。 第一,以思想建党为根本,注重全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建设是根本。我们党是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共产党,有自己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思想建党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一大法宝。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12月起草《古田会议决议》的时候提出了思想建党的方针。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从思想上入党这个重要的建党思想。他说:“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1](p.553)此后,从思想上入党受到特别重视,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思想建设方面,我们党强调坚定理想信念,补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强调,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解决理想信念问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从来都不是一个单项工作,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所谓“全面”,就是全覆盖,抓整体,无遗漏,不留死角,囊括党的建设中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五个方面。以思想建设为根本,以作风建设为抓手,通过反腐败发力,科学制定选人用人标准,用制度作保障,用信仰塑灵魂,从小到大、从外到内,标本兼治、固本培元,勾勒出了习近平管党治党的实践逻辑。 第二,以党员干部为重点,要求从严管理干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习近平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2]首先,要从严把好选人用人关。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3]能否正确用人,有着重大的导向作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的导向既关系到干部作风,也直接影响到党风。所以,一定要掌握选人用人的标准和导向,要特别注意提高选拔任用干部的公信力,坚持准确细致地了解干部、公平公正地使用干部、科学合理地配置干部,鼓励干部清白做人、实在做事。其次,始终突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大量事实说明,由于领导干部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必须从严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做到上行下效,带动从严治党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指出:“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庞大,管理起来难度很大,但又必须管好,管不好就会出乱子。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2]因此,对干部选拔任用要严格把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全面从严治吏,必须对领导干部严要求、严管理、严约束,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第三,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抓住要害、重典治乱。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十分重要。习近平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严抓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制定实施八项规定、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加强督促检查,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作风建设作为党的“五大建设”之一,是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只有切实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才能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狠下功夫,持续努力、久久为功。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标本兼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二)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把握好世界观这个“总开关” 世界观是“总开关”,坚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基和处世之本。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根本态度,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发展观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世界观之所以被称为“总开关”,关键在于它是人们关于客观世界的根本看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科学认识自身与客观世界关系,科学地处理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等相互关系的基础。强调共产党员的世界观改造,就是要求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和修炼,更加自觉而坚定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毛泽东曾经把马克思主义比喻为“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5](p.212)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即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6]同时,习近平又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他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7]所以要防止“思想上的滑坡”,要“永不动摇信仰”。可见,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加强世界观改造本身十分重要。 世界观改造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加强世界观改造在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从严治党,以思想建设为根本,而世界观改造又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通过加强共产党员的世界观改造,解决制约党的建设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目前,部分党员干部忽视世界观改造、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给党的建设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从当前共产党员在世界观改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一是忽视世界观改造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确立,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当前,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理想信念不坚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仰危机。一些领导干部出了问题,根本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上出了问题,没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信仰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部分党员干部的贪污腐化现象。二是背离党的根本宗旨,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目前,社会的深度变革和政党的深刻调整带来了诸多变化,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发展,使党群思想隔阂和民意资源削减问题突出,党群矛盾呈现复杂化、激烈化、协调解决困难化倾向,党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面临新的考验,党脱离群众成为更加现实的危险。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8] 二、毛泽东关于世界观改造的重要论述和成功经验 在我党的历史上,改造世界观一直是一项很郑重、影响很大的实践活动。毛泽东十分重视世界观的改造,他指出,“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并号召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逐步地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9](pp.779-78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中,毛泽东的许多著作中都体现了对世界观改造的高度重视,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人人需要改造,但性质和标准又不一样 毛泽东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谁说工人阶级不要改造?”“工人阶级要在阶级斗争和向自然界的斗争中改造整个社会,同时也就改造自己。”[9](p.777)在毛泽东的思想里,世界观改造是每一个人、特别是共产党人为了完成改造世界的重任的自觉行为。人之所以要不断改造世界观,固然是为了去掉思想中不切合实际的部分,但并不意味着必定犯了什么大错,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能跟上不断变化的现实,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否则就要被社会历史所淘汰。 毛泽东认为对人的改造不是千篇一律的,他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来统一中国人的头脑,同时又强调“剥削者的改造和劳动者的改造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改造,不能混为一谈”。[9](p.777)在中国革命进程中,针对“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1](p.25)毛泽东着力改造农民、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毛泽东通过教育和实践的锻炼,成功地改造了革命队伍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一支主要由落后、松散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组成的军队,被改造成一支纪律严明的无产阶级革命军队,党领导这支革命军队,取得了革命斗争的胜利。而对剥削阶级和犯罪分子的改造,其方法是强制性的,也就是专政的方法,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无产阶级的改造、农民的改造、知识分子的改造都属于自觉改造,剥削者、犯罪分子的改造属于强迫、被动改造,要“判处徒刑,或交群众监视,用劳动去改造之”。对无产阶级而言,改造剥削者和犯罪分子也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毛泽东特别重视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员干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是领导和骨干,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毛泽东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世界观要求更为严格。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都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毛泽东对党员干部世界观改造的起点更高,要求更严,实践上也卓有成效。毛泽东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改造,一直把知识分子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不可缺少的同盟军,肯定知识分子是无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毛泽东指出:“我们尊重知识分子是完全应该的,没有革命知识分子,革命就不会胜利。”[9](p.492)对知识分子的改造,主要是要求广大知识分子理论联系实际,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自觉改造世界观,要求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人类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无不与人类自身相关,主要原因就在于主观世界的发展相对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严重的滞后性,主观世界的改造是低效的。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1](p.135)要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必须认真地改造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实践中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和前提,而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就是要解决主观认识正确反映客观矛盾,掌握客观规律的问题。 为消除唯心主义世界观带来的影响,毛泽东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等方面入手,论述了两种世界观的根本分歧,提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正确途径。一是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即使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已经了解得比较多的人,无产阶级立场比较坚定的人,也还是要再学习,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问题。”[10](p.407)同时,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因此,共产党员又应成为学习的模范,他们每天都是民众的教师,但又每天都是民众的学生。”[1](p.257)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毛泽东对党员个人修养目标做出了规定,他要求全党同志做到“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9](pp.346-347)二是要在党内经常性地开展无产阶级思想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毛泽东在深刻分析我们党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指出,党内的主要矛盾是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即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的矛盾。对于在党内开展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毛泽东也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他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宗旨和“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通过党内整风的形式,彻底纠正了当时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等等。