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及要点论文_于洋,郭兆伟

沈阳金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电气设计要求越来越高,防雷接地设计也越来越重要。一旦建筑物遭到雷击,那么就会对建筑物本身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物、居民和设备等的安全,在高层建筑防雷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并做好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防雷接地设计,从而提高居民周围环境及建筑物的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雷击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防雷接地;设计要点

在保证建筑电气的安全方面,防雷接地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建筑防雷接地设计和施工时,应特别注意一些经常出现的故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严格进行接地安装,并按规范程序操作,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1建筑外部防雷系统

高层住宅建筑的外部防雷系统主要用来保护住宅建筑本身不遭受雷击,以防侧击雷和直击雷。外部防雷系统装置主要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和屏蔽装置。

2建筑内部防雷系统

2.1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是指用连接导线将处于防雷空间内的防雷物体、金属物体、外来导体、电气和电信装置连接在一起。等电位联结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电位差,使电位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从而降低接触电压。当采用等电位联结时,住宅建筑电源中的TN-CS系统可以将故障状态下的接触电压降至最低。综上可知,在对住宅建筑进行电气设计时,等电位联结是防止低压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重要措施之一。住宅建筑的等电位联结包括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两种。在常见的住宅建筑中,卫生间和浴室是合二为一的。由于浴室环境较为潮湿,易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在对浴室的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时,必须装设防潮设备,并做好相应的等电位联结工作。卫生间的局部等电位联结就是将一个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与浴室内的各种金属管道、金属构件连接起来。

2.2合理选择浪涌保护器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LEMP防护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根据雷电防护分区的原则,选择设置电涌保护器来快速泄放电涌电流,有效限制电涌电压,将危害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是建筑防雷的一种关键措施。在建筑低压配电系统中,当需要安装电涌保护器时,其位置选择如下:①在LPZ0(A)区与LPZ1区交界面处穿过的供电和配电线路上应安装符合I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②在LPZ0(B)区与LPZ1区交界面处穿过的电源线路上应安装符合II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③当电源进线处安装的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加上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保护不了该配电箱的供电设备时,应在该级配电箱安装符合II级分类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3建筑工程防雷接地设计要点

3.1工程概况

以某工程为例,该工程建筑高83.4m,属于一类高层住宅建筑;地下2层为储藏间,地上26层,第1,2层为商业网点,第3层至第26层均为住宅层;结构形式属于框架剪力墙结构。

3.2防雷等级的确定和防雷接地设计

根据工程性质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规定,本建筑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公式如下。

3.2.1防雷等级的确定

3.2.1.1建筑等效面积Ae

本工程建筑高度H=83.4m<100m,其等效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式(1)中:L为建筑物的长,取58.2m;W为建筑物的宽,取17.4m;H为建筑物的高,取83.4m。

将相关数据代入式(1),可得Ae=12.68×10-6km2。

3.2.1.2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

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的计算公式为:Ng=0.1Td.(2)

式(2)中:Td为年平均雷暴日,d/年。本工程地处安阳市,据资料显示,安阳市年平均雷暴日Td=28.6d/年,将该数值代入式(2),可得Ng=2.86次/(km2•年)。

3.2.1.3住宅建筑年预计雷击次数

住宅建筑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N1=KNgAe.(3)

式(3)中:N1为建筑年预计雷击次数,次/年;K为校正系数,取1.将相关数值代入式(3),可得N1=0.0029次/年。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本住宅建筑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3.2.2防雷接地设计

3.2.2.1接闪器

本工程采用接闪带(网)作为接闪器,在屋顶上沿女儿墙、屋脊、屋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设置接闪带,接闪带采用Φ10mm热镀锌圆钢。接闪带应与引下线可靠焊接,屋面所有金属物体、设备、围栏等均与接闪带可靠连接。屋顶接闪带网格不应大于20m×20m或24m×16m。屋顶接闪带的具体做法可参考99D501-1和03D501-3。在本建筑的核心筒处加装防雷装置,其做法参见QX/T106—2009第8条和第9条。在设计时,要注意高层住宅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标志照明灯和其他电气设备均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3.2.2.2引下线

本工程将构造柱内的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当柱内钢筋直径Φ≥16mm时,将2根主钢筋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柱内钢筋直径为10mm≤Φ≤16mm时,将4根钢筋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引下线上、下应分别与接闪带和接地装置可靠焊接,在部分引下线距地0.5m处装设接地测试卡。本建筑接地测试卡共装设有6处,接地测试卡的具体装设方法可参考03D501-4和P38-40。

3.2.2.3防侧击雷

为防侧击雷,自首层起每三层(30m以上每两层)沿建筑物四周设均压环一周,均压环利用圈梁内的两根主钢筋焊接成电气通路,并与防雷引下线焊接。建筑物内的金属结构和金属物体等与均压环连接,18层及以上

外墙上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和太阳能热水器等较大的金属物体利用Φ10mm圆钢与均压环焊接,具体做法参见02D501-2。自标高57.9m以上,建筑物表面的尖物、边缘、设备和明显突出的物体均应按屋顶的保护措施处理。

3.2.2.4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本工程将结构基础和地梁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将建筑物地下部分最外圈地梁内两根主筋可靠通焊成环形,并与基础内钢筋和室外地下接地扁钢搭焊作为接地极,接地电阻应小于1Ω,否则应增加接地极。本工程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保护接地极弱电系统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对本建筑物进行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设于地下室电表间,将总水管、暖气管等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体和建筑物的金属构件与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相连通。总等电位联结可参考02D501-2。

需进行总等电位联结的导电体包括:电气接地装置和接地干线,PE、PEN干线,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建筑物结构主筋和金属构件。设备房、住宅带浴室的卫生间等处均应进行局部等电位联结,且所有配电设备、动力设备的外壳,电缆金属外皮和穿线钢管,各弱电箱,金属桥架(不少于两处)均应通过接地系统可靠接地,电梯轨道和金属水暖管道两端要用25mm×4mm扁钢或25mm铜导线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

4结论

雷击是电气系统最大的威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防范,那么整个建筑的电气系统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同时也会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智能建筑电气系统防雷技术的应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保证智能建筑电气系统防雷技术的应用质量,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优化防雷技术,这样也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整个智能建筑电气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刚志富.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设计要点[J].硅谷,2015,04:183+182.

[2]徐迁.论高层建筑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工作重点[J].四川水泥,2015,11:123.

[3]胡丽华.超高层综合建筑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总结[J].福建建材,2013,09:32-33.

[4]柯伟权.高层建筑防雷系统的设计要点及施工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1:184.

论文作者:于洋,郭兆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建筑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及要点论文_于洋,郭兆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