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在世界观改造中具有重要作用 毛泽东强调,“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1](p.122)社会实践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也就是说,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都必须依靠实践。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1](p.136)在改造“两个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改造的主体要到实践中去锻炼和改造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一旦离开了社会实践,主体的改造就会失败。对此,毛泽东强调要读“有字之书”,学习马列主义并利用它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他强烈反对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对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同时,毛泽东又强调读“无字之书”,并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身体力行,带头进行社会调查。 三、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狠抓世界观改造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改造主观世界,从改造主观世界的方法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外力作用改造主观世界,可称为“强制改造”,比如通过思想教育、榜样示范、舆论宣传等方式对主观世界进行改造;另一种是依赖于主体的主观自觉来改造,可称为“自觉改造”,比如通过学习、实践、自我批评等方式改造主观世界。其实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强制改造”是“自觉改造”的前提,“自觉改造”是“强制改造”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一)学习和实践:“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自生的,它只能来源于科学理论的灌输,来源于实践中的不断磨炼和升华。可以说,加强学习和投身社会实践是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的主要途径。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改造世界观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自觉的行为。自觉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的理论是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理论。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实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不断协调和统一,才能使改造世界观具有科学的意义和内涵。加强共产党员世界观改造,最重要、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党的马克思主义的修养状况和党面临的任务,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做的《论新阶段》中强调了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对于党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指出:“党的马克思主义的修养,现已较前大有进步,但还说不到普遍与深入。在这方面,我们较之若干外国的兄弟党,未免逊色……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致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努力罢……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用马克思主义的工具——唯物辩证法。”[11](pp.657-65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断地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习近平要求全党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优良传统、各个时期的先进典型等,通过学习走向未来。同时强调:“在学习教育上,千万不能有差不多就行了的思想,而是要认认真真学、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通过学习教育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12] 推进从严治党,首要任务就是要求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13](p.115)坚定理想信念,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但是,“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14]我国正面临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同时,我们还要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意识领域里的思想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我们如果不抓紧改造世界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就会招致失败。 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做到: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上清醒,才能行动上自觉;政治上坚定,才能经得起考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全体党员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的实践者。毛泽东指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9](p.524)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15](p.413)无论国际国内环境多么复杂多变,党员干部都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事关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决不动摇。同时,作为共产党人,要敢于“亮剑”,敢于与一切错误思想言论和行为作斗争,坚决反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其次,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守住道德底线。“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习近平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15](p.417)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过程,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党员干部必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必须懂得立身做人基本道理,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守思想道德底线。 第二,投身社会实践,牢固树立实践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也是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的人认识和改造自己的基础。1963年5月,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9](p.839)人们要获得关于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和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循环,即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p.13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推进各项工作,要靠实践出真知。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16] 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世界观,必须牢固树立实践标准。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在实践中,要善于用理想激励斗志,集聚正能量,努力提升实践活动的成效。共产党员既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即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又要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从而实现学与做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同时,面对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来解决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重视实践,善于实践,敢于实践,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从而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二)思想教育、榜样示范、舆论引导:“强制改造”主观世界的有效途径 在注重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外部力量的作用,如通过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舆论引导等方式改造主观世界。从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来看,狠抓世界观改造,需要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是90多年来党的建设最根本的经验,也是加强世界观改造的有效途径。毛泽东非常重视思想教育,他曾说过:“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17](p.1094)当前,我国身处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面对“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其目的是“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18]通过深入开展这一思想教育活动,需要达到以下目的: 一是要坚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一切为了群众,始终以群众立场思考问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和目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毛泽东指出:“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17](p.71)习近平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15](p.368)当前,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坚守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归根到底,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人民掌权、为人民用权。只有解决好了这个根本问题,才能够真正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 二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造世界观的核心问题,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为人民服务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是毛泽东人生观的核心思想。1944年,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所作的讲话中把“为人民服务”明确为对我军我党和一切革命同志的普遍要求,并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1](pp.587-588)习近平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19]当前,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从我们面临的新情况出发,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集中解决好“四风”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全体党员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切实从世界观上解决问题。 第二,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19]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世界观改造,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首先,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任劳任怨为群众做好事,不做贪官、不做懒官、不做庸官,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坦坦荡荡,把全部精力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谋福祉上。其次,要道德垂范。官德引领民德,政风决定民风。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自觉改造世界观,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引领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廉洁的良好氛围。再次,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生活里有政治,情趣上看形象。生活情趣可以直接反映党员干部的人品官德。习近平指出:“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21]因此,党员干部要注重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的侵蚀,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发挥正效应,传递正能量。 第三,发挥舆论媒体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导向作用。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2]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意识形态领域泥沙俱下、鱼目混珠,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无处不在,这就迫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媒体迅速崛起,给报纸、电视和杂志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我国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乃至思想观念。因此,它同样也可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人占据了75%以上的比例。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网络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动权,开辟对网民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全新领域。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者要创新宣传理念和宣传手段,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宣传和引导主流舆论。党的主流媒体要主动占领网络这一群众舆论新阵地,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标签:世界观论文; 从严治党论文; 毛泽东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习近平